金融危机对银行IT建设的挑战
2009-04-13曹志鹏
曹志鹏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瞬间感觉到金融原来距离自己如此之近。起始于美国房利美及房地美的次贷风波很快蔓延到整个美国金融业,两个月之内引发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经济动荡,形成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危机对各行业的影响逐渐显现,下一轮还将有很多领域继续受到影响。经过这次危机,银行的业务需求与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这将使国内银行业面临着新一轮挑战。
银行业务需求与格局的变化
对产品创新和市场风险管理需求的提升。受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影响,汇率的波动加剧,汇率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大。相应的,银行将提高对资金交易和市场风险的管理能力。而对于产品创新,则会采取稳健发展的策略,在持续创新的同时加强监管。
对银行整体风险多维度监控需求的提升。金融危机暴露了国家、币种、区域、行业以及客户群在全球经济环境下的风险关联性,因此,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必须提升到一个全面和多维度的监控水平,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加强对投机资本的有效监督和约束,并增强信息透明度。
金融机构间并购和整合进程加速。目前,金融机构普遍流动性短缺,各国政府对于银行间并购的限制有望放松,未来一段时间,银行间的大规模并购或参股进程将加速,金融市场格局面临巨大变化。
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优化收入结构。国内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将对银行业的盈利造成短期影响。为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政府将加速引导经济转型与升级,银行需要在市场竞争压力和客户需求不断增加的环境下,积极创新产品和优化服务。
混业经营和跨区域发展步伐加快。国内金融机构正尝试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平安、中信和光大等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能有效整合客户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促进资金在不同金融市场间流动。同时,国内大型银行将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中小银行也将加快进行跨区域经营的尝试。
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有待增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利差收入的减少会进一步考验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另外,随着银行混业经营的发展,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不可忽视,因此对银行业的风险监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银行IT建设五个挑战
目前,银行的业务已经变得非常复杂,从单纯的存贷款、支付业务,逐步扩展到包括理财、资金交易、结算、托管、租赁、保险、证券等领域。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将会引起更多的IT需求,从过去一个需求,到小银行有几十个需求,大银行有几百个需求。目前普通的银行约有五百个IT需求,这么多系统如何保证它们稳定安全运行?从IT投入看,如何建设IT系统才能使银行的效率最高?
全面的IT规划是银行启动新一轮改革和创新的先决条件。
银行的业务转型和多元化发展对IT系统提出了更多更复杂的需求,混业经营、跨区域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网点转型、流程银行等等,都离不开安全运转的IT系统。银行在经营管理上的集中化和多维化,需要提升管理信息的质量,比如资产负债、财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绩效考核等。监管部门对银行的监管更加全面和细化,将对银行提出更高的信息数据要求。面对监管信息的要求,银行如何从提供手工报表,变成更灵活地从数据采集上满足要求,如何整合数据,如何更好地利用已有资源对IT规划进行投入,这是很多银行和管理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面对各种需求,银行在业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需要从全局考虑整个银行数据的采集、集中处理、分析如何进行,进而对现有系统做相应的调整。因此,银行要全面规划IT系统建设,以便更好地整合信息数据,用有限的IT预算和资源来满足业务持续发展的需求。
银行需要对关键应用系统重新定位。
目前,大多银行的发展理念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业务随客户的需求而改变。过去十年,银行主要业务从以前的存贷款、支付结算发展到今天的多渠道、多元化的业务模式,传统的“核心业务系统”已经不能持续支持业务的快速发展,“核心业务系统”升级或更新换代已经成为银行领导需要面对的一个大难题。那么,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应该是什么?中间业务从以前的代收代付,发展到今天的代理产品销售、客户理财和各种收费业务,业务种类日趋多样化,中间业务系统需不需要随之升级,怎样升级,系统如何配合业务转型?同理,总账系统、电子渠道系统、客户信息系统等都面临着这个问题。银行需要对这些关键系统重新定位。
同时,银行还要考虑其IT系统能不能满足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需求。比如IT系统功能上的调整,包括向混业经营发展是否受制约,能不能满足跨区域经营,能否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避免IT运营中心变成业务快速发展的瓶颈。
银行IT运营可能是IT领域最不容易被理解但风险最大的关键环节。银行的日常经营需要数以万计的IT基础设施组件正常运行的支持,一个大银行有几十台服务器,其中有数百甚至几千台机器,小银行可能也有几百台机器,这些专业设备每天都在高速运行,不能间断,不能出差错,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风险,需要怎样的管理才能保证其稳定安全运行?
除了业务交易量不断增长对IT运营产生压力之外,银行应用系统的快速增加和频繁变更也为IT运营带来持续的管理风险。银行业务的总分行管理结构、各种作业中心的成立也对IT运营的基础设施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
更容易被忽略的瓶颈因素是网络和机房(场地、供电、空调)能否支持未来几年银行的业务发展要求。以后银行在进行IT基础设施建设时,第一个要面对的问题未必是机器多少,而首先要考虑的是电力够不够,场地够不够。如果三五年机器翻一倍,电力和场地可能会是最大的瓶颈。所以,银行应该评估一下IT瓶颈会不会变成自身发展的瓶颈。
IT风险是银行最大的风险之一。
能够使一家银行第二天不能开门营业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流动性,一个就是IT故障。如上文所述,小银行有几十个IT系统,大银行有几百个IT系统,需要怎样的评估方法衡量这种风险?银行的业务交易量越来越大,一旦遇到IT系统故障,问题会被进一步放大,这样的风险很多银行可能还没有完全明白。
从目前国内银行看,IT部门所占有的资源与国外银行相比非常紧张。国内银行IT人员占的比重是2%,而国外是5%~8%,所以不能充分满足银行应用系统在运营安全领域的需求。
在银行业日新月异的竞争情况下,如何保证IT能力与市场变化同步,应该是银行着重考虑的问题。银行的外部服务渠道(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企直联、POS等)呈几何级增长,内部应用系统数量和用户群也在不断扩大,银行的IT风险不断增加,对于银行IT风险的理解愈发困难。在满足银行新一轮的改革与创新带来的新需求的同时,这些业务需求也会带来新的IT风险。
IT风险是银行最大的风险之一,也是银行最难评估的一个风险点,亟需银行管理层的关注。
要考虑调整IT组织结构和资源策略以提升IT的专业化能力。
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业务需求,IT部门在各方面(应用开发、测试、运营、风险)从专业能力到总体人力资源都感受到很大的压力。IT服务(规划、项目管理、应用开发、测试、运营、安全评估、灾备等)的外包已经是银行在补充专业能力和人力资源方面采用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通常这些外包工作的随意性较多,缺乏一个整体的资源策略。比如有些银行已经把很多服务外包给IT服务商,但银行本身对此缺乏全面的策略安排,到底应该外包什么,外包跟行内人员的比例是多少等,这些都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规划。银行需要考虑调整IT组织结构和资源策略来提升IT的整体专业化能力。
总之,银行业新一轮的改革与创新需要IT的有效支持,IT是银行最关键的核心能力之一。在一个多渠道、多区域、多业务、多产品、多中心和多维度管理的经营环境下,银行对IT会不断提出新的服务要求。银行需要更加关注IT规划、关键系统的定位、IT运营、IT风险以及IT的组织结构和资源策略等问题。IT服务在银行IT总投入中的占比会不断增加,以提升IT的整体管理能力。银行的IT部门以及为银行提供IT服务的企业需要做好准备来迎接这新一轮的挑战。
(作者系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