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重因素共推信贷高速增长

2009-04-13

银行家 2009年3期
关键词:存贷信贷风险管理

连 平

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从2008年11月份开始逐月加速,2009年1月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21.3%,增幅比上年末高2.6个百分点,为五年来的新高;当月新增贷款高达1.6万亿元,分别为上月和2008年同期的2.1倍和2倍,创历史新高。这种爆发式的信贷增长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信贷超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发生了新的结构性变化,未来这种高增长能否持续?本文拟对这些问题做些分析。

主因:政策拉动与银行内在要求

近期信贷高速增长的原因可以从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银行业的良好状态三方面来考察。

积极财政政策对信贷增长具有十分显著的拉动作用

在经济下行情况下,贷款有效增加往往靠积极财政政策来拉动,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为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在此后的五年内,我国一共投入约3万亿元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这对信贷增长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也确保了经济平稳增长。相关资料显示,从1998年至2007年,积极或稳健的财政政策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而信贷增长则从2000年开始逐步回升,2000年末回升到13.4%,2002年末则上升到15.8%。

为有效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不利影响,国务院出台了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的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按照4万亿投资中的一半左右为新增投资、平均分两年进行计算,2009年中央新增投资约2500亿元,中央总投资约为1万亿元,预计2009年中央投资将拉动整个社会总投资20万亿元左右。同时,预计2009年银行贷款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各项资金来源的比重将回升到20%左右的水平,所以20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将需要4万亿元左右的新增贷款。再合理预计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占银行总新增贷款的比例为80%左右,则2009年贷款增量将达到4.8万亿~5万亿元,与2008年基本持平甚至可能超过2008年。此外,据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地方政府公布的投资计划合计已经超过18万亿元,尽管存在明显的高报,但也显示了地方政府高涨的投资热情。从此后银行与地方政府所签署的融资协议看,后者的资金需求相当大。据报道中央还将为地方政府代发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这些都将促进银行增加信贷投放。

由此可见,近几个月的信贷高增长正是财政刺激计划陆续启动后直接带动贷款增长的结果。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具体投向包括廉租住房建设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农村重大水利工程等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9年伊始,中央政府又启动了1300亿元的新一轮投资计划。据有关媒体报道,大体投向包括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教育及环境保护工程等。而且,先期启动的投资计划多是基础好、规模大、收益有保证的优质项目,商业银行对这些项目“青睐有加”,纷纷主动扩大贷款投放。正是在这些政府主导的投资计划的带动下,银行贷款才实现了高速扩张。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信贷扩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自2008年四季度以来,央行推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一系列有助于信贷投放的积极效应。一是利率降低有利于促进企业增加贷款需求。目前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的比例依然高达80%以上,贷款利率是影响企业盈利预期的重要因素之一。降低贷款利率有利于企业降低资金成本,改善盈利预期,促进其增加投资和贷款需求。二是准备金率等措施降低有利于银行保持充足的流动性。虽然经济下行周期存款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准备金率下调将抵消这一不利影响,保证银行有充足的流动性。此外,在减少央票发行、停发1年期央票等措施影响下,公开市场操作由净回笼转为净投放也有利于商业银行保持充足的流动性。三是信贷规模控制取消为银行增加信贷投放“松开了手脚”。2009年信贷规模控制不复存在,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空间增大。尽管银行贷款投放还要受到存贷比的限制,但估算表明,2009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比约为67%,仍在70%以下。尤其是大型银行的存贷比更低,因而成为新增贷款的“主力军”。

此外,“金融九条”、“金融30条”以及银监会“信贷新政”等政策措施在改善银行信贷环境、适当放松不良贷款核销标准、允许中小企业贷款合理展期、允许中小银行突破存贷比限制等方面均有所涉及,这些都有利于促进银行信贷增长。

商业银行良好的经营状态为信贷高速扩张提供了基础

与十年前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实力、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银行业总体运营稳健,具备贷款高速扩张的基础。从资本实力来看,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不断强化资本管理,严格控制风险资产增长速度,并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上市、发行次级债、自我补充等方式,使得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目前所有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在8%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4%;而上世纪末四大行这一指标均不超过4%;达标银行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在80%左右,而2003年这一比重仅为0.6%。从资产质量来看,十年前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达40%左右,严重制约了银行的放贷能力;而截至2008年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仅为2.45%,已经连续三年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的“双降”。从存贷比来看,1998、1999年期间金融机构总体存贷比曾一度高达80%~90%,信贷投放受到明显制约,而目前存贷比在65%左右,银行体系总体流动性比较充裕。

更为重要的是,与十年前相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已经有了质的改善,这为银行扩大信贷投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一是银行普遍更新了风险管理理念。各商业银行普遍以股东风险偏好和股东风险容忍度调整经营决策;从风险管理转向管理风险,积极地承担、经营和管理风险;从比较单一的信贷风险管理转向全面风险管理。二是改革了银行风险管理的架构和流程。借鉴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实践经验,各上市银行普遍在董事会内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对全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总体情况进行监督、评估;逐步强化风险管理体系的垂直独立特征,普遍设置了直属总行管理的地区性授信审批中心和地区审计部门。三是改进了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国内主要银行普遍在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建立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标准法为基础建立健全经济资本分配制度;引进或开发了一些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如风险计量模型、压力测试法、情景分析法等。四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各商业银行加大了人才储备和培养的力度,从多渠道招募、多层次培养、多方面学习,逐步建立起满足现代风险管理所需的专业人才队伍。目前,国内获得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的银行业从业人员数已经超过1000人。

此外,商业银行按照“早投放、早收益”的贷款增长模式,将去年年底储备的贷款项目在年初密集投放,也是近期贷款超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关注信贷高增的结构问题

近期,信贷高增长下的结构问题值得关注。具体表现为,一是居民户贷款继续低迷,企业贷款增加较快;二是在非金融性公司和其他部门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加较多,新增短期贷款相对少一些。

尽管近期总的信贷余额超高速增长,但居民户贷款并未大幅增长,而是继续维持低迷态势,信贷高增长主要体现在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的贷款上(主要是企业贷款)。以2009年1月份为例,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新增贷款高达1.5万亿元,而居民户贷款仅增加1200亿元,后者还不到前者的十分之一。居民户贷款低迷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的影响,而企业贷款增加较快则是因为近期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积极响应拉动内需政策,加大对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优质贷款项目的配套资金的投入。

猜你喜欢

存贷信贷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银行卸除存贷比枷锁 释放6.6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