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贷高增长的“表”与“里”

2009-04-13

银行家 2009年3期
关键词:信贷贷款商业银行

继2008年11月、12月银行信贷激增4770亿元、7220亿元以后,2009年1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又创记录地猛增了1.62万亿元。这一数据立刻引起了社会多方面的关注,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近期银行信贷的高增长?信贷高增长表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判断未来银行信贷的走势?如何界定信贷增长可能伴生的风险?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行客观、理性、深入地分析研究。为此本期银行家月度论坛邀请到来自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业务一线的人员以及长期关注中国货币市场动向的研究人员为我们一一解读。嘉宾发言仅代表其个人,与所在单位无关。

史 原:信贷高增源自信心的恢复

分析2009年1月份信贷高增长的问题首先还要从2008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开始。2008年的中国经济形势有两点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一是从“防通胀”到“保增长”,中国经济形势在这一年面临严峻考验,无论是国内国币政策从年初到年底的反转,还是国际上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都是中国的金融从业者所始料未及的。另外一方面中央对启动经济、拉动内需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强也是很多银行从业者所没有想到的。

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应对,如何顺应经济和政策的变化,坦率地说在2008年底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感觉非常迷茫。当时一些商业银行在做信贷问题研究时,得出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该更加稳健和审慎的结论。因为,通过国际金融危机,大家普遍对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把握不定,当华尔街具有悠久历史的投资银行相继倒闭,当诸如花旗银行这样的老牌银行机构也深陷金融危机的泥潭,中国商业银行未来应该怎么做?制定更加审慎和保守的信贷政策在当时看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选择。除了国际金融危机给予中国银行业的启示外,制定一个更加审慎和保守的信贷政策还在于大家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难以预计。我们看到,以往中国银行信贷资产最优良的地区——长三角地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率先出现问题,以绍兴为代表的经济外向型特征较为突出的地区,出现了企业倒闭,外资逃离的现象。以往银行信贷资产的优良区成了信贷风险的高发区,基于这种现象,商业银行也需要更加审慎地进行信贷投放。因此事实上,在2009年初的时候,有些商业银行对于如何安排信贷投放还是非常迷茫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1月份银行信贷的高增长又是如何而来的呢?首先,银行信贷投放的增长来自于对中国经济增长信心的恢复。我们看到,对于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面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并以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中央4万亿的投资计划中,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为主要投放方向。这些大规模的政府投资项目通常也需要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参与,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些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项目也不失为好项目。当然,不同银行参与到这些项目的份额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受制于资金、内部管理权限等因素,加上与政府关系的亲疏问题,股份制银行参与这些项目的程度低于国有商业银行。总的说来,1月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增长首先和政府投资的拉动有关。

1月份信贷增长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商业银行保利润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对于上市银行来说,不仅仅要保持利润与上一年度持平,还要实现利润增长。我们曾经做过相关的测算,2009年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要实现与2008年持平,信贷日均增长要达到30%,这就意味着银行要及早发放贷款,因为只有早投放才能及早形成日均贷款。在这一轮的银行信贷投放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信贷投放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在信贷投放中,票据贷款占较大的比例,这主要由于银行银根的变化所导致的。2008年年底,银行银根较紧,在信贷投放中议价权较高。2009年银根较松,贷款利率很难上浮,维持基准利率就已经不错了,所以票据投放就成了很多银行的选择,因为票据利率是非常市场化的,我个人认为票据的火爆也是一个短期性的现象。因为2009年信贷投放重点是基础产业,不少银行近六成的贷款都为中长期贷款,这些中长期贷款的投放有利于银行培育客户基础。在贷款中长期比例的压力下,票据贷款将有所减少。在信贷投放的产业结构上,这一轮信贷投放应该是以基础产业的投放为核心,加工产业由于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因此银行的信贷对这一行业的投放还是比较谨慎的。

在这一轮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家强调要“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我认为核心还在于“准”。快是要快,快的关键还是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准”字要体现在一定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既要考虑响应政策拉动内需,也要符合商业原则。不能单纯看重项目的政府信用,一定要结合项目的现金流。其次还是要抓住这一轮加快投资、扩大内需中的优质项目,比如铁路项目等,这样才能既有效拉动国内经济,又能提升银行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中信银行)

汪晓帆:应重点关注后续信贷的投放与管理

从数据上看,2009年1月新增贷款1.62万亿,其中票据贴现增加约6300亿元,对公贷款增加约8800亿元;2008年同期新增贷款8960亿元,其中对公贷款增加8795亿元,票据贴现8795亿元;通过对比可以看到,2009年1月贷款增量主要体现在票据贴现上,对公贷款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票据贴现大幅度增长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2008年底开始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银行体系流动性大幅度增加,超额准备金利率仅0.72%,银行超额储备急需寻找出路。二是贴现利率大幅下降,大大地刺激了贴现需求。2009年1月份再贴现利率在1.2%~1.3%之间,贴现利率在1.5%左右,而同期三个月存款的利率1.71%,六个月为1.98%,票据贴现回来存在银行还能挣钱,同时一般情况下现金支付与票据支付之间存在着2%以上的商业折扣,因此很多企业将所持票据大量贴现转换为银行存款。在经济下行冲击下,贷款增长能保持与上年同期的水平,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国家刺激经济增长产生了一些新的需求,特别是部分政府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产生了一些新的需求;二是春节因素使得企业季节性资金需求增加;三是商业银行在2008年11月信贷规模放开后出于对年内利润的考虑(拨备影响)并不急于投放贷款,而2009年1月份出于早投放早收益的考虑,大量投放2008年储备的贷款项目。总体来讲,我觉得1月份产生这样一个信贷投放的数据还是比较正常的。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后续的信贷投放和管理情况。需求方面,经济步入下行后,中央政府及时提出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由于投资项目要经过报批、设计、招标等环节后才能进入施工阶段产生真正的资金需求和物资需求,因此4万亿投资导致的贷款需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大规模的出现,预计3月份以后大量增加;供给方面,商业银行在宽松货币政策和巨大利润压力下上半年的投放动机大,信贷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优质项目竞争更加激烈,贷款利率下行幅度预计较大;总体预测全年信贷投放将有一个较高的增长,3月至9月是投放旺季,利率水平下降,增量投向上政府相关机构增量最大。

我本人非常赞同中央出台以大规模投资为主的经济刺激政策,这不仅仅是一个应对危机的政策,更是一个利于今后长期发展的政策。我认为,所有应对经济危机和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应以保护和促进劳动为根本,不劳动就不能创造财富也就不能发展,这是最朴实的道理。过去,我们生产的相当部分服务于出口,现在国外需求不足,服务于出口的生产能力就会闲置下来,劳动者就会失业,并产生连锁反应,劳动受到严重损害,经济真实下行。保护劳动需要我们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一方面扩大内需消化部分出口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将生产劳动调整到创造国内需要的长期财富上来,主要有基础设施建设、居民长期消费品生产、公共民生设施建设、科学技术开发等几个方面。从目前我国情况看,绝不能把本已过剩的生产能力还作为投资方向(已过剩的生产能力要整合和提升),而应着力于我国长期需要而目前欠缺的方面,不白劳动、给后代留下东西是这一轮大规模投资的根本点。从我国人口结构看,倘若现阶段不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再过十五年,人口结构老化,很多事情想做也做不了,只有在接下来的15年内基本完成基础设施、住房、公共民生设施的建设,强化在科学技术开发方面的能力,我们才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未来。

政府主导本轮大规投资需要资金,本质上就是把居民储蓄转化为政府投资,实施扩张性财政赤字政策。所谓的财政赤字是要还的,怎么还,根本上是要选好项目。选好项目是政府的责任,经营性的项目关键看有没有效益,能不能还款,公益性的项目关键看百姓是否真正受益,绝不能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我国的财政赤字主要是通过政府间接向商业银行贷款实现的,商业银行的审查会构成一定的经济和风险约束机制,有利于提高投资的质量(个人认为比发国债强)。总体来看,与西方国家比,我国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资源(包括土地、矿产、大型国企,这些资源在经济形势好时可转移至企业或居民手中抵减财政赤字),后续经济增长周期长,承担财政赤字的能力是比较强的,商业银行应积极支持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

积极支持绝对不是放松风险管理,相反,在经济转型和大规模信贷投放期,商业银行更应将风险管理放在首位,对信贷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选好项目、选准项目、择优支持,真正按经济规律来认识和管理信贷投放当中的风险,否则不仅会损害银行自身的安全和收益,还会造成国家新一轮的资源错配,损害未来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经了解,受经济下行、利率下调、利差收窄的影响,很多商业银行已将扩大信贷投放作为2009年完成利润计划的核心战略之一,如何平衡信贷增长与风险管理,将是商业银行2009年的一场重头戏。

平衡信贷增长与风险管理,不仅是商业银行的事,也是政府的事,对政府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政府带头讲信用,建立更完善的投融资管理体制,从一开始就将偿债计划切实安排好,形成还款的硬约束,切实保障商业银行和相关各方的利益,并建立政府担保管理制度。二是政府还应为商业银行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建立更好的信用环境,包括建立更多政府担保基金、完善抵质押登记制度、提高司法效率和效果、优化和扩大征信系统等。三是在通胀压力巨减的情况下,适当单方向下调存款利率,在促进消费的同时减小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四是政府项目银团贷款制度化,减少商业银行在政府项目上的恶性竞争,提高银行对项目的风险约束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

刘小宇:在信贷高增长中防控风险

对1月份信贷高增长怎么看?个人看法有三条:一是银行信贷高增长来自于政策面的大力鼓励。为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增长,中国政府做出了迅速的反应,“国十条”、“金九条”以及各行业振兴规划相继出台,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各个政府部委不断出台配套政策,其全面、协调和配合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部门主动调整优化监管政策,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是对政策面的一个正面呼应。二是银行信贷高增长来自于商业银行对中国经济运行信心的恢复,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经过金融危机冲击后的短暂彷徨、犹豫后,商业银行已在2008年底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拓展目标,并且坚持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三是银行信贷高增长来自于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经济增长的内生需求。在商业银行1月份实际信贷投放里,一部分来自于企业正常运转资金需求的释放,一部分来自于大型基建项目开工建设的需求。企业对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信心开始坚定,原定投资计划得以继续实施,增加了资金需求。

信贷投放会不会维持1月份的高速度?个人认为:信贷投放增速不会继续走高,但信贷增速会继续维持在高位。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资金需求有一个逐渐旺盛、逐步释放的过程。二是从银行角度看,信贷投放从报批到最终实施还有一个过程,一些信贷决策的效果要在几个月后才能体现出来。三是银行间的良性竞争。目前刚出来各行1月份的贷款数据,原以为自身贷款新增较多的银行,发现自己其实可能跑输大市,之后就会采取措施赶上来。因此,今后信贷投放至少在上半年仍然会在高位上推进。另外,未来银行信贷的增长还是涉及到对经济的信心问题,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的反应速度、政策出台的力度、协调性、有效性跟世界各国政府相比都是比较好的,未来为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还会有其他措施陆续出台,特别是在商业银行大规模的信贷资金注入后,经济虽然有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但未来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商业银行会不会在新一轮信贷投放过后出现大规模的不良资产?个人看法是:这些年来,中国的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经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经过市场化的洗礼,对风险的意识大大增强,对风险的防控水平已有了实质的提升。商业银行在“保增长”过程中防范风险,关键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要选行业。对于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类似煤电油运的行业,商业银行应该维持信贷投放水平;一些行业,尽管在现阶段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比如船舶、钢铁行业,但是考虑到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商业银行还是应该积极予以扶持。2008年9月份,中行对受到市场影响的11类行业进行了专项分析,这里面包括电子、汽车、船舶、纺织、房地产等行业,提前都做了风险管理预案,中行对这些行业采取的信贷政策与之后国家陆续出台的产业振兴规划整体是合拍的。商业银行不能苛求授信零风险控制,否则就可能在这一轮的经济恢复与增长中踏空。

第二是要选客户。好的行业当然会有好客户,受金融危机影响大的行业也有好客户。对于这些行业内的龙头骨干企业,尽管暂时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其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好、管理比较规范,商业银行应该继续给予资金支持,比如说鞍钢、中船、国航、中铝等企业。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要在重点客户比较困难的时候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雪中送炭、风雨同行,以与客户建立深厚的客户关系。好的银企关系并不是说在客户经营好的时候锦上添花,必须要经过经济周期的洗礼,建立患难与共的关系。商业银行也要注意建立客户梯队,对于有市场、有技术、管理好的中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与中小企业共成长,当然银行要注意提高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中行已经试点成功了“信贷工厂”式的中小企业业务新模式,这个模式年初已在16个地区推广,今年还要在西部地区推广三十多个。对大小客户,商业银行都要坚持市场化的做法。

第三是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在经济下行、汇率波动的背景下,不少企业希望商业银行能给他提供财务顾问、现金管理、汇率避险等金融服务,而不仅仅是给予信贷支持。像中石油、中石化、中铝、五矿、华为、中兴等企业在“走出去”面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要提供包括全球授信额度、结构化融资、出口信贷、全球现金管理、并购财务顾问、资金避险产品等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对客户进行分类分层管理,并提供与其需求相配套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是进行精细化管理。以中行为例,在2008年9月份,中行就对全行公司客户的授信情况进行了地毯式逐户风险排查,涉及到全行2万亿的敞口授信余额,切实了解了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状况,对之后银行采取正确的对策打好了基础。中行对贷款业务,原来是旬月报监控,现在都是日报,贷后管理更是实时按照规定动作实行监控。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外部形势即使更加恶化,中行对授信风险的管理其实更加具有信心了。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

彭兴韵:信贷扩张并不意味宏观经济已经摆脱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在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恢复信心上采取了较其他国家更加迅速和有力的政策及措施,不仅决策快,执行也快,在许多方面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最近两三个月来的信贷增长变化,一定程度上就是国家相关政策效果的体现。应该说,从2008年央行放开了信贷规模控制之后,全国信贷增长的变化至少已经远远超出了研究工作者和机构投资者的预期。在其他国家纷纷陷入信贷紧缩的背景下,中国的信贷增长却高得出人意料,这的确是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的,超出预期的原因是什么?信贷增长背后的结构化反映什么问题?这么高的信贷增长是否可持续?它对我们未来宏观经济的运行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

近几个月的信贷高增长的原因至少有几个方面。第一个原因就是货币政策由从紧向适度宽松转变,给银行体系提供了大量的可贷资金。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9月份之前不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总体操作上就是对冲流动性和控制通货膨胀。同时,央行又在2007年的第四季度开始对银行实行严格的信贷规模控制,并以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趋势取代利率水平的调整,来控制流动性的膨胀。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增长率出现了连续几个季度的下降,但通胀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所以到2008年6月时,政府宏观调控实际上开始出现了转向,即从过去的“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转到了“保经济增长、防通货膨胀”。作为“保”增长的措施之一,就是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开始松动,但中国人民银行仍然担心通货膨胀,所以还在不断地紧缩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但是,2008年9月中旬,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之后,货币政策发生了急剧转变,人民银行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的基准利率,并降低了央行票据的发行频率和发行规模,这些措施都迅速地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为信贷的增长创造了条件。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障反经济周期调节和流动性供给,之前的“国十条”还提出力争(2008)年内信贷总量增加额突破4万亿元。政府对银行信贷的扩张采取了鼓励支持的态度。

第二,从银行自身看,中国银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所受的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业有很大的区别。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尽管从实体经济看,中国经济增长率、进出口等方面下降比较快,但金融体系除了股市出现大幅度下跌之外,银行的资产质量并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迅速恶化。虽然我们有些银行也持有两房、雷曼兄弟的债券,但规模比较少,对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的影响相当有限。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不像西方国家的银行那样要疲于应付其资产负债表的问题。除此之外,过去几年,政府花大力气推动国有银行改革,通过注资、发行股票以及像2008年发行大量的次级债券的方式,使得国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总体上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很多银行资本充足率远高于8%的监管标准,比较充足的资本使得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得到加强,也为银行信贷扩张奠定了基础。

第三,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调控的博弈促进了银行信贷的扩张,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为此,我们可以简单地回顾一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银行业信贷增长的情况。那一次金融危机之后,虽然中国政府也采取了扩大公共支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在稳健货币政策之名下实际的宽松货币政策,但中国却出现了信贷紧缩,2001年信贷增长速度最低到5%左右。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西方国家和国内经济增长率急剧下降过程当中,银行信贷增长却异常迅猛,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不可否认背后的因素有些来自于政府。同样是金融危机,而且这次的金融危机波及面和冲击的强度都远远高于亚洲金融危机,同样有政府的积极反应,为什么银行信贷的表现是截然相反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原因可能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调控之间的博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相比,政府对信贷调控的机制发生了变化。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在1998年中国取消了信贷规模控制,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倡导间接化的市场调控机制,建立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等为主要手段的新的货币调控机制,在那种调控机制下,商业银行会预期未来信贷增长可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只要有了市场机会,有了正确恰当的风险评估,要增加贷款就不会有问题。但是,在2007年第四季度央行面对信贷增长的时候,重新采用了信贷规模控制的手段,而各家商业银行新增信贷规模的确定依据又与以往相比有较大的差别, 2007年四季度和2008年初央行采取信贷规模控制是以商业银行原有信贷余额为基础的,以此来确定商业银行第二年的新增贷款规模。在这种情况下,以往信贷规模比较大、新增贷款比较多的,在这样一个信贷调控机制下就比较有利。正是这样一种调控机制,强化了这一轮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博弈。商业银行知道,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信贷扩张不可能永远持续,扩张到一定时期之后,中央银行可能会采用新一轮货币与信贷紧缩的过程。信贷控制的手段是什么呢?银行担心可能又回归到以余额为基础的控制手段上来。有了这样的预期,在央行放开信贷规模的时候拼命放贷,为以后信贷扩张奠定比较好的基础。这是由中央银行过去不太恰当的信贷控制手段所导致的商业银行行为的扭曲。

第四,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达到商业银行兼顾利润增长和政治利益的双重目标。这几年,中国银行改革后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商业银行也开始注重利润目标了,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注重了长远的利润,才会真正关注成本与风险。中国商业银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信贷投放原则,年初大量投放信贷可以“早投放早受益”。当然,银行信贷的扩张也并不完全是出于利润上的考量,它也是许多银行,尤其是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政治上的表态。这在政府宣布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从监管当局、商业银行主要领导人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来,银行也是要讲政治的,不能在诸多企业有危难之际、在面临失业增加时而袖手旁观。

当然,从不同的角度,还可以分析银行信贷扩张的原因。在讲银行信贷扩张的下调之前,有必要简单地看一下迅猛增长的贷款的结果。从2009年1月份信贷增长的结构看,和2008年初存在很大的区别,2008年初信贷投放对私增长比较多,对公基本上没有增长;而2009年年初则是对公比较多,对私比较少。这样一个贷款结构表明,目前商业银行贷款投放有着强烈的政府偏好。而政府或者政府企业控制的信贷资源越多,市场机制就可能受到了更多的挤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反市场化的趋向。不过,本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欧洲各国政府对危机的救助,事实上是市场对政府退让的过程。目前,中国的信贷结构反映出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问题仍值得我们反思。过去几年,我们对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目的还是建立市场化的主体,但现在看来,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完全地商业化,也没能完全摆脱它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或者说工具的角色,这与我们一直强调的要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制还有比较远的距离,也反映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的改革过程,可能还需要走很长的路。这在新增贷款的主体结构中也有所体现。按照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8年上半年,在人民银行实行从紧货币政策或者信贷控制的时候,国有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行为就有差异,国有商业银行至少在上半年,贷款新增额同比是下降的,而其他商业银行则是有比较大增长。而在货币政策发生转向后,从2008年11月份以来,国有银行新增贷款比较多,而其他商业银行新增比较少。在2008年上半年从紧的日子里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后,不同所有权结构的商业银行行为差异,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么快的信贷增长是否可持续?我认为,分析是否可以持续,至少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值得注意。其一,最近的信贷高增长,尤其是2009年1月的信贷增长也可能超出了一些商业银行的预期,那些信贷增长率远远落后于平均增长率的银行可能会加入到信贷扩张的竞赛中,如果是这样,信贷增长可能还会有所持续。但问题是,是否所有的银行都会陷入信贷扩张的狂热中?我想这还值得进一步观察。其二,假如说近期信贷扩张的对象,主要是政府项目或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在政府4万亿投资项目资金相继落实后,若民营部门的投资没有跟上、陷入了通货紧缩、企业现金流不充裕,那么,贷款扩张的后劲就不会太足。这就是说,信贷是否还会继续大规模地扩张,既可能取决于政府是否继续出台更大规模的投资刺激计划,或者是否有消费信贷刺激措施的出台,也可能还要取决于市场化的机制应对这次危机冲击的灵活性,实体企业是否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如果实体企业现在是最困难或者正在接近最困难的时期,那么,信贷需求就有了持续上升的基础。第三个方面的因素是自2008年9月以来的全球主要中央银行的大幅降息是否真的改变了货币利率与实体经济真实利率之间的关系。现在,全球的货币利率都处于非常低的时期,但许多国家还是出现了信贷紧缩,根源就在于真实利率也非常低。一旦真实利率上升,而货币利率未相应地向上调整,也会导致信贷需求的大量增加。如果没有这些有利条件的支持,这么快速的信贷增长的持续性可能就是值得怀疑的。

猜你喜欢

信贷贷款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旧信封
俄气从中国银行获得20亿欧元贷款
长白山农商银行一季度贷款实现开门红
你会贷款出国留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