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窥《背影》中的“背影”

2009-04-13李清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管窥泪光贵在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是纪实散文中的经典。《背影》1925年写就,至今已走过84个春秋,沧海桑田,世事变化,可《背影》的光芒依旧,感动依旧。尺幅小文何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着实值得一品再品。我们尝试从“泪光中”的“背影”去管窥《背影》深处的情韵。

读《背影》,教《背影》,最难忘的莫过于“父亲”的“背影”,最感动的莫过于“我”的“男儿泪”。全篇以“背影”为主线,四次出现的那个颓唐落寞的“背影”,让人动容,让人心碎,与此同时,“我”的四次情动于衷的泪流,也让人欣慰,让人感动。父亲的背影和我的泪光就像两个套接在一起的特写镜头,回环往复,或互为因果,或交错互现,汇成一张情胜于海的亲子图。

一窥背影。

父亲的第一次背影出现在开篇,仅用二十四个字,字字千金,字字情深,“最”字力透纸背,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思念。然而仅仅是“二年余”不见,何以如此牵挂,在下一段的回忆里,在“我”第一次流下的眼泪里,找到了答案。目睹家庭遭遇变故,“我”流下了难过的泪,可在这场变故中伤的最重的父亲却反过来安慰“我”。面对巨大的不幸,父亲选择了坚强,隐藏了自己的无奈与哀愁,父亲用他颓老而受伤的双肩担起所有的苦难,只求儿子过的好一点。从第一次悲哀的泪水中,从压着双重灾难的背影里,我们看到《背影》的深处是社会的惨淡,是民生的凋敝,是祸不单行的家庭不幸,是世事不如意的光景。

二窥背影。

父亲的第二次背影出现在浦口送别时,“我”望父买橘的背影。这次的刻画,作者采用追踪式的广角镜头来拍摄,父亲买橘的所有艰难,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父亲对儿子有如“朱红的橘子”一般可以滴出血来的深爱,都凝聚在这个永记不忘的“背影”里。望着父亲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其实当时“我”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本不必送,可父亲踌躇之后还是来送我,而且事必躬亲。年迈的父亲步履蹒跚、动作艰难,弄得满身泥土,却故意表现出“轻松”,竭力掩饰自己的老态与颓唐,为的是不让儿子惦念、难过。一片爱心,“可怜”之至。正是这个近乎“可怜”的“背影”,震撼、温暖着“我”的男儿心,激起“我”对父亲从未有过的感激与怜爱。从第二次感动的泪水里,从强抑悲苦,为儿买橘的背影中,我们看到《背影》的深处是重于泰山的父爱,是任何困顿、任何灾难都不能动摇的亲子之情。

三窥背影。

父亲的第三次背影出现在车门话别时,“我”望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显而易见,这次背影属于一笔带过的略写,但给人的感觉是略而不略,别有动人之处。全篇父亲的言语仅有六句话,此处就惊现了两句,一句是难舍的嘱咐“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一句是有些自私的关怀“进去吧,里边没人。”正是这两句寻常话,让父亲的形象真实到极致,朴素到极致,动人到极致。所以当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便泪如泉涌。在第三次不舍的泪光中,在渐去渐远的背影里,我们看到《背影》深处是最终理解父亲的“我”从心底发出的忏悔与感激,是动荡年代艰难时日里幸存的一缕最温暖的阳光。

四窥背影。

父亲的第四次背影出现文章结尾。在读到父亲来信时,“我”第四次流泪。这一次闪出的“泪光”,是在别父两年多的现在,即执笔为文之时,读到老父信中的感伤之词,“在晶莹的泪光中”,重现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不禁黯然长叹:“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一句两叹,嘎然而止,这样的结尾其震撼心灵的力量有如撞钟,余音不绝。透过这个重现的背影,我们看到《背影》深处是灰暗社会里患难父子心心相惜、心心相印的大团圆。

综观全文处处闪现着泪光与背影交汇的光芒。朱先生笔下的《背影》,没有色彩,没有修饰,无需着色,无需技巧。我们知道散文贵在情,情贵在真,贵在实。《背影》感情的基调就是实实在在的父子情、惜别情,围绕这个基调铺开了两条鲜明的情感线,一条是以父亲的“背影”为抒情载体表现“父爱子”,一条是以“我”的“泪光”为抒情载体表现“子爱父”,双线交织,浓情浸染,这正是黑白《背影》走过八十四年不败春色的真正秘密。

李清瑛,广西贺州学院中文系教师。

猜你喜欢

管窥泪光贵在
高效课堂贵在“精”
《孝友堂家规》《家训》文献管窥
一生的惆怅
管窥
野花的悄悄话
借课本
【大照片】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舞蹈)
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现状及其策略使用管窥
问题经典,贵在创新
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