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鉴赏的审美过程论析
2009-04-13黄兵
黄 兵
文学鉴赏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与过程,其中牵涉到一系列的心理因素和心理运作形式,它们交融互渗,彼此作用,动态展开,构成一种综合性的审美过程。散文鉴赏是读者在观赏散文作品时特有的审美心理活动,它以散文作品所提供的形象和意蕴为根据,主要包含读者主体的感受,体验和认知活动,它是鉴赏者的积极的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活动。换言之,作为一种审美认知活动,散文鉴赏不是盲目被动的,也不是纯感性的。在散文鉴赏的过程中,随着作品艺术形象的展开,读者的认知活动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由“自由王国”到达“必然王国”,直到审美的至高境界。具体而言,散文鉴赏的审美过程包含直观、复现、共鸣、领悟与回味等五个层次或者阶段。当然,其中微妙的心理变化很难确定先后分明的阶段,其中各种因素交融互渗,动态展开。本文拟对散文鉴赏的审美过程作一个大致的勾勒与论析,以供文学教育者参考。
一.直观:鉴赏的起点
对于散文作品,直观是鉴赏的起点。直观,也可以称为“直面”,“直感”,是指读者直接面对散文作品,以赤裸而真诚的心灵去触碰作品中所隐含的作家的心灵世界,达到一种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应和。因为,“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的传统。古代散文是这样,现代散文也是这样。”[1]P1也就是说,对于抒写真情实感的散文作品,读者要带着自己独有的经验进入阅读,对作品的语言、韵律、节奏、修辞、结构等外部形式作直接真实的反映,然后才能踏上鉴赏、审美的第一台阶。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坡讨源,虽幽必显。”[2]P390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熟悉文字,捕捉初感。散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它以文字为媒介表达作家的审美感受。读者在阅读散文作品后瞬间所得的初步感受是非常可贵的,它虽然质朴、肤浅、表象,但直接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进一步鉴赏。例如朱自清的《匆匆》,既有诗一样的形象、精练,富于抒情性和节奏感,又有散文那种于自由洒脱之中的饱含哲理、意味丰厚。但是作者并没有给予读者很多的教导,而是通过比拟,把无形的时光具体为“像针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并且说在洗手时、伸手遮拦时、睡觉时、吃饭时、沉默时,无不感觉到时光匆匆的脚步。读后,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对时光转瞬即逝的叹息,对时光流逝的不平。这就是阅读时的“初感”。获取“初感”是散文鉴赏的第一步。没有“初感”,便不能深入散文作品含蓄优美的意境;止于“初感”,则不能领略散文作品的蕴藉多彩的姿态。其次,是沿坡探源,把握脉胳。散文的结构脉胳体现了作家的情感过程和思维展现。鉴赏散文时,读者要沿着作者的情感流向和思维轨迹,逐渐把握作品的结构脉络,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丰富意蕴。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咏秋的散文名作。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开门见山,切入正题,叙说不远千里赶赴北平,竟然为的是饱尝故都的秋味,其情之痴、真、深、切,溢于言表。第二部分,包括九个自然段,通过与江南之秋的对比和反衬,抒发对故都之秋的赞美之情。第三部分,作者意犹未尽,又一次赞叹:“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理清作品的结构脉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郁达夫赞美故都—北平的自然风情,极抒爱慕眷恋之情;而对于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情有独钟,分明透露出作家处于思想苦闷、创作迟滞时期的忧思和冷落之感。
二.复现:形象的再生
读者从头至尾把握散文作品的过程,同时也是复现或重建艺术形象的过程。复现,或称重现、再现,是指读者经由直观文字到把握意象的转换,使散文的艺术形象在头脑中重新显现出来,也就是形象的“再生”。“复现”是散文鉴赏的第二步,其主要心理功能是想象和联想。只有通过想象和联想,读者才能把散文的语言文字符号转译为艺术形象,才能身临其境。正如夏丏尊和叶圣陶所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3]P218鉴赏者在把握散文作品形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作品所提供的艺术形象作出合情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能够深入地体会、理解、鉴赏作品的内蕴。日本的东山魁夷,是一位崇尚自然和人性的作家和艺术家,散文作品《听泉》表达了他对人类生活的深层思考。现代社会的人们大都陷入忙乱的生活之中,无暇谛听心灵的鸣泉,读到鸟群只顾着魔似的飞翔,竟连“大地改换了模样”,也不曾觉察。想从前,“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淌”、“鲜红的果实在树荫下闪耀”;可如今,“到处都是望不到边际的漠漠荒原”,联想到忙于追逐生活与名利的人类,复现于眼前是:一代代人就像一群群鸟儿一样消耗着自己的生命,也消耗着自然的灵韵。经过这样的回放和复现,我们也就有了与作者一样的思考和感悟:暂时从烦乱的生活奔波中解脱出来,倾听这自然之泉的清音,让清凉的泉鸣荡涤我们烦乱的心,去感悟宇宙人生的真谛。
读者从散文作品中获得具体感受,以及由此产生想象和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是散文鉴赏的重要过程。
三.共鸣:心灵的碰撞
“共鸣”本来是一种物理现象,引入到文学阅读和接受活动之中,是指读者被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打动,与艺术形象产生美的认同,达到一种主客体相互契合与交融——心灵碰撞和情感交流——的状态。
散文作品中的具体而鲜活的艺术画面,热烈而深沉的爱憎情感是引起“共鸣”的首要原因。也就是说,共鸣的产生,共鸣的广泛程度和强烈程度与散文作品本身的思想感情、艺术魅力有关。但是,除了作品本身的优秀与精美之外,读者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才能为散文作品所吸引、所感动。否则再好的散文,读者也会无动于衷。鲁迅先生指出:“是弹琴人么,别人的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必然是发声器,才会共鸣。”[4]P354换言之,读者与作品形象之间的共同点越多,越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审美对象所表现的生活际遇、思想感情以及艺术趣味越带着普遍性,越典型,就越能引起更广泛鉴赏者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通过共鸣,读者心灵与作家心灵相互沟通,激起鉴赏者更深刻、更强烈的美感。
著名作家巴金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悲惨遭遇,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知识分子家庭的缩影。巴老把这一过程中的磨难、痛苦、忧愤浓缩于《怀念萧珊》之中,朴实无华的叙述、真挚恳切的诉说,激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人们无不痛斥极“左”政治的暴行,同情萧珊的命运,同时也深沉地反思历史。这表明,某些生活现象和思想感情,人们常常能够领悟而不能言说,而经过艺术家的提炼和形象化,就成为一种典型的生活形象和思想感情,使人们在阅读和鉴赏的过程中,心心相印,达到共鸣。
四.领悟:意蕴的叩探
产生共鸣之后,散文鉴赏就可以进入更高的层次:领悟。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5]P12诗如此,散文亦如此。这里说的领悟与禅家所说的“直觉”有一点的相似之处,主要指读者在对散文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鉴赏中,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意蕴的心理活动。
叩探意蕴——领悟,是散文鉴赏过程中的理性认识阶段,是对散文作品进行更深考察的审美认识。建立在“直观”、“复现”、“共鸣”基础上的“领悟”,实际上是散文阅读和鉴赏过程中的一种质的飞跃,它利用无意识的功能,大幅度简化常态的认识过程,在一瞬间达到感性直观和理性洞察的高妙融合,与“初感”相似但不相同,有一种豁然贯通之感,超越之感。例如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我的梦中城市》,描绘的大都市的生活。在纽约,有雄伟宏大的建筑、绮丽奢华的生活,这一切都吸引着人们向她聚拢。许多人的心灵被其外表的浮华所吸引,醉生梦死的地方成了千万人向往迷醉的“梦中城市”。人们的灵魂被诱蚀着、腐化着。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写照。而德莱塞年轻时从事过很多艰苦的职业,广泛地了解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浮华俗艳的社会景象背后,他发现:美、德性、力量、名誉、权力等都可以出卖,浮华掠夺德性,丑恶侵蚀美好,“梦中城市”制造着幻觉,将人们引入歧途。德莱塞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勇气和气质,向人们发出警告,指出他们在这幻觉中的迷失。笔锋所至,大胆犀利,发人深省。读者读完作品之后,自然能领略到作家冷峻而凝重的沉思,浮想联翩,深有感悟。
五.回味:余兴悠长
当读者读完一部散文作品之后,有了完整的印象,获得“初感”、产生“共鸣”,甚至深有领悟,但鉴赏活动并未结束,还会进入一种持续的回味状态。因此,回味是散文鉴赏活动的最后阶段,回过头去再玩味,再体会,再品尝,反复咀嚼,以至难以释怀。
散文是很注重抒写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阅读之后的再回味尤显重要,因为感情的交流,美感的获得,需要反复的体味和强化,这样才能记忆牢固,余兴悠长。回味既是对“初感”的强化和延续,又是对“领悟”的反刍与提升。要想使散文鉴赏活动臻于圆满,读者不但要进入作品,还要善于跳出作品,达到王国维所说的“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的“高致”[6]P15境界。袁枚对亡妹情深意浓的追诉,(《祭妹文》),许地山关于“落花生”的哲思(《落花生》),鲁迅先生幼年的生活经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贾平凹由“丑石”引发的思考……这些典型的散文景致经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引起我们的思索和回味,越回味,越思索,感受越深切,余兴越悠长。
综上所述,读者对作家精心创作的散文作品要反复品味,细细咀嚼,经过直观—复现—共鸣—领悟—回味的过程,达到感性体会与理性认知的有机统一和高度融合,最后获得心灵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参考文献:
[1]吴伯箫.散文名作鉴赏·序[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
[2]周振甫.文心雕龙译注·知音[M].济南:齐鲁书社,1982.
[3]夏丏尊,叶圣陶.文心[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4]鲁迅.“圣武”,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严羽语.转引自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黄兵,男,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湖北咸宁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