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秦山核电厂技术改造项目管理之优化
2009-04-13董黎东
董黎东
(秦山核电有限公司,浙江 海盐 314300)
浅议秦山核电厂技术改造项目管理之优化
董黎东
(秦山核电有限公司,浙江 海盐 314300)
秦山核电厂将技术改造按阶段划分成项目立项阶段、设计和物项采购阶段、施工准备和施工阶段、验收和评价阶段进行管理控制。通过严格控制项目立项,制订技术改造一级网络计划并密切跟踪,定期汇报技改的进展,及时召开技术改造协调会等手段,优化了技术改造的过程。
秦山核电厂;技术改造
秦山核电厂是我国核工业立足自主创新建造的第一座压水堆核电站,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由于电站设计、建造、安装和调试运行较早,使用标准相对较低,加之缺乏管理经验,因此机组在投产后的变更/技术改造项目数量,大约是成熟商业机组的3倍。
秦山核电厂在R10换料大修期间,共组织实施完成了37项技术改造(见附表)。在有限的大修时间内实施众多的技术改造,难度很大,能够完成这些技术改造任务,主要归根于两点:一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模式;二是技术改造归口管理部门的大力协调与推动。
1 技术改造项目管理流程的优化
秦山核电厂将整个技术改造过程分成4个阶段管理,分别是:项目立项阶段、设计和物项采购阶段、施工准备和施工阶段、验收和评价阶段。
1.1 项目立项管理的标准化
1.1.1 项目的申请和审批
各类技术改造需求由申请人在CEAS系统创建变更申请,并填写技术改造项目申请表。由变更转过来的项目直接填写技术改造项目申请表正文。技术支持部受理技术改造项目申请并初审(形式审查)后,组织专题会议对项目申请进行审查或在经理例会上通报,同意初步立项后由技术管理科组织审批流程,初步立项批准后,由项目申请人组织开展调研和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
1.1.2 可行性研究和评审
项目前期调研工作完成后,项目申请人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管理科根据项目的级别组织技术专家对可行性报告进行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形成《可行性报告评审意见表》,对于重大、特大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也可以作为科研项目先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1.1.3 项目的正式立项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通过,技术上即同意正式立项,变更管理工程师在CEAS中编制技术改造立项审批程序,经监督部门、技术支持部、生产计划部、副总工程师审核、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后,提交企管经营部进行经济性方面的评审。经济性评审通过后由企管经营部主管副总经理批准,最后由总经理批准立项。项目正式立项批准后,技术管理科负责创建项目编号,并会同财务部、商务合同部、企管经营部编制项目的合同编号及预算编号。
1.1.4 项目组的发布
在项目正式立项后,技术支持部按规定发布项目组成员。项目组一般由项目经理、项目实施负责人、项目组QC以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特大项目还设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听取项目经理汇报,对重大事项进行协调和决策,审核、批准项目技术评标细则和评标小组成员,负责商务定标。
1.1.5 项目的计划
项目正式立项后,项目经理组织编制项目一级网络计划,并交技术支持部组织审查,通过后发布。对于安排在大修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其一级网络计划须生产计划部大修科会审,大修经理审核后才能发布;对于非大修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其一级网络计划由归口管理部门经理批准发布。
一级网络计划发布后,技术管理科根据发布的网络计划跟踪技术改造项目的进展,定期发布技术改造项目的跟踪进展,反馈项目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1.1.6 项目范围的调整
项目正式立项后,如改造范围与可行性报告不一致,需重新提交审查。特大项目、重大项目提交技术委员会审查,一般项目提交经理例会审查。
1.1.7 设计和物项采购阶段的严格化
内容略。
1.1.8 项目的设计和审查
项目正式立项后,项目经理确认公司内部可完成施工设计时,由技术管理科参照《系统、设备变更管理制度》变更设计流程处理。如确认公司内部无法完成设计时,项目经理应按规定提出项目设计的外委申请。外委设计或外委总包的项目,由项目经理负责提出外委申请和编制技术协议。技术协议要体现可行性报告和评审意见的要求,向设计承包商提供的设计输入条件应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外委设计项目的设计文件先由项目组内部进行审查,再由技术支持部组织专业人员审查;特大项目的初步设计还须提交电厂技术委员会审查。设计审查结果必须形成书面文件并作为竣工资料存档。
涉及核安全、消防安全、工业安全(指特种设备)、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项目经理按有关规定将相关资料提交上述归口管理部门。
项目经理负责将已经完成审批的项目设计文件包括设计修改页,通过档案科书面分发给项目实施相关的各个部门。特别的,如项目涉及培训用的模拟机也需要修改,则应把该项目的一份施工设计图纸资料发送给培训部门。
1.1.9 物项采购
初步设计审查通过、相关设备的选型已确定后,项目经理据此编制项目预算,负责提出与项目相关的采购申请、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申请及固定资产报废或闲置的申请,并办理审批手续。
项目经理在申报固定资产后应着手准备编制设备采购技术协议。设备采购技术协议必须对非标件应遵循的要求做出规定。当按采购程序选定设备供应商后,而供应商对技术协议(设备规范书)有异议需修改时,项目经理请示审批者,必要时重新按程序审批。
依据审批完成的项目施工设计文件确定的备件、材料清单,专业工程师负责备件采购计划的申报,实施负责人负责组织材料采购计划的申报。备件、材料采购计划申报人负责采购落实情况的跟踪。
设备、备件及材料的出厂验收由商务合同部组织。商务合同部负责将项目相关设备的所有开箱技术资料送档案科归档保存,并将文档接收的资料以电子版(PDF格式)提交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录入CEAS保存。
1.1.10 项目相关的生产技术性文件控制
项目施工设计审查完成后,项目经理在CEAS中创建项目实施后需修改的文件清单及审批步骤,包括需要增加或取消的生产技术性文件;负责确定相关生产文件修订修改的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间,并跟踪完成情况。
责任编制部门应在收到生产文件修订修改任务单后,即着手编制临时文件,用于满足正式文件出版前运行、维修、设备管理等工作需要。
项目相关的生产技术性文件修订、修改在完成责任编制部门编校审后由技术支持部结构控制工程师受理并组织会审、审批。一般项目涉及的检修类生产技术性文件应在现场完工后3个月内完成修订出版,重大、特大项目涉及的检修类生产技术性文件应在现场完工后6个月内完成修订出版,其他技改项目相关的生产技术性文件应在现场完工后3个月内完成修订出版。
1.2 施工准备和施工阶段管理的精细化
1.2.1 项目施工准备
项目经理在确认施工设计审查完成和设备、备件采购计划申报后,实施负责人进行施工前的准备。
实施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质量计划及其他施工程序文件,并按覆盖专业确定校对和审核人员;负责提出项目所需的临时变更申请和临时试验申请等。由于电缆通道紧张,为了不造成电缆通道拥挤,如果施工方案中需要新铺设电缆,须先将旧电缆拆除,并将旧电缆拆除作为完工检查的内容之一。
项目需要外委施工时,项目实施负责人应规定提出外委申请并编制外委施工技术协议。项目相关的土建维修工程需要外委施工时,实施负责人提出土建维修项目申请表,并按其规定执行。由外委施工单位提供的正式施工方案,经公司认可并将认可意见作为施工方案的一部分后生效。外委施工方案由实施负责人录入CEAS。
施工前,如涉及固定资产报废撤离,项目经理通知设备资产管理科按规定办理相关固定资产报废设备现场撤离手续。
1.2.2 项目施工和调试
项目实施负责人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根据3天滚动计划的安排,依照施工设计文件、质量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安装。
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现无法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或施工设计存在问题时,实施负责人应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由原设计单位负责完成设计修改。若原设计单位不能及时完成施工设计图的修改,可由项目组编写设计修改方案,经设计单位审查认可后,可用于现场实施。最终由设计单位在竣工设计图上体现相关修改。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记录,由实施负责人组织填写,项目经理校核;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依照批准的项目质量计划和公司QC有关程序执行;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临时试验实施按《试验管理制度》执行;外来承包商施工监管由施工负责部门依照《外委项目监管制度》执行;现场施工安装全部或部分完成,系统具备条件后即进行相关的调试试验。
确定项目调试试验内容时应充分考虑试验的范围和深度,确保足够验证项目的正确设计和实施以及对相关系统设备功能的影响;试验既要验证设备、系统的性能参数满足设计要求,又要验证相关报警、连锁及保护功能的完整。必要时考虑进行系统的整体试验或与初始验收(调试)试验同等级的试验来验证改造后的系统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项目经理按照上述原则组织编写相关试验细则。试验细则应根据改造项目的专业特点和跨专业情况,确定相关专业部门进行会审。会审人员从不同专业角度审查试验的范围和深度是否足够验证项目的正确设计和实施以及对相关系统功能的影响。
1.3 验收和评价阶段管理的规范化
1.3.1 项目验收
项目的验收工作分为现场完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部分。
技改项目现场施工安装和调试完成后,即进行现场完工验收。现场完工验收是对项目实施是否完整、规范,系统、设备功能是否满足要求进行确认。
现场完工验收由技术支持部组织,运行部、检修部、生产计划部、企管经营部、财务部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现场完工验收后,即把项目所属系统和设备交付使用部门。
现场完工验收后,项目经理根据现场实施的结果,最终确定项目引起的相关技术性文件修改清单;现场完工验收后一个月内,涉及核安全、消防安全、环境评价、职业安全卫生的技术改造项目,项目经理按相关规定编制项目施工结果的专项评价报告,分别提交各自归口管理部门组织上级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工作。
外委设计的竣工设计文件由设计承包商提交给公司档案科,项目经理负责竣工设计文件与现场一致性的确认。电子版由项目经理录入CEAS中并负责与书面文件的一致性。
项目经理根据《竣工验收申请表》各项内容逐项落实后,即在CEAS中创建该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竣工验收申请内容确认完成以后可以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活动由竣工验收小组负责,按《项目竣工验收程序表》内容执行。
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项,按《秦山核电厂不符合项管理制度》处理。竣工验收时,如有不符合项存在,必须在竣工验收表上给予记录或设置附件。技术管理科负责继续跟踪处理不符合项完成情况,直至所有不符合项评价完毕。
从现场完工到竣工验收期间,项目相关的系统、设备发生缺陷,按《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规定消缺,项目经理应提供必要的协助。
商务合同部定期公布在保修期内项目所属的设备、材料供货商及施工承包商清单信息,以便于检修人员和其他生产管理人员确认项目相关的系统、设备发生的缺陷是否在承包商的保修期和保修范围内。
项目竣工验收后如没有遗留问题, 项目的组织机构在完成竣工资料移交后自动撤销,变更管理工程师把项目单状态改为“关闭”。如有遗留问题, 项目的组织机构在遗留问题处理完成后自动撤销。
1.3.2 项目验收小组
特大项目竣工验收小组由项目领导小组全体或部分成员组成,并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其指定的人员担任竣工验收组长;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竣工验收小组由副总工程师或总经理助理担任组长。竣工验收小组成员需项目组以外的人员担任,并覆盖项目所涉及的专业。小组的成立以公司文件形式在项目竣工验收前一个月内发布。
2 项目经理管理需规范化
2.1 项目经理资质要求具体化
根据项目投资规模的差别,项目分为3个级别,特大项目、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项目级别不同,对项目经理的要求也不同。
2.1.1 项目分级
按项目投资估算,技术改造项目划分为特大、重大和一般三个等级。
特大项目:总投资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
重大项目:总投资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5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项目。
一般项目:总投资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上、2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项目。
2.1.2 项目经理资格要求
● 特大技术改造项目经理资格要求
具有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师及以上职称或生产部门科队长及以上人员;在项目相关专业领域有十年以上工作经历;熟悉国家、行业、公司对项目管理的要求和规定;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 一般、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经理资格要求
具有工程师或技师及以上职称;在项目相关专业领域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熟悉国家、行业、公司对项目管理的要求和规定;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若有关人员未达到上述资格要求,而确实需要承担相应的职责,应根据其工作业绩和能力,由分管副总经理特别授权。
2.2 项目经理职责的清晰化
● 按照可行性报告及评审意见确定的目标和范围开展工作,负责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预算的控制。
● 负责向技术支持部推荐项目组成员,并领导项目专业小组开展工作。
● 负责制订项目进度的一级网络计划。
● 负责提出外委设计申请,组织编制外委设计技术协议;监督承包商交付设计文件、图纸和各阶段进度;组织项目组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
● 负责组织编制采购技术协议;对于招投标项目,组织编制技术评标细则;负责组织编写调试试验细则;负责提交竣工设计文件;负责提交项目总结报告。
● 负责向归口管理部门提交核安全、消防安全、工业安全(指特种设备)、环境影响的相关材料。
● 负责组织设备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见证活动。
● 负责提出与项目相关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申请及固定资产报废或闲置的申请。
● 负责完成项目相关设备编码、设备信息及生产技术性文件修改清单的编制。
● 在批准的项目预算范围内,项目经理可以提出调研、评审、咨询、技术交流、专家接待等与项目相关的活动和费用计划,报技术支持部经理和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但涉及项目组人员外出的,必须经外出人员所在部门经理的签字认可。
● 项目经理同时兼任项目组QC小组组长,对生产计划部经理或QC经理负责。
● 代表公司签订技术协议;签发、签收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技术文件、会议纪要,并将这些文件作为竣工资料的一个组成部分存档。
3 跟踪/协调机制定期化
列入大修期间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为了确保这些项目能按计划实施,除了在变更/技术改造月报体现项目的进展外,在大修前三个月,由归口管理部门每月定期召开技术改造专题协调会,参加会议的有主管生产的公司领导、大修经理、技术改造项目经理、各部门负责人等,听取技术改造项目经理的进度汇报,解决技术改造项目中的棘手问题。通过协调会的召开,能及时发现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了按照大修计划实施完成技术改造项目。
4 结语
近几年,秦山核电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实施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方式,选择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员工担任项目经理,保证了技术改造项目成功,并且培养了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业务骨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Optimization of technical renov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 QNPP
DONG Li-dong
(Qinshan Nuclear Power Plant,Haiyan of Zhejiang Prov. 314300,China)
In Qinshan Nuclear Power Plant, technical renovation project have four stages: establishment stage, design and procurement stage, preparation and construction stage, acceptance and assessment stage. The process of project is controlled effectively through strict control of project determination, making project network plan and closely tracking, reporting project process regularly, timely convening of project coordination meetings and other means.
Qinshan Nuclear Power Plant; technical renovation
TL99
A
1674-1617(2009)02-0156-06
2009-01-08
董黎东(1976—),男,浙江龙游人,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从事核电站变更、技术改造的过程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