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文言文的审美教育
2009-04-12武汉市硚口区体育馆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体育馆小学 张 琦
例谈文言文的审美教育
■武汉市硚口区体育馆小学 张 琦
张琦,武汉市体育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武汉市教育学会会员、硚口区小学语文首席教师董耀红名师工作室成员、硚口区小语学会会员。先后被评为“武汉市优秀教师”、“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区德艺双馨模范教师”、“区青年岗位能手”、“区优秀青年教师”、“区师徒双星”、“区优秀共产党员”、“区优秀辅导员”。2002年获硚口区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05年获武汉市作文录像竞赛课一等奖,撰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案例》发表在2004年第七期的《小学青年教师》上;2008年获武汉市语文优质课竞赛二等奖。所教学生的多篇作文发表在《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我们爱作文》等报刊杂志上。
在小学语文教材里,编入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文言文大多都是美文的典范,它们的美表现在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等许多方面,也表现在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中。学习独具民族审美特质的文言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撒中华民族文化的种子。下面,我结合文言文《莲》的教学,谈一谈文言文的审美教育。
一、挖掘文本的审美因素
课文《莲》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言文,用短短六句话,分别从莲的“别名﹑生长时节﹑叶﹑茎﹑实”等五个方面来介绍“莲”这种常见的植物。从语言文字上来说,文言文文字长短错落,有一种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从它介绍的“莲”这个植物来说,它不仅外形美,而且用途广泛,全身是宝。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十分纯洁,有一种内在的美好品质。另外文中还流露着作者对这种植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些都是本文中所蕴含的可以挖掘的让学生感受的美。
二﹑引导学生学会审美
1﹑诱发审美注意
开讲时,我让学生随着音乐和画面来吟诵《菊》,唤起学生审美意识。接着,用一组莲的精美图片,从听觉和视觉上诱发学生对莲的审美注意,使学生对莲产生一种最初的惊羡,从而打动﹑吸引﹑感染学生。这个注意可能是短暂的,但往往是主动的﹑强烈的,它可以引发一系列的后续的积极的心理审美活动。如老师再请学生谈欣赏完莲的感受时,学生会不约而同地说到它的外形的美。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莲。(课件展示:夏日荷塘图)
教师旁白:盛夏时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莲,她有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还有这可爱的莲蓬。她给我们的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欣赏完莲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说。
生:我觉得莲花开得很大,而且荷叶很翠绿。
师:还有呢?请你说
生:我觉得莲花很漂亮,夹在碧绿的荷叶中更凸显荷花的亭亭玉立。
生:我觉得荷花婀娜多姿。
师:这三位同学说得很好,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我们对莲的感受,那就是——
生:美。
2﹑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
在这个环节,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像等方式体会文言文的丰富的内涵,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欣赏“莲”的美。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体会形象美,领略自然美,品味语文美。如教师的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小组合作读,随着一遍一遍地诵读,学生越读越好,越读越有味道,对莲的审美感受也越来越强烈,他们开始发现并欣赏莲的美。
(1)初读感知
师:下面,老师听听同学们读课文。谁想读给大家听。(生举手)好,先请一位女同学,大家听听她的字音读准没有。
(生读课文)
师:嗯,她把每一个字音都读正确了,还把语句都读通顺了。还有谁想读一读,请一个男同学来读一下,你来。
(生读课文)
师:他把字音也都读正确了,而且把课文也读得很通顺。我们就像刚才这两位同学一样,把课文读通顺,还有读文言文的时候还要读出一种悠长的韵味来,来同学们在底下再试一试。(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我相信再请同学来读肯定读得更好。谁来。还是先请一位女同学来,女士优先。
(生读课文)
师:嗯,读得又连贯又流利,而且用了比较慢的语速。还有谁能读得更好。
(生读课文)
师:好一个“皆可食也”!有点味道了。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好吗?
(生集体读)
(2)细读感受
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这样,我来读下面的译文,你们来读文言文中的句子。注意听,第一句,莲花也叫做荷花。
生:莲花,亦曰荷花。
师:这位同学不仅读对了,他把莲花的别名读得特别美。我们都像他这样来读莲花美丽的名字。预备,起。
生(齐读):莲花,亦曰荷花。
师:同学们读得真美啊。第二句:暮春时节栽种,盛夏时节开花。哪位同学来读。
生:种于暮春,开于盛夏。
师:他也读对了,而且我听到他读以后我想到荷花开放和生长的时间是各不相同的。那么我们也来读一读这种季节的不同。准备,开始。
生(齐读):种于暮春,开于盛夏。
师:第三句,莲花的叶子大的就像盘子一样,小的就像铜钱一样。
生:其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
师:读的太好了,荷花的叶子一大一小。多有意思啊。现在我们就来合作读一下。张老师来读其叶的句子,男同学来读大荷叶的句子,女同学来读小荷叶的句子,准备起。
师生一起读:其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
师:把掌声送给我们。(师生鼓掌)
(3)形成审美愉悦
审美愉悦是审美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审美过程的归宿。这种愉悦是对于这课来说是一种优美感。我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产生了同作者一样的喜爱﹑赞美﹑感激莲的感情,并把这种感情通过诵读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看到学生在合作读的时候,形式多样﹑争先恐后﹑声情并茂。它们对莲的感情是自然而真实的流露,是审美活动中愉悦心情的外见。
师:下面,带着你脑海中的画面告诉我,你们在读的时候,你仿佛在哪里看到什么?
生:我仿佛来到了池塘边,看到池塘里开满了荷花。在那绿绿的荷叶中衬托着一朵朵荷花,美丽极了。有的花瓣还带着一点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珍珠一般。
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吗?他用丰富的想像还有优美的语言给我们勾勒了一幅夏日荷塘图!让张老师不由想到了一首诗,那是杨万里的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生跟读)
师:我相信不止是这位同学,同学们也都看到了,来,张老师带着你们一起漫步在夏日的荷塘边,去欣赏一下那赏心悦目的莲吧!(课件展示:动态的夏日荷塘图)老师和着音乐吟诵《莲》。(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诵)
师:你们用你们的吟诵体会出了莲那高雅婀娜的身姿。其实莲不仅姿态很美,它还有很多作用。能不能结合你们课前查到的资料和联系生活来谈一谈莲有哪些作用呢?
生:古人有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还可以做莲子羹,莲子粉,藕片夹肉,而且我最爱吃的就是荷叶蒸饭,粉蒸藕。
师:张老师也很喜欢吃,的确是美味佳肴。还有没有同学介绍其它的,比如说荷叶。
生:荷叶的作用是可以拿来做糯米鸡,莲子可以拿来做稀饭,荷花瓣可以泡茶,有一种清香的味道,现在有地方推出荷叶套餐,还有,荷花的根,莲藕可以做菜。
师:哎呀,你知道的真是多!的确如此。同学们,荷花可以供我们观赏,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藕与莲子皆可食,而且它们还可以入药。这莲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作用,真是全身都是宝啊!那么现在看着看着,读着读着,此时此刻你对莲有怎样的感情呢?
生:我读了这篇古文以后,我现在十分喜欢莲花。
师:是啊,这美丽的莲怎么能不叫人喜爱呢?除了喜爱还有什么感情呢?
生:学了这篇古文以后,我非常敬佩荷花,我想赞美它。
师:说的太好了,你敬佩荷花,赞美荷花。那现在同学们,你们就用读来抒发你们对莲的喜爱和赞美。老师想请四人小组合作一下。(生四人小组读)
(4)推向审美高潮
高尚的情感可以把人引向美好的境界。文言文多出自古代一流人物之手,有着丰赡的精神内涵。在教学《莲》这篇说明性质的文言文时,我用联想解读的方法,用描写《莲》的古诗﹑《爱莲说》﹑老师的名字等来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审美,引导学生体会莲的品质美,从而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师:谢谢,你们吟诵出了莲的美呀!莲不仅有着美丽的姿态,广泛的用处,莲还有着美好的品质。宋代学者周敦颐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叫做《爱莲说》在这篇文章里,他用这样的句子来赞美莲。(课件展示《爱莲说》中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师深情并茂朗诵,生情不自禁跟读)
师:这就是说莲花生长在淤泥中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后人也常用这些句子来赞美那些正直廉洁、品质刚毅的人。张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成为这样的人。来,再让我们来吟诵一下这千古名句。
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师:正是因为莲有这样美好的品质,所以中国人特别喜欢莲,甚至在名字里面也会用到莲。张老师有一位同事,她也教语文,她姓李,名爱莲。今天李爱莲老师就坐在后面听课,此时此刻,她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李老师讲话。(李老师微笑地走上讲台)
李老师:我很荣幸我的名字里有一个“莲”字,说实话,我希望我能像莲一样,高洁正直。今天学了这篇古文,我现在更钦佩这内涵高雅的莲花了。我希望同学们也能做一个像莲花似的人,谢谢你们。(掌声热烈)
师:李老师就是一个像莲花一样纯洁正直的人,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李老师。(鼓掌)听了李老师的发言,我相信你们此时此刻对莲花的感情更深了。我有一个建议,现在,我们有请后面的老师一起来读这篇课文好吗?
……
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了解汉语言言简义丰的表达、遣词造句的考究、思想内容的深刻、论辩艺术的出色、结构的严谨等特点,从而热爱民族语言,学习并发展民族语言的表现力。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认识文言文,研究文言文,让它与学生息息相通,达到在祖国语言文字与丰富灿烂的文化的历史平台上去开创新的现代文明的目的。
见习编辑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