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与白的交织
2009-04-10施立卓
施立卓
白族扎染是一种特殊的纺织品。上世纪80年代,英国华裔作家韩素音来大理时说,古代在世界上只有中国和印度有扎染,而印度大陆和中国内地的扎染早已失传,周城白族扎染堪称扎染的“活化石”。
扎染古称绞缬,与我国古老民间工艺蜡染、夹染一起通称染缬,是现代印染艺术的鼻祖。据文献记载,染缬“秦汉间有,陈梁间贵贱通服之”。《诗经·小雅·采绿》一诗有句“终朝采蓝,不盈一(衣詹)”(“蓝草采了一早上,撩起衣襟兜不满”)的诗描写的就是妇女们采集植物染料蓝靛的情景。
在唐代,中原的绞缬最为盛行;以后,这种技术在白族聚居的大理流传了下来,并融入白族的审美特色,成为珍稀的民族民间艺术品。白族扎染一直采用纯棉土布和具有草药特征的蓝草作染料,其质地轻柔,透气性强,具有吸汗、消炎、护肤等保健功能,而且越洗越鲜艳、有白者更白蓝者更蓝的韵味深受顾客青睐。
白族染织业历来以大理喜洲一带最为兴旺,清康熙《大理府志》载:“今大理耕织成风,凡衣食饮食,率皆随其地之所自给。力田之余,负贩而出,则子妇勤织纺,贸布匹。”据统计,民国初期,人口不到一万的喜洲染布作坊就达30多个。每个作坊有染缸少则3个,多则9个,日染上千件。其中周城一村的扎染一直以自产土靛染制,成本低廉、做工精细,产品畅销各地。
白族扎染的工艺一直保持着古老的传统方法,即“其法先描花纹,以线缝之;俟后绉起,再以线缝,以此入染,则有线处不受色,呈现种种花纹”。详细地说,扎染的工艺过程分为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整检等多道工序。以周城村扎染工艺为例,先由擅长绘画艺术的技师在纯棉白布上用笔描绘出所需的图案,再由妇女在标记处一针一线精心缝扎起,线扎讲究松紧,松则染不出花纹,紧则空白多而纹变形。
扎好的布形成绉团,即可放入染缸内染制,一般染5~7道。先热染使布料充分入色,后冷染防干后脱色。染后拆去缝线,漂洗、晾干,经整检,即为成品。因缝扎时的松紧和图形所在里外不同,染后图案显现出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有层次感的自然晕纹,产生意想不到的美感,其艺术效果为机械生产所不能取代。
自产染料是周城扎染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低成本和高质量则是提高扎染技术至关重要的条件。周城种植扎染原料靛青的历史悠久,在没有塑料大棚以前,周城村的地里遍布木桩、竹竿和稻草扎成在里面种植靛青的棚子。据《大理县志稿》载:“《旧云南通志》:靛出太和(即今大理)。叶椭圆形,花淡红色而小,茎赤色有节。植之者刈去梢及根,种其茎数节即能发生。秋初,刈叶以水浸之。至蒸发时和以石灰搅之,注于缸底者即靛也。凡染青蓝色皆用之,获利甚大。今北乡周城等村产靛,甚夥。”
周城扎染的民族特色主要体现在染制过程和图案工艺两个方面。顾名思义,扎染就是在染色时将织物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即根据设计图案的效果,用线或绳子以各种方式绑扎布料或衣片,放入染液中,绑扎处因染料无法渗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图案的一种印花方法。因此,白族又称扎染为疙瘩花布、疙瘩花。过去,染布过程是先将靛、石灰、猪血等染料配好,在缸内发热,使温度适中,并把结扎好的白布置入染缸。天气热时染料易发酵,一天可染一道;天气寒时要二三天才能染一道,扎染布染的时间和道数要比纯蓝土布多一些。这样精细的工序,才能染出好布来。
扎染的图案均衡、对称,以点和线的方圆、疏密变化形成节奏韵律,朴实无华。外地扎染的图案一般多以圆点、简单几何图形组成;而周城白族扎染的构图严谨,布局丰满,以二方或四方连续纹样为普遍,大多取材于日常所见的动植物形象,如蝴蝶、蜜蜂、梅花、松、猫、鸟等,或传说中的龙、凤、鹤等,组合出“花好月圆”、“双喜临门”、“松鹤延年”、“龙凤呈祥”等等图案,很具传统风格。如果游客能在周城村附近著名的蝴蝶泉边买上一块有蝴蝶花纹的扎染壁挂,那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旅游纪念品。
白族有句谚语:“艳蓝领褂白衬衣,让人不得不喜爱。”说的就是白族妇女美丽的服饰,而那引人注目的艳蓝领褂就是用全蓝土布缝制而成的。尤其是那块包在头上或挂在胸前一尺见方的扎染花布使女子显得更加妩媚动人。
但在化纤布料还未进入大理以前,这种蓝底白花的扎染布,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够买到的。那时候,手工制作的扎染布产量不多,而爱打扮的白族女子又酷爱用这种布料装饰自己。
如今,洱海西岸喜洲镇的周城村已经发展成被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扎染之乡”,成为白族扎染布的重要产地。除了村里有集体的扎染布厂外,家家户户都成了扎花的小作坊。妇女们在家里,按铅笔画好的各种图案将一匹匹棉布用线扎成起绉的布团,然后交给扎染厂染色,成批地生产。
近年来,周城扎染的工艺在不失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革新,产量和质量都有长足进步。1984年,周城村兴建了扎染厂,带动了近5000名妇女参加扎花。目前,80%以上的白族扎染销往日、英、美、加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