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师范”品牌:高等师范院校发展的根本所在
2009-04-10孔祥利
孔祥利
【摘要】当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新形势下,综合性院校逐渐介入师资培养,与此同时,以培养培训师资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师范院校则面对来自内外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定位与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理论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高举“师范”旗帜,打造“师范”品牌,无疑是高等师范院校发展的明智选择,也是其发展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师范”品牌;高等师范院校;新模式
当前,在基础教育领域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已经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与此同时,综合性大学开始参与师资力量的培养,师资供给体制逐步走向多元化。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高等师范院校却在自身的发展中日益暴露出众多的问题和不足,如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师资水平长期缺氧;学生知识面窄,师范性差,不博也不专;培养师资的理念与质量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等等。面对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综合性院校参与师资培养的新挑战,高等师范院校应何去何从?笔者认为,高举“师范”旗帜,打造“师范”品牌是高等师范院校迎接挑战,促进其自身持续快速发展发展的明智选择。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品牌已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的发展与竞争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品牌竞争时代。品牌对高等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战略意义,树立学校品牌也是教育面向市场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教育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附加值,并形成品牌效益,通过打造品牌不断开拓市场,在获得教育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使学校的特色和水平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高等师范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就是“师范性”,与其他非师范类高校和综合性大学相比,高等师范院校长期从事师资培养培训的任务,无论是在师资培养的硬件设备上,还是在培养理念、经验、方式方法的软件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因此,只要高等师范院校能够把自己的优势打造成品牌,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占据主动,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打造“师范”品牌,需要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坚持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师范专业为宗旨,以教师专业化为方向,培养“能教会研”的多层次复合型的新型教师,使高等师范院校真正成为培养未来名师的基地和摇篮,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整合优化师资,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
目前的高等师范院校除了开设师范类专业以外,还开设了计算机、法学、生物技术等许多非师范类专业。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的教师,不得不从师范专业选调教师到非师范专业去授课。这种表面上平衡发展的战略实际上却削弱了师范专业的师资,使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优势日益丧失,这也造成高等师范院校优势专业不强,弱势专业更弱的恶性循环。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充分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有限性,决不能盲目开设新专业,对各类专业平均用力均衡发展,而是要立足本校师范专业的优势,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师范类专业上做文章,将师范专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做成品牌。
为此,一要淘汰那些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非师范类专业,将这部分专业的师资经过培训纳入到师范专业,将淘汰专业的教育教学设备用于师范类专业的教学和实验。二调整师资结构,重点培养中青年教师,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优秀教师到师范专业认教。名师出高徒,要想培养出德才兼备能教会研的优秀教师,就必须首先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识渊博、素质过硬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并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大培训力度。三将师范专业优化整合,重点设立六个学院。根据各专业的相关性,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基础设立文学院,以数理化专业为基础设立理学院,以外国语言专业为基础设立外语学院,以生物、地理专业为基础设立自然科学院,以政治、历史专业为基础设立政史学院,以音、体、美专业为基础设立文体学院。学校必须集中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发展这六大以师范专业为基础的学院,并根据各校特色和优势,以一个学院为龙头,同时带动其它五个学院的发展。
2.调整课程体系,提高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的比重
我们理想中的教师应当时既博学又专业,但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在师资培养上一直存在着“博”与“专”的矛盾。毫无疑问,解决“博”与“专”的矛盾,必须首先在课程体系上寻找突破口,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另一部分是教育基本理论和心理学课。这两部分课程以专业及专业基础课为主,但彼此间没有内在的衔接,很显然这样的课程体系安排与设置是难以实现“既博又专”这一目标的。因此必须改革调整课程体系。扩大专业基础课的范围,增加选修课,开设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边缘和交叉学科课程,以开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打破文理界限和条块分割。在文科生中开设数理方面的课程,以增强文科生的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在理科生中开设一些人文学科,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形象思维以及思辩能力。其次,提高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比重。我国师范教育中学科专业教育的比重一直以来明显高于国外师范教育,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课则低于其它国家师范教育(见下表)①
参照国际师资培养的课程,我们在师范教育方面的力量是薄弱的,这导致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差,师范性后天优势不优,因此必须提高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比重。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学与学科教育论,心理学与心理辅导,现代教育技术,德育课;教育实践包括教育见习课、实习课、教学基本功训练课。过去我们曾主观的认为教学基本功训练在中小学已经做得很好,然而事实却一再证明,广大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十分薄弱,难以胜任教师这一职位。教学基本功是开展教育教学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手段,没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就难以顺利开展教学。因此,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小事不小,必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加强训练,此外,还要克服教育实践课走过场,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见习和实习,保证见习和实习的效果,通过实习和见习来锻炼学生的教育教学技巧,惟其如此,方能保证师范生“既博又专”,适应基础教育对师资的新要求。
3.建立一种融“学术性”与“师范性”于一体的新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资培养一般为三段式混合模式:2+1.5+0.5,即前两年学习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育理论等),接下来的一年半主要学专门学科的知识,最后半年为教育实践期,这一个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在学科专业方面的发展,而且对教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作用也是有限的。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基础教育对高素质教师的要求,师范教师实际上是一种“双专业”教育,一方面学学科专业,另一方面学师范专业。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学术性”与“师范性”畸重畸轻的现象,而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都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未来的教师必须是既会教学又会研究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师资培养上必须探索一种融“学术性”和“师范性”于一体的新的培养模式。笔者认为,既然师范教育实际上是一种融“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双专业教育,那么传统的四年制本科教育显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首先应当延长教育年限,“1+2+2+1”模式既延长了教育年限,又将“学术性”与“师范性”融于一体,较传统的培养模式,其优点比较明显。该模式中的第一个“1”是学习综合课和公共基础课的时间,综合课包括跨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学科课程和选修课及文理渗透的课。两个“2”,前一个“2”是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的学习,后一个“2”是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基本功训练(三笔一话)。最后一个“1”是用于见习和实习的。这种模式既保证学生知识的复合性,兼顾了“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平衡,又锻炼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应当成为高等师范院校未来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
注释:
①辛涛,申继亮,林崇德.工人教师的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6).
参考文献
[1]刘尧.走向21世纪中国高师教育发展战略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7,(3).
[2]孙承毅,娄彦.教师专业化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应对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0,(2).
[3]李俊,周治华.制度创新高师教育与发展的现实选择[J].宁波大学学报,2003,(5).
[4]夏人青.发达国家师范教育与改革的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1984,(4).
[5]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杨律广.优化高师教育资源,强化师范教育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01,(7).
[7]林多贤.高师院校必须服务于基础教育——关于高师院校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4).
[8]袁强.教师教育类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的现实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