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德育——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必由之路
2009-04-10甄建光
【摘要】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心理和生理的突变时期。这个时期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既可预测又不可预测。只有我们实施全员德育: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对学生施以引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特征;全员德育
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到底应该如何开展?本人认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是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实施全员德育: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本文以我校的德育工作为例,来阐述上述观点,以期抛砖引玉。
1.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难度大的原因
中职学校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了解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难度大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地施教,方能卓有成效。要做到有针对性地施教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本人在探求中发现,中职学生至少有年龄、家庭、社会、学业成绩四个方面原因给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带来困难。
1.1 年龄原因
中职学生年龄大多在16岁左右,属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反抗时期。在很早以前,德国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就曾把青春期称之为“消极反抗期”。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这种反抗倾向,会引起少年对父母和学校以及社会生活产生的其他要求、对规范的行为产生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对社会的适应等问题。
1.2 家庭原因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父母正在激烈的社会竞争行列中打拼,无暇顾及小孩的教育,大多交给上一辈教管。隔代教育,宠爱多于教管,严重影响了小孩健全人格的形成,尤其是在小孩的第二性征发育和第三性征发育阶段,家庭教育更是完全空白。
1.3 社会原因
这里主要讲文化传播与互联网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文化传播者们按政府要求在真的“儿童不宜”的时候,挂起了“儿童不宜”或“十八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的招牌。谁知反而勾起他们的猎奇心理,使他们趋之若鹜。而唯利是图的文化传播者们并没不让儿童入内,让他们接受了“儿童不宜”的文化薰陶。互联网上儿童们将目光联系到了“儿童不宜”版上。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受文化媒体及社会因素影响较大。
1.4 成绩原因
中职学生大多学业成绩较差或严重偏科,高考把握不大的情况下才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这让他们多少带有一些失落感。
以上四个方面原因,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难度,我校从1999年开始从事全员德育工作研究和实践,真可谓“十年磨一剑”。现在已基本形成了本校的德育工作体系。
2.我校全员德育的十大做法
2.1 探求方法,认真研究
我校以“育人先育德,育德品为本”作为德育工作的思路,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校是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从2000年开始,我校就是国家级重点课题——“国家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学校。2005年10月,我校的《中职学校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被确定为惠州2005—2006年广东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一般课题。十年来,孜孜以求,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的指导下,我校实施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改革,突破了传统的德育课程内容、方式,使德育从课堂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获得了丰硕成果。2003年、2004年连续2年在全国德育工作年会中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
2.2 专题教育,形式多样
2007年,我校推出主题教育月活动,除春节和暑假外,全年各月均有一个主题活动,做到每月有主题,每周有项目,每天有活动,该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主题教育月活动的做法在惠州市教育数码网上推广。
2.3 全员育人,导师关顾
我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以“重德、启智、授技”为育人宗旨,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育人理念,以培养“合格+特长”现代职业技术人才为育人目标,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自控、学会发展”为育人要求,努力培养思想品德高尚、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专业特长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获得了好评。2008年下半年,我校重点推出了导师关顾计划(MCP)。将全校教职工安排到各班级担任导师,每个班分若干个导师关顾计划活动小组,确保有1名教职工担任导师。同时,从二年级中挑选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安排到各活动小组中担任朋辈导师,协助导师做好工作。活动开展后,取得了显著效果。各小组开展的主要活动有读一本好书、登山、体育、摄影、秋游、谈心、观赏世界名著影片、读书心得交流等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寓教于乐中使学生接受德育。
2.4 管培结合,学长引导
2007年下半年,我校推出了学长引导工程。从二年级各班级中选出优秀学生担任学长,协助一年级各班班主任加强管理,做好学生思想疏导工作,这样同时培养了高年级同学的管理水平。
2.5 假石他山,学生义工
2008年下半年,我校实施了“义工100”志愿服务工程。该项活动与青年志愿者活动一起开展,要求全校学生都做义工,在校2年要完成100小时的义工工作,记入义工服务手册,作为学生德育考核的重要依据。该工程借鉴了香港、台湾职业学校的做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举措。2008年,我校推出爱心行动,包括助残活动、志愿者活动、迎奥运活动、赈灾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德育。2008年,我校还推出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定为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6 收集信息,家校联手
我校开展经常性的家访活动,校长、老师轮番出动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思想动态,对确有困难的同学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该项受到惠州市教育局的高度肯定,并被授予“万师访万家”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我校于2008年下学期成立家长委员会,由不同地区的家长代表任委员,定期召开会议收集学生信息及他们对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7 以生为本,改进教学
2007年9月,我校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以生本教育改革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研究和实验”试点学校。2007年12月,我校将外语系定为试点系,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案。结合专业、学科特点,构建了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其中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构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教学模式,技能实操课构建了“模拟—创造—熟练—评价”的教学模式。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教为辅”的全新引导教学理念。
2.8 走进心灵,春风化雨
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上变化,许多“羞于启齿”的原因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思想压力,形成不必要的思想包袱,我校以“心理咨询”的形式开展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11月,我校被惠州市教育局评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2.9 特色文化,润物无声
一是注重引入优秀文化。我校十分重视优秀文化进校园工作,特别加强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工作。组织学生诵读《论语》、《孟子》、《增广贤文》等传统名著,编印了《优秀文化进校园读本》,制定了《惠州外贸学校学生道德礼仪规范(试行)》,在校内教学楼显眼位置悬挂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警句,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2008年下半年,我校实施了朝阳读书工程,组织编写了《优秀文化读本》,在学校的强力推动下,我校学生读书之风日盛。校园里、阅览室内、课室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学生读书的身影。学生在书海中畅游,汲取了有益营养,阅读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知识面得到了拓展。二是注重构建职业文化体系。我校大力构建职业文化体系,倡导“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大力宣传十大金牌技术工人先进事迹,编印《中职学生就业指南》和《成长指引》,帮助学生选择职业,确定岗位。三是注重构建校本特色文化。我校特别重视构建校本特色文化,弘扬“艰苦创业,执着工作”的校本精神,大力宣传“秀才坳”文化,以“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作为办学指导思想,以“正、严、专、活”作为校训,以《感恩的心》作为代校歌,精心培育校本特色文化。我校每年都组织开展文体、艺术和职业技能比赛,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四是注重构建礼仪文化。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礼仪教育,组建了学校礼仪队,定期举行礼仪讲座,开设礼仪选修课,学生礼仪素养不断提高,习礼仪、洁仪容、讲文明、美形象成为校园新风尚。五是注重构建体育文化。我校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实施了阳光体育工程,倡议全校师生每天运动一小时,要求全校师生每人至少选择一个体育运动项目,积极锻炼身体。“阳光体育”工程实施以来,全校师生体育锻炼意识大为增强,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老师们在运动中强健了体魄,同学们在运动中健康成长。该工程的实施大幅提高了师生的身体素质。
2.10 社团活动,丰富课余
自1999年起,我校先后创建了《凯风书画社》《芳洲文学社》等十三个社团组织,由有专门特长的老师任指导老师,定期开展活动,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又将德育活动有机地融入其中。
3.全员德育的深层思考
青春期是一个既可以预测又不可预测的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 但这一时期又是人生雏形的初塑期,坯子坏了再来重塑,或者等到“浪子回头”则为时已晚,且对他本人或者家庭或者社会已造成损失。“用典莫若疏导,疏导莫若引导”这是我校或者全体老师的感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引导与实践,虽然教师比较辛苦,但换来的是平安、和谐的校园氛围和学生们健康向上地成长,作为老师,没有什么比这种结果更让你满意的了。
参考文献
[1]周明星,董家彪.创新学生培养全书[M].北京九洲出版社,1997.7.
[2]郑斌,王定华.创新教育案例全书[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12.
作者简介:甄建光(1963-),男,湖南会同人,广东省惠州外贸学校德育部讲师,总务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