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高职生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
2009-04-10向福贞
【摘要】本文指出了高职生中存在的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问题,以及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和提高高职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20世纪30年代,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仙剑土路上散步。不论见到任何人,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
其中,有一个叫米勒的年轻人,起初反应冷漠。然而,这并未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晨,传教士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安。终于有一天,这个年轻人也还了一声“早安”。
好几年过去了,纳粹党上台执政。
这一天,传教士与许多人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集中营。一个手拿着指挥棒的指挥官挥动着棍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的是死路一条,被指向右边的则还有生还的机会。
传教士的名字被这位指挥官点到了,他浑身颤抖,走上去,无望地抬起头,眼睛和指挥官的眼睛相遇了。传教士习惯地脱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最后的结果是:传教士被指向了右边——意思是生还者。
故事结束了。惊出一身冷汗之余,我们不妨设想:如果他们根本不认识,或者这名传教士平时见了包括这个年轻人在内的村民不热情地,一如既往地打声招呼,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故事最后有一句评价:有时候,“人缘”的获得就是这样“廉价”而简单。不管作者怎样评价这件事,我认为:正是由于他——这名传教士的热情交往,从而为他赢得了生命,要知道,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的功能就越显重要,而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构建现代化教育模式时,必须重视对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
据美国卡耐基工业大学对1万人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5%的成功者是由于技术熟练,聪明和工作能力强;85%的成功者则主要是由于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
《大学生》杂志上有一篇文章:当你求职面试时,如果主考官问你这样一个问题:“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时,你要找一些富有团结合作精神的活动来回答。如踢足球等。可千万别答深海潜水一类的活动,因为这是一项单一活动。爱好单一活动,那他与大家共处的能力颇值得人怀疑。
善于与人交往,才能更好地与人合作。交际能力是重要的,而我们的学生做得怎么样呢?远远不够。请看一组数据:高校中,只有21%的学生能记得全部老师;18.4%的老师记得全部学生;53.5%的学生记得绝大部分老师;34%的老师记得大部分学生。学生跟老师接触不是一次两次的。可能是一个学期或更长时间,然而还有那么多师生互不认识,固然有老师的原因,但这里面是不是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呢?
再有一名高校的女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有气质,又勤奋又漂亮的女大学生。每一个学期成绩名列全班头两名。按说,成功之门应向她打开了。但在毕业时的关键时刻,成功却与她失之交臂了。原因是什么呢?她的一位同宿舍的人向她吐露了真言:你不爱与人交往,你给人的感觉是咄咄逼人,大家都不愿亲近你,如果你平时待人好一点,大家都会帮你的,系里也会帮你的。
总之,这一名女大学生交往能力差,“人缘”差,最终导致她万事俱备,只因缺少一枚铁钉,而失去了整个战争的胜利。我相信她以后会吸取教训的。
造成高校生、高职生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加强人际交往还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最重视的还是才华和勤奋。第二,传统思想的影响。从秦王朝修建长城,树起一道墙使之与外界隔绝,到清王朝闭关自守的政策,无不体现出中国封闭保守的特点。这样的思想习惯作怪,中国人哪能主动与人交往呢?第三,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缺少互相交流的对象和机会,也是现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差的一个原因。
这些因素是可以克服的。那加强人家交往一个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呢?开口去交往!我不惜以身说法,鼓励学生开口交往。我讲了我的切身体会:当我是一名学生时,见了老师很少打招呼,原因是我怕老师。但我的心里是非常尊敬老师的。可老师哪里能知道呢?见了老师的面连个招呼都不打,尊敬老师又表现在哪里呢?我当了老师后,我最喜欢学生见了我打招呼,最喜欢学生跟我聊天。因为,每当这个时候,作为老师的我,自信心立马上升了。自认为:嘿!我教过的学生,能主动跟我说话,说明对我有好感,进一步说明可能我教的课不错吧!为此得意好几天。从而我对这名学生加深了印象,有了好感。这以后,师生就熟识了,成了朋友。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交往吧!去开口吧!拥有勤奋和才华是光彩的,拥有人际交往能力同样也是光彩的。它的获得同样需要你付出毅力,汗水和头脑。
从秦王朝的长城里走出来,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里走出来,打开你的心扉,与人沟通,让别人了解自己,让自己了解别人,你才能如沐春风,左右逢源!
作者简介:向福贞(1970—),女,历史学硕士,聊城大学东昌学院英语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