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之“三惑”

2009-04-09王国伟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2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校长学校

王国伟

轻轻启动你的压力

站惯了讲台的人,除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各种检查”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选择?教育的神圣与崇高,把我们引向灵魂高地的同时,又捶击着一颗凡俗的心!当我们怀揣着一颗炙热的进取之心走上讲台的时候,我们发现,现实并不是理想中的王国,因此,我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地寻找快乐,寻找理想中的城堡。人生滋味,教育百味,压力无处不在。这期关于教师压力的话题,就让我们静静地听听教师自己淡淡的倾诉,我们相信总有某个细节,某句话,能够不经意同就撩动你心底某个角落的深深感慨。细细阅读,会给大家最真切的思考与最好的慰藉……

从教已经十几年了,在收获教书之快乐、育人之幸福的同时,对自己的生存空间与环境有了更多的困惑,虽然还不至于让自己陷于消极,但憋在心里总还是有些不爽,在这里“牢骚”几句,姑且算是一种“降压”的小办法吧。

工作之惑

现在学校的管理推出了许多新形式,比如签到坐班制、量化考核制、民主测评制等等,考核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严格。按理说,在这些新的管理形式下,老师的工作态度、积极性和实效应该越来越好,但我和绝大多数老师一样,感觉压力越来越大,心态越来越浮躁,甚至是抵触。初登讲台时,感觉学校很平静,很舒心,大家都在忙碌着自己的工作,虽然称不上呕心沥血,绝大多数老师也算得上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师生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显得轻松而和谐,虽然没有严格的考勤和考核制度的震慑,大家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工作热情很高,不少老师信奉教育就是个良心活的原则,愿意主动做好自己有时间有条件有能力做好的事情,不会随意推三阻四。校长也很尊重老师们的人格和劳动,不会动不动就拿校规校纪威吓老师,会主动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也关心老师的个人和家庭生活,常常嘘寒问暖。这一时期的校长及领导并没有现在校长所运筹的所谓先进管理理念和举措,但他们却懂得用最真切最朴实的情感渗透到管理之中,我不知道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

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被现在的校长所津津乐道奉为“圣经”的现代管理制度只不过是抄袭之作,照搬了流行于企业的管理制度。但是,校长应该知道教育不同于工业化生产,学校不同于企业,教学不是生产流水线,教师不是技术工人,完全抄袭企业的管理制度必定会造成学校管理水土不服。校长看到企业管理制度的严格和规范,却忽视了教育及学校管理更需要人文意识和情感关怀。我不否认目前学校管理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优势,但是,这种合理性和优势应该契合教育和学校的本质和特征,需要创造性地吸收和借鉴,我想,校长应该比我们更聪明更有能力做好这种整合工作,那为什么还要简单地照搬到校园呢?我不解其因,私下猜想可能是目前的管理制度见效快、力度大、易操作、不得罪人吧!

当下的学校管理制度确实有效,紧紧地管住了老师,老师们每日心有戚戚焉,生怕撞上红灯,徒增了心理压力。精神状态长期紧张。如此一来,工作的态度就不免懈怠,没办法集中精力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能敷衍则敷衍,能推脱就推脱,扯皮、踢球的现象更多了,工作效率不升反降。因为有了量化的规章制度,校长在实施校规校纪时更加铁面无私,情感的关怀越来越少,校长与老师之间工作的关系更加纯粹,平和的沟通与交流越发罕有。

成长之惑

教了近十几年的书,我一直在不断追求进步,希望自己能一直成长,与时俱进,永不落伍。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成长的压力和阻力似乎越来越大,每一次进步都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几近中年,个人的成长已经不受学校重视了,虽然也还是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但是,更多的仍然是不断的“吐”,在继续吃老本。学校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会给青年教师更多的学习、进修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而中年教师拥有了多年的教学经验,似乎不需要再去与青年人争“食”,应该把机会让给青年人。用一位校长的话说,“中年教师工作了这么多年还能教不了几个中学生,何必再进修学习。”这话听起来似乎也有道理,于是,中年教师还怎么好意思分青年教师的一杯羹呢?

然而,当今时代社会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频繁,中年教师掌握的知识很多都已经老化,甚至是被淘汰,如果不及时更新升级,根本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个人教学经验不契合时代需要,不纳入科学范畴,是没有新鲜的活力的。我就经常见到有一些中年教师虽然工作态度严谨,课堂教学卖劲,而并不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有一位政治老师,上课非常认真,虽然身体不好,仍然坚持工作,兢兢业业,老师和学生都很感动,但即便如此,在他的课堂上会有很多的学生睡大觉、看闲书。学生说,老师是个好老师,可是他讲的课实在是没意思。试想,如果让这位老师接受再教育后,他的课堂教学肯定会改观,学生肯定会喜欢。

我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初出茅庐时,仗着年轻,跟学生没代沟,很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自己喜欢跟学生在一起,学生也愿意亲近我,相互之间有无数的共同话题,面对面地交流所思所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作为老师的我显得越来越老成,越世故,往昔的质朴天性消磨殆尽。于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无形中竖起一道屏障,要想破除这道屏障,就需要我主动的改变,主动地更新,而这一切又需要学习、取经、吸纳,没有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自我更新的步伐将是沉重而缓慢的。我心不甘,而又常常无奈。

生活之惑

教师就要甘于清贫。这是某个校长经常教导老师的话。有这样认识的人不在少数,似乎当老师就应该是寒酸和贫穷的。确实,老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老师是不会成为百万富翁的,大多数老师也默认这样的认知,因此,桃李满天下成为老师所追求的最大幸福点,看到学生成才,心中自然涌起无尽的自豪感。

但是,现实是无情的,老师同样处于商业经济时代的浪潮之中,面对种种压力,种种诱惑,老师该如何应对,该怎样生活?经历了几次工资调整,教师的工资水平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纵向比较,平心而论,我们应该感到满足,横向比较,却有一丝的失落。看看工资本上的金额,赫然也是千位数,当经常被一些莫名其妙零打碎敲的“义务”所挤占时,我就要准备紧缩银根,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开支。老师的工资很脆弱,每次不期而遇的物价上涨,更让升涨滞后的工资面临巨大的威胁,不断提醒自己还是尽量少到饭馆里打牙祭。

我也不断思考,为什么社会要赋予老师以清贫的角色,清贫就该是老师的专利吗?在过去,清贫者即是君子,君子育人肯定不会把学生带坏,久而久之,大家就想当然地把老师和清贫栓在了一起。而现在,社会不断进步,如果继续把老师纳入清贫的行列显然不合时宜,就连国家都在积极努力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我不明白为什么还会有人要求老师坚守清贫,尤其是那些自己收入不菲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

经济是基础,有了稳定而充足的经济实力,老人安享晚年,孩子学业有保障,老师才会更专注于教育工作,这是人之常情。安居才能乐业,这同样适用于老师。经济条件宽裕,老师的心态就会更乐观,精神面貌就会更加积极向上,这对老师本人是好事,对于学生来说何尝不是好事呢?试想,连自己的家都无法照顾好的老师会有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吗?即便是可以维持正常的工作,学生会怎样看待“无能”的老师呢?学生在这样的老师培养下,会健康成才吗?我无意于一偏盖全,现实中反面的例子并不是没有。

说实话,我是一名平凡的老师,没有太多的能力挣到更多的钱贴补家用,所以,我深感经济窘迫带来的压力,以至于有时无法静下心来认真工作,虽然不是我所愿,但我还是经常自责,自责自己的懈怠,并不断地反思和提醒自己尽力做好工作,尽力弥补自己造成的缺憾,尽力培养好学生。人不可能无惑,贵在于惑中不迷失方向,不止步不前。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校长学校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学校推介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