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义涉农职业院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04-09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机遇存在问题

陈 凇

摘要 介绍了遵义涉农职业院校发展面临的机遇,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促进遵义地区涉农职业院校的发展。

关键词涉农职业院校;机遇;存在问题;发展对策;贵州遵义

中图分类号G648.2;S-4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284-02

近来,全国各地的中专学校纷纷合并或单独升格为职业院校,特别是由中等农业学校合并或单独升格成的职业院校,其涉农专业生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个别专业出现了几乎无法开办的情况。职业院校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表现出悲观情绪,更有甚者认为涉农专业教育没有再办下去的必要,不如把其投入全部转向非农专业。笔者认为,存在这种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前涉农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更应看到这种认识的不足和片面性,这与全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大力培养乡土人才资源开发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也与现实相矛盾。出现这样的问题,与人们的认知水平、市场导向、办学水平密切相关。如何在全国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今天,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是摆在遵义涉农职业院校面前的现实问题。农业职业院校必须寻找发展出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养林业生态、乡村旅游、能源建设、农业机械化等农村群众致富的先行者和带头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1面临的机遇

1.1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加快教育发展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的可靠保证,也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特别是农业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农业职业教育是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保证。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农业职业教育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农,人才强农之路。在两会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的变革和历史任务。”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安排200亿元用于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同时,遵义市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创新型城市,打造文化旅游强市的“三新一强”的发展思路。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涉农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1.2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

遵义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经济区位相对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组合态势良好。遵义市地处黔北,西部、北部分别同四川省、重庆市接壤,以黔渝铁路和210国道、贵遵高等级公路、遵崇高速公路为纽带,是贵州经济开发较早、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在省内、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1)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貌类型多样、山地垂直差异大,为多种经营、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2)土地资源丰富。遵义种植业用地80.94万公顷,宜林地115.83万公顷,宜牧地86.24万公顷,水域5.03万公顷,园地1.49万公顷,有利于五倍子、杜仲、天麻、生漆及其他名贵中药材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如有利于粮食、烤烟、油菜、茶叶等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3)经济技术基础良好。这为国民经济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4)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高中教育资源的不足给中职教育生源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同时也给涉农专业的生源带来了一定机遇。

2存在的问题

2.1生源不足,就业率低,招生工作不到位

高校和高中扩招使得涉农专业的生源急剧下滑。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使得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窄,就业率走低。招生点子不多、不新,流于形式,加之资金投入不够,人员投入不多,且仍存在坐在车里搞招生,沿着公路搞宣传,围着酒桌谈汇报,关起门来写规划的现象,这与当前形势的发展与面临的困难格格不入。

2.2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投入都仍显不足,加之本身的投入力度不大,造成其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手段不新、师资严重短缺的不和谐因素。

2.3办学思路定位不够准确

思路决定出路,昔日的办学思路和定位让办学者经历了一次次挫折和碰壁后,不得不重新审视农业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因此,当前的任务就是把农业职业教育带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正确轨道上来,真正实现平民化教育。

3发展对策

3.1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教学软硬件设施,明确培养目标

曾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职教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甚至许多正规职教学院经过3~5年培养出来的学生,还不如社会上各类专业经过3~5个月短训出来的学生适用。为此,职业院校应围绕如何办职教,如何办好涉农专业开展大讨论,使得涉农专业办学理念面向市场、面向就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

(1)加强校企结合,激发办学活力。面向市场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建立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为企业搭好厂房,吸引企业把生产线及他们的技术带进学校,形成“订单式”、“工学交替”、“教学经营一体化”等有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能“干”放在第一位,把“学与干”进行一个新形象的表述。目前是“先学后干”,下一步就是“边学边干”,最终是“边干边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是一个顶岗训练的过程。

(2)科学确定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的发展方向及专业定位。围绕“三农”及新农村建设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按“十一五”规划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及“四在农家”的美好蓝图,结合遵义大力培养乡土人才的政策导向,以园林规化、畜牧、茶叶栽培与加工、中药材等为内容的专业设置,做到专业设置始终与市场的需求动向相结合。

3.2加强招生宣传,拓宽招生渠道

生源是学校的生命线,而生源来源于学校的办学水平及宣传力度。加大招生宣传人才物的投入、管理是当前必须面临的问题。招生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其宣传面要广、渠道要宽。如:利用车身、广播、电视、报纸以及送科技下乡,深入到生源地、生源户进行面对面的宣传,使宣传深入人心;深入基层,与学生签定培养目标协议、就业协议,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学到东西,就业有保障,使其学习有的放矢。

3.3加强校府联合,加大乡土人才培训力度,注重产学结合,争取地方政府投入

目前,涉农职业院校专业生源下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认识原因,也有招生工作的自身原因。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一个纯农职业技术学院,其在校生人数达上万人,这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他们的教育定位、招生投入、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是分不开的。目前遵义职业院校虽然没有他们所拥有的强大的科技优势、资金投入,但也应有自身的办法。

(1)利用涉农专业学识渊博、技术硬的富余教师的技术优势,深入农村发展特色经济,与地方政府和农民签定帮扶合同,指导他们建立果蔬基地、中药材基地,发展畜、禽、鱼为主的养殖业,先让他们认识到农业知识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想学技术的热情,谋求长远利益。注重对农民群众的培养,既拓宽了职业院校的生源渠道,丰富了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又为遵义乡土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2)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如在有条件的地方打造村级特色、村级示范点,充分利用示范作用的传帮带宣传学院。

(3)在教育的学用转化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农村、服务企业为出发点,采用“三结合”强化学用转化力度,即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需求与教育相结合,使人才的服务效能充分显现出来,让政府看到希望,从而加大投入,打造职业院校农业品牌专业。

4结语

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的发展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从当前所处的环境来看,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涉农职业院校取长补短,结合自身实际以及遵义的发展定位,按照遵义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培养乡土人才现实需要,利用其专业优势、地理优势、环境优势、政策优势,就一定会走出困境。

5参考文献

[1] 闵建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内涵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17-20,24.

[2] 罗文英.遵义县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J].贵州教育,2003(5):15.

[3] 唐静,丁立群,鲁凤宇,等.农业高职创业教育的背景与现状分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37-39.

[4] 周庆芳.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6):102-103.

[5] 蔡桂荣.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2):165.

[6] 张玲,刘芹.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对策的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96-98.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机遇存在问题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机遇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