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软盘营养土抛秧栽培试验研究
2009-04-09王忠宏
王忠宏
摘要水稻软盘营养土抛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软盘营养土抛秧栽培表现秧苗素质较好,抗逆性强,单株分蘖较多,有效穗多,穗大粒多,成熟期提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水稻;软盘营养土抛秧;产量;效益;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185-01
当前,农民大规模进城务工,农村劳力极度缺少,有些地方甚至因此出现了抛荒现象。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缺少的问题,已是广大农业工作者的当务之急。通过试验,探索、验证了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在当前推广的省工省本增产增收的效果和原理,为促进其推广提供了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设在洋墩乡排石厂,田地土壤肥力中等,砂壤土,前作空闲。供试品种为汕优82。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软盘营养土抛栽(A)、旱育稀植(B)、常规湿润育秧栽培(CK),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m2,3次重复。考查秧苗素质、分蘖动态和考种测产等。
1.3田间管理
3月13日播种,4月12日移(抛)栽,秧田期按各处理的栽培技术要求播种管理。移栽时,处理A为抛栽600盘/hm2,处理B、CK种植规格为20cm×20cm。本田期栽培管理措施一致。施氮150kg/hm2,五氧化二磷75kg/hm2,氧化钾90kg/hm2,基肥、蘖肥、穗肥按3∶5∶2比例施肥,氮、磷、钾比例为1.0∶0.5∶0.6。
2结果与分析
2.1农艺性状
2.1.1秧苗素质。考查结果表明,秧龄30d的秧苗素质处理B比处理A好,处理A又比CK好。处理B秧苗壮,苗高、叶片数、叶宽、白根数、鲜苗重和成秧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CK,处理A因受秧盘孔穴限制,成秧率、分蘖率、基茎宽、叶片数、叶宽、白根数、鲜苗重低于处理B,但各项指标均优于CK。
2.1.2分蘖势和田间长势。处理A由于根条优势强,抛秧大田时带土、带肥加上浅插表现转青快、发棵早,插后5d进入分蘖始期,比处理B提早2d,比CK提早5d,有效分蘖期25~26d,比处理B提早2~3d,比CK提早5~6d。处理A分蘖势比处理B强,处理B又比CK强。处理A、处理B自5月7日后分蘖进度明显加块,且一直保持较强的分蘖势,最后处理A、处理B单株分蘖数平均10.11个,比CK单株数增加1.1个,增长12.3%,成熟根条活力强,转色好,这为攻好苗架,中期生长繁茂和后期丰产奠定了基础。
2.1.3穗粒结构。处理A由于分蘖节位低,有效穗多,且穗大粒多,结实率和千粒重均优于处理B、CK,有效穗分别比处理B、CK增长11.32%、18.52%。穗粒数、粒重均有所增加。
2.2产量表现
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处理A产量最高,为9 718.5kg/hm2,比处理B增978kg/hm2,增产11.2%,增产达极显著;比CK增2 211kg/hm2,增产29.5%,增产达极显著。
2.3经济效益
经计算处理A的成本分别比处理B、CK减少300.0元/hm2和1 027.5元/hm2,纯收入则分别比处理B、CK增加1 864.8元/hm2和4 565.1元/hm2。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软盘营养土抛秧栽培表现秧苗素质较好,抗逆性强,单株分蘖较多,抛栽后早生快发,分蘖节位低,苗数足,有效穗多,穗大粒多,高峰苗多,生育期变短,成熟期提早,且具有省工节本的特点,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推广应用意义重大。
4参考文献
[1] 胡东升,吴克乔.旱育无盘抛秧与常规水育秧栽培对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13):188,190.
[2] 全修冰,朱柳青,莫秀娇.水稻软盘抛秧栽培技术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7(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