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点滴习惯做起 树文明礼仪之风

2009-04-08于春凤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和谐校园习惯培养文明礼仪

于春凤

[摘要]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世界,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所以,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要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懂得建设文明校园,应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关键词]习惯培养 文明礼仪 和谐校园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世界,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在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可塑性强,辨别是非能力差,很容易受外界的不良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小、易模仿、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一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我校把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改革的切入点,以“习惯养成,学懂礼仪”为突破口,狠抓道德品质教育,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一、规范校园教育阵地

1.加大宣传力度

发挥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坚持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主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讲话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充实,达到师生共识。

2.营造文化校园环境,营造礼仪教育氛围

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思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习、生存、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性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二、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学礼,无以立。”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理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小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时过境迁,物换星移,礼仪规范也随着不断发生变化。归纳起来,无外乎有这样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相亲相爱、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要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如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礼仪,与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先说“请”;得到别人关心、帮助、支持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像自己道歉时应该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便于学生遵循。

此外,还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说声“对不起”也是最常用的礼仪用语之一,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使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松弛下来,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能让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

三、教师要率先垂范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陶行知先生一声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几”箴言,始终严于律己。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著名的教育家,无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树立起丰碑,成为“万世师表”。

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幼小的心灵,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得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应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他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

四、整合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1.家长和学校互动,形成合力

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切实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组织管理,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是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适时与文明安全单位、社区委员会联系,争取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挖掘校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开展敬老扶幼、绿色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还自己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五、用激励机制,巩固、深化礼仪教育

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尤其是对那些文明礼仪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不但要用爱心去帮助、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措施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有时,教师的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此,我校开展了“校园十佳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活动,经全校学生投票十位在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同学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队员作为“校园十佳文明礼仪之星”。并在宣传栏张贴他们的相片、事迹,使学生身边的榜样们“小”得可爱,“小”得实在。

教师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礼仪教育,使学生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并内化为自己发展的需要,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收到了显著效果,使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内外竞相绽放。

猜你喜欢

和谐校园习惯培养文明礼仪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