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
2009-04-08李秋石夏晓烨
李秋石 夏晓烨
选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活动的方向,并决定了预期活动的成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理论成果和现实实践,笔者主要从选题的原则、课题的来源和选题的策略三方面提供一些经验和方法。
一、 选题的原则
1.适应性与可行性
选题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1]。优先选择那些课程成本低、而且可能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选题时,要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困难,考虑有无解决的可能性,保证活动主题、内容均衡性。要做到可行,一要从主观条件出发,适合自身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理解程度。二要考虑客观条件,因地制宜。三要避免主题知识化倾向,体现当地特色。四要明确活动目标和活动方式,从具体内容出发选择活动方式。
2.趣味性与生活性
活动课题应具有新奇性和趣味性,这样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才会高。杜威认为,儿童有四类兴趣:第一类是“社交本能”(the social instinct),是指儿童在谈话、交际和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第二类是“建造本能”(the instinct of making),是指儿童在游戏、运动、制作材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第三类是“探究本能”(the instinct of investigation),是指儿童探究或发现事物的兴趣;第四类是“艺术本能”(the art instinct),是指儿童艺术表现性活动的兴趣。这四类兴趣是儿童的自然资源,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应建立在这四类兴趣及相应经验的基础之上。[2]另外,学生往往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提出活动课题,同样,教师提出主题,也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选题源于学生生活,指的是学生经历过的、感兴趣的生活,不同于学生不易感知的成人的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学生就有事可做,有感可发,有话可说,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就高。”[3]
3.科学性与创造性
科学性是选题的基本原则,课题要以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根据。重视提高活动的科技含量,能够有效地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
创造性是课题的本质。课题要体现研究者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要熟悉别人在这方面已经进行的研究,避免作重复的工作。
4.增益性与广泛性
活动课题应具有一定的内涵,不能过于简单,缺乏探究的深度。增益性综合实践活动应使学生有所收益,课题或具有实用性,或富有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于科技,来于社会发展的种种信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主题广泛的来源,决定了选题的广泛性,因此,选题不能拘泥于一点、一线或一个方向。
5.特色性与整合性[3]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实施的一门必修课程。每个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城市和农村不一样,大城市和小城市不一样,山区和平原不一样,沿海和内陆不一样。因此,选题要依据本地生产生活实际,突出地方特色。
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整合,学科教学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知识基础,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科教学挖掘了生活的源泉。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学科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也影响着学科教学向生活化、活动化方向发展。
二、 课题的来源
1.从学生的生活中生发
学生的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种生活、各种环境又可包含很丰富的内容。只要关心社会,深入调查研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周围的实际生活中充满着大量可提供选择的探究性课题。在选题时教师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小题大做,从实际生活中获得适合学生自己特点、能力的探究题目。[5]
2.从文本的学习中生成
文本永远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文本所带来的信息给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户,文本中有许多学生愿意认识、急于了解、乐于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拓展,是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主要来源。
3.从独特的社区资源中获得
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地域——社区中,每一个社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历史变迁等,这些资源由于和学生时刻相伴,且具有地域的排他性,因此,对学生有极大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能够引发生成出许多活动主题。
4.围绕社会人文视角选择
围绕人类的基本活动或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围绕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围绕社区群众共同关心的话题,围绕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等都可以选择活动主题。
三、 选题的策略
1.在情境中确立课题
第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选题。教师从问题入手,提供相关信息,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惊奇、疑惑、好奇、震动,从而促使他们深入思考,提炼出活动课题。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科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促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
第二,学生经历真实情境,自主选择课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从中发现并确立较好的课题。另外,还可以开展调查活动,在实践的情境中选择主题。[6]
2.通过思维训练确立课题[4]
选题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首先要训练学生动脑的能力、发散思维功能。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它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技巧较好地进行学习的迁移、应用,突破传统思想和方法的束缚,并在情况变化时,迅速放弃旧的想法和设计分析出新的方法,并能对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智力激励法
智力激励法是美国的奥斯本首先提出的。运用智力激励法可以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课堂上,选出一名主持人,提出问题,同学们积极参与,相互启发,填补知识空隙,综合集体的创造力,提出不同的设想,通过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设想。
头脑风暴法
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提出任何与该问题有关的想法并记录下来。接下来可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鲜活的活动主题。
联想法
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从一种现象想到另一种现象,从一个概念想到另一个概念,从一种方法想到另一种方法的思维方法,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
3.通过现行文本确立课题
教师可以利用现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文本”中的典型案例、活动资源以及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获得启发,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并发现事物的关联。
4.通过表达交流确立课题
学生选题初期,教师引入话题,让学生围绕着背景资料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班级发言等形式,让学生相互启发,引起联想,以便全体学生从各自的独特发现中获益。
在学生选题后,组织学生将各自的课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取长补短,发掘有价值的课题。
最后,应注意的是主题的确定要有层次性,并不能一蹴而就。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分层次的,确定了大主题后,还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将范围缩小,逐步确定具体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周可桢.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38-39.
[2] 文可义.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主要因素[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10-13.
[3] 张忠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题原则[J].教学与管理,2006(8):34-36.
[4] 游建波.“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指导方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4):17-19.
[5] 洪发林.刍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3):4-6.
[6] 姜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6-62.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