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文本意义之宝钗论
2009-04-08李健
李 健
《红楼梦》作为一部世界名著,至今仍是世界红学会热衷探索研究的引人至胜的谜。用结构主义语言学创始人索绪尔的观点来说,一个字一部作品就是一个符号,它用声音和形象发出指示,指向某个事物,这两者的关系只有放在该种文字或文化的系统中才能解释,他用历时态纵向研究诸语言因素在历史中的演变;同时又在同一时期内横向研究诸语言因素的相互关系又称作同时态研究。在德里达看来, 文学就是一符号文本对另一符号文本的模仿。模仿与模仿对象之间既相同又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相互的替补和撒播中不断地延异,文本的终极意义无法恒定,这就是文本或者说是文本意义的“撒播”, 它带来了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文本意义不是以一个静态的实体存在于文本之中,而是通过译者翻译与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动态生成于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进程中。
一部《红楼梦》,其文本意义鲁迅阐述得非常经典:“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此处,《易》是五经之一,周易之易经;“排满”是指排斥满族人之排满思想。)读者是带着自己的知识、修养、价值观去解构语言文本意义的。
一、结构与解构分析之宝钗
曹雪芹这位世界文学巨匠,正是运用了一种超现实主义活动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世界历史名著。他用结构主义“内省”的方式通过对太虚幻境的下意识描写重建了一个个“客体”,使我们后人使用结构主义时就可以把这些客体中真实的东西取来,予以分解,然后重新予以组合。这是一种再创作,一个个不同的客体或两种时态之间产生了一些新东西,而这种新东西是有人类学上的研究价值的。文本意义的“撒播”带来了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
幼时看红楼梦觉得作品是以宝黛爱情为主线贯穿整个故事的,薛宝钗似乎被众人认定是个虚伪世故冷酷的第三者。但现在我认为曹公笔下的薛宝钗应是通过分割和明确表达的博学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各地风土、处世之道万般皆通之人,但同时又是“薄命司”里“有命无运的人”。她的才,她的貌,是有目共睹的。作品通过分割原客体,她懂得用冷香丸常服解自己体内热毒和对黛玉病根的一番见解足见她颇通医药之理;再如她的艺术造诣也很深,比如惜春要画大观园她能把染料技巧构思都想好;她诗才敏捷,常常独占鳌头,足可与黛玉相媲美。这些细微的不同在同时态的横向人物刻画中会引起整体的变化,这些分割的动作产生出模拟物的最初的分散状态,但构成结构的各部分是被赋予了意义的。至于她那“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的容貌神韵也常令宝玉羡慕得发呆。宝钗姓薛,同雪音,“金簪雪里埋”(二十八回,宝玉看宝钗是“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的确,通过一系列的聚合,呈现在我们眼里的薛宝钗不仅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而且还是优秀的管理者,在结构主义的横向同时态对比分析中,宝钗比凤姐和探春更有亲和力,更镇定自若,不管她自己处在什么情势下,始终波澜不惊,从容淡定;比黛玉更多一份婀娜与宽容。
如果说林黛玉体现了曹雪芹精神上的理想追求,薛宝钗便是他世俗理想的具体化。宝玉爱黛玉而娶宝钗是必然的。钗黛两人性格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一种彷徨。一方面,他反叛自己出身的阶级,以及这个阶级所代表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他对这个阶级并非没有一点留恋。这就不得不要让我们谈到当时的纵向的封建制度和文化背景“历时态”的分析。
老太太与王夫人作为封建制度权势的象征者喜欢宝钗,当然是因为她八面玲珑,善察上意。而同时又能博得丫环下人的拥戴,掌握这之间的平衡艺术的,红楼中仅有宝钗一人。她纵有资财千万,但她居然每日陪母亲做针线到深夜,如此一个贤淑的富家女子,实在世间少有!难怪有人说薛宝钗是曹公笔下最推崇的贤妻型奇女子。在当时的封建制度下调教出来的高修养的宝钗也有真正冷酷的一面,即金钏投井自尽后,王夫人也不免有些不安,而一向跟丫环关系很好的宝钗却表现得非常平静。不仅自己平静,而且还用自己的一套大道理让王夫人消除了些许的心理不安。这种平静不同于凤姐式的心狠手辣,而是源于所谓的礼和理。如果说黛玉是道家仙子的超现实主义化身,那么宝钗的行为则是儒理的体现。
二、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赋予作品无限的生命力
根据阐释学理论,原文文本意义并非是十分确定和清晰地存在于理解之前的,每个译者也不是带着一片空白的头脑进入原文文本,因此翻译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文本意义,文本意义的翻译是处于不同译者同文本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中的。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指出:“一部文学作品问世之初,其意义绝不是完整的。”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正是作品无限生命力之所在,它引导着读者进入文学作品的广阔外延,激发他们体验丰富的审美价值和心灵驰骋,让读者用各自的美学修养去完善和填补作品中的这些“不确定”,并体味其中的韵味与意境,从而获得文学艺术的审美享受,使文学作品的文本意义得到真正意义的“撒播”。
翻译活动是作者—译者—读者之间的交际活动。用哲学解释学观点来描述翻译活动,就是译者与原文文本进行对话,译文读者与译文进行对话。译者在与原文对话的基础上,必须完成解码、编码和再现原文的任务。翻译的过程也就是译者直接接受语言文本意义解码后再编码,创造性解读地用译入语将这一反应表现出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始终是主体,他在整个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译者的思维活动是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它对翻译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译者与原文好像是两个在跳交谊舞的舞伴,译者的再创作受到原文的限制,然而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就好像是舞伴中的领舞者,译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人修养始终在影响着他的再创作,译文随之流露于笔端。因此会导致同一本《红楼梦》文本,会有霍克思、杨宪益等各种不同时期版本不同的译本,无论是从结构主义理论研究的共时的译本还是历时的译本,这是由于不同的译者因为自身修养的不同对原作的理解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而不同的译者之所以对同一个文本有不同的理解,是因为他们的认知语境不同,必然导致认知效果有差异,就会导致不同的文本意义的翻译。
读者因素为导致文本意义翻译不确定性的另一因素,译文读者与译文之间的对话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互异,因而对译文所产生的反应各不相同。奈达认为,同一文本可以存在不同的译文以适应不同层次的读者的需要,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由此可见,《红楼梦》中宝钗角色文本意义定义的不确定性研究探讨已成为一种趋势。
作家创作的成果只是完成了作品的一半,另一半要由读者的介入甚至以写作者的身份参与文本意义的创造性解读才能完成。曹雪芹是世界文学家眼中的莎士比亚,红学研究也许永远也谈不出真相,但每过一段历史时间便总有艺术大家们要重写或重拍这部旷世巨作并且乐此不疲,这就是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赋予作品无限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一部作品如果没有读者和观众的积极解读、联想和诠释,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而正是读者和观众的介入导致了对文学理解的差异性。文本对读者和观众的依赖性已日趋见强,读者的个人人生、自身文化修养、传统思想等都可以影响到对文本的解读。这样,文学文本的意义,并不在文本里面,而在读者的阐释里。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同一部《红楼梦》宝钗的角色也会形成痴男怨女恨缠绵、禅家悟空、易家研太虚命判的魅力,同一艺术形象就出现了不同的审美结果,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三、结语
文学作品的意义一直是翻译学家们手中的多米诺骨牌。文学作品一经问世,只是一种半成品,如果没有不同译者与读者的参与,作品的美学价值就无法实现。因此,最好的翻译作品就是能为读者提供最广泛的联想空间,要能激发读者想象。翻译的不确定性促使读者的阅读变成一种创造性的参与,这种参与使作品潜藏的意义得以实现。
越是伟大的作品就越能“激发”译者对文本意义的流变与创造,就越能“召唤”译者与读者进行再创造,译者与读者的创造性解读赋予作品更多的意义和诠释,使作品穿越时空不断地焕发新的风采而不朽,为文学名著的创造性多样解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Derrida,Jacques.1985 Difference and Translation [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Hawkes, David. 1978. The Story of the Stone [M]. In Cao Xueqin. London: Penguin Books: Preface
[3] 曹雪芹,高鹗. 1999 红楼梦 [M].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4] 索绪尔费尔迪南. 1982 普通语言学教程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5] 杨宪益,戴乃迭. 1995.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作者系江西财大外国语学院英语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