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诗词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2009-04-08吕嘉兴
吕嘉兴
一、问题的提出
母语是民族的元素,是文化的符号。在全球化背景下,母语教育联结着文化认同,联结着文化的本土化。有学者提出,加强母语教育的实质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可以说,我国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精华有很大部分是凝结在古诗词中的,强化古诗认同感对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地引导学生寻幽探胜,让学生徜徉在诗意的境界中,获得审美愉悦,提高鉴赏水平,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二、有效教学的理论支持:教学过程最优化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思想,为解决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教学论思想的核心。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做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
巴班斯基的教学论研究的独到之处在于,它试图打破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的那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另辟新径,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把现代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引进教学论的研究,对教学理论进行综合性探索。他采用辩证的系统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即从系统观点出发,从系统的整体和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视角来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目的。它强调综合,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它的思维方式是“综合——分析——综合”,这与传统的研究方法是有区别的,传统的研究方法以分析为主,其思维方式是“分析——综合”。巴班斯基构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思维方式对增强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三、优化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
1、一字立骨:凸显经典文本的核心价值
有效的教学,始于科学的教学设计。在系统论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思维方式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强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强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即强调在设计教学时需要考虑到文本、教师、学生以及周围环境。对于未能开发出一套知识点具体、逻辑关系明晰的学科教学内容序列的语文学科来说,要使知识点与相对独立的课堂教学的时空一一吻合是有很大难度的。这也就需要一线教师对文本进行二次加工,对文本最有价值的内容教学设计。但现在很多教师将精力放在了课堂教学的导语与结语上,放在课堂结构的“摇曳多姿”上,放在追求教学过程的热闹非凡上,放在教学课件的精彩纷呈上,而对文本的研究是浅尝辄止、蜻蜒点水甚至断章取义,忽视了对文本内涵的探寻、挖掘。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就极容易出现表面繁华、内在空洞、走马观花等现象,也就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的同时,还要凸显经典文本的核心价值。
那么,如何凸显诗词的核心价值呢?可以说每一首诗词其实都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灵魂世界,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缩影。正如作家张承志说的“也许一篇小说应该是这样的:句子和段落构成了多层多角的空间,在支架上和空白间潜伏着作者的感受和认识、勇气和回避、呐喊和难言,旗帜般的象征,心血斑斑的披沥。它精致、宏大、精警的安排和失控的倾诉堆于一纸,在深刻和真情的支柱下跳动着一个活的灵魂。”诗词也不例外。好的古诗词往往是一字立骨或一语传神,而这一“字”、一“语”正是它的诗脉,它的核心价值。我们的教学设计就需要围绕这一“字”、一“语”来设计。例如,《武陵春》的立骨之字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中的“愁”字,那教学设计就可围绕这“愁”宇来设计:诗人为何而愁?诗人如何表现自己的愁?《醉花阴》的传神之语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所以教学时就可围绕这句话展开教学。再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立骨之字是“壮”字,那教学设计就可设计为品读辛弃疾的“壮”境,理解这“壮”是“雄壮”抑或是“悲壮”?这样一来,诗词的核心价值也就毫无疑问地被凸显出来了。
2、阅读期待: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姚斯在其《论接受美学》一书中提出:“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这种心理图式习称“阅读期待”,它是指“阅读主体的认知结构(即读者阅读之先所具有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等)及由此产生的阅读需求(即读者阅读时的动机、目标等)和阅读期待(即读者希望通过阅读获取愉悦、有价值的信息等)”。任何读者都是带着自己的认知图式去阅读的,这种“阅读期待”成为阅读的心理动力,支配着阅读活动的全过程。可见,学生在诗词阅读时能否形成阅读期待是诗词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为使学生形成阅读期待,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在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学生提供诗词学习的背景,设计具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的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感受、体验、理解诗词的独特魅力。比如在教学《过故人庄》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获得与本诗相关的经验和预备知识,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如将这些材料组织成问题线索,创设“用与诗人相遇”,“和诗人同行”,“对诗人说话”的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方设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帮助学生搭建理解《过故人庄》一诗的“脚手架”,使学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3、曲径通幽:设计一个颇具张力的问题
南开大学徐江教授在《改造解读思维:从无效到有效》一文中曾说:“中学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无效或者说‘低效甚至是‘负效现象,第一个原因就是语文老师解读思维活动层次低到文本解读水准线以下。第二个原因就是语文老师的解读思维活动与学生同在一个层次。”虽然徐江教授的说法有些偏激,但是却也道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现象。由于每位学生的阅读期待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文本的解读和体验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思维,将“阅读期待”带进文本阅读中,这样才能使诗词阅读教学真正发挥作用。
要想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思维,就需要教师设计~些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颇具张力的问题。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既激起学生无限的兴趣和思考的潜力,又能使问题立于经典的文本之上,使学生系统地把握文本。以《醉花阴》为例来说,我们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有张力的问题:“赵明诚苦思冥想三昼夜写出来的50多首诗词为何不敌易安的三句?”心高气傲、才气逼人的赵明诚为何会输给妻子李清照?这是一个既有趣味性而有耐人寻味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挖掘作品,能由词到人、知人论世。另外,还可以让学生领会到作品的题材领域、表现技巧等只是显性的、浅层方面,而作家的生活体验、创作心理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同样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有张力的问题:“词人笔下的‘大江、‘千古风流人物、‘周公谨和‘我有怎么样的关系?”通过这一个问题,就可以帮助学生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提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进而体会诗人创作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思。
责任编辑:杨雪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