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特的挽联

2009-04-08陈大超

文学自由谈 2009年2期
关键词:活人头衔主席

陈大超

这真是一副奇特的挽联。这副挽联,居然是写给活人的。当然,是一个活人,求着写挽联的人给自己写的。

且说前不久,湖北的一位名叫岳恒寿的作家去世了。作家赵金禾,见朋友刘富道为岳恒寿写的一副挽联堪称绝对,居然心生羡慕之情,不禁要求刘富道说:“趁我活着的时候,你也给我写一副吧,等我死了,哪怕你写得再好,我也是欣赏不到的。”这话可是说得刘富道一惊,心想:我都活了六十多岁了,还是第一次遇到活人求人给自己写挽联的事呢!他自然要佩服赵金禾是如此看得透生死,他活着的心态,是如此之好。

刘富道也就真的写了。我也就在他的博客上,看到了他为赵金禾写的挽联。挽联的前面,有一段这样的文字:“赵金禾,作家也,曾以中篇小说《学习》风靡文坛,又有中篇小说集《宣传》。金禾看过我为岳恒寿先生所作的挽联,十分羡慕老岳,于是求我在他健在时写一联。”挽联呢,他是这样写的:“前年宣传去年宣传哪知道在这里宣传又宣传早知道哪个敢来,今日学习来日学习谁晓得到那边学习不学习要晓得谁人想去。”

此事,很快在湖北的作家中传为美谈。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的,我的想法却是:尽管赵金禾当过安陆市的作协主席、文联主席,也当过孝感市的武汉市的一些协会的这主席那理事,但真到了刘富道要给他写挽联的时候,这一切都不值一谈了。在刘富道看来,赵金禾这一生最值得一说的,就是他的作品,除此,都可忽略。

我想,这既是刘富道看待作家的眼光,也是广大读者看待作家的眼光——作家的人生价值,就在他的作品上。其实,这应该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问题是,无数的作家,都在这个浅显的道理上犯了糊涂。据我所知,该有多少作家,稍稍写出了一点点小影响,就要处心积虑地钻墙打洞地弄个头衔在头上戴着,一旦弄到手就赶快把它印在名片广为散发以此为荣。该有多少作家,包括县级作家市级作家省级作家国家级作家,都是一朝把衔子弄到手,就成了乐于到处抛头露面的社会活动家了,而不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作品的创作上了。

哦,刘富道也是一个作家,也是当过这主席那理事的人。从他的一篇文章里得知,他是极不情愿让自己的头上戴上那种衔子的。戴上了也是一再递交辞职报告。他是一直都把作品看得比头衔重要的。他也因此才能给好友赵金禾写出这样的挽联。他实际上也是要告诉作家们:作家的人生追求、人生价值,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

作家,应该是让别人活得更明白的人。作家,首先应该让自己活得更明白。

猜你喜欢

活人头衔主席
破除教师头衔功利化倾向需“名”“利”分开
河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会委员名单
闲聊“头衔”
大变活人等
画像背后藏着活人
人物通讯要以情“活人”
我的团长我的团
恼人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