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人员和岗位的匹配造就成功的领导人

2009-04-07Hay集团

销售与管理 2009年3期
关键词:领导岗位主管领导者

Hay(合益)集团

许多岗位其实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不能有效应对这些差异,即便是最出色的经理也会栽跟头。

经常会出现这样令人迷惑的现象:一位有才干且成功的高级主管经过仔细的能力测评之后被提拔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人们就发现情况不对:这位高级主管苦苦支撑;团队灰心丧气;绩效步步下滑。此时,你可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公司花费巨资进行人才评估、人才管理、继任计划和领导力开发之后,却还是有那么多优秀的高级主管纷纷落马?

大概两年前,Hay(合益)集团负责高管测评和发展、人才管理以及岗位评估的专家们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他们从岗位和能力两个方面仔细研究了全球最成功的企业(如IBM、百事公司、联合利华等)的600名高绩效的高级主管。下面列举的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无论对领导岗位还是对领导个人而言不仅提出了崭新的观点,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常见的错误观念。

当前的领导岗位:范围和形状的差异

对于过去10年来熟悉组织大规模变化的人来说,领导岗位的角色变化早已司空见惯。然而,许多公司在什么样的领导才是高绩效的领导这一问题上仍然坚持自己已经过时的看法。还有很多人坚信公司的高层岗位所需的技能和行为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当然,具体的岗位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比如:财务总监应该精通公司财务;人力资源总监应该精通员工政策和相关问题。撇开诸如此类的专业知识不讲,许多公司想当然地认为所有高级领导岗位的通用素质是相同的,因此把一个有才干、高绩效的主管从一个岗位调动到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岗位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然而我们的研究人员发现,除了有些岗位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外,许多岗位其实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不能有效应对这些差异的话,即便是最出色的经理也会栽跟头。研究人员发现:根据岗位对经营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及对人和资源的控制程度,领导岗位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类别:

运营类岗位。谈到领导,大部分人会想到此类较传统的、直线型的和总经理的岗位。这种类型的领导通过控制大量资源而对经营结果直接负责。

咨询类岗位。咨询类岗位经常被看作是专业的职能岗位,可以就某一特定领域提供建议、指导和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咨询类领导者和经营业绩不直接挂钩,但是他们在智力方面的挑战常常是巨大的,因为他们负责的是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发展组织能力,制定组织政策。

协作类岗位。协作类岗位是处于运营类岗位和咨询类岗位之间的第三类职位,你可以认为它是后两者最好的结合,也可以认为它是后两者最差的结合。协作类领导是伴随着公司管理层扁平化和矩阵化发展的大趋势而出现的,他们对公司主要业务负有责任,但是不享有直接的运营控制权限。

协作型领导要想取得经营业绩必须与他人进行合作,但通常是在后台运作的。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们必须学会如何沟通、如何创造并平衡各种关系、如何影响他人。他们实现这一切,并不是倚仗着控制权,而这通常是高效主管的“权力魔杖”。

工作复杂性:又一个关键变量

如果上述差异仍然不能说明问题,不要紧,因为我们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另外一个领导变量:工作复杂性。具体来讲,是从工作重心(战略层面还是战术层面)和工作深度(需要考虑长期还是短期目标)两个方面考虑,判断一项工作复杂性达到何种程度。

处于低层级的领导是以日常运作为工作重心,负责实施高层管理者制订的战略。这种类型的领导必须对短期的工作重心了如指掌,比如下个季度或明年该如何开展工作。

处于高层级的领导应该以战略部署为工作重心,负责从战略层面上定位业务或职能,或者制订新的更广层面上的公司战略。他们的眼光要长远,一般应为2-5年。处于更高层级的领导是凤毛麟角的,他们关注的是涵盖不同业务实体、不同的行业和不同市场的跨国性业务。

每种角色类型的领导力随工作层级方面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负责某一特定部门(如:某一事业部的人力资源经理)的咨询类领导者通常发挥战术和运营层面上的职能,而类似岗位如果是在公司层级上(如:某一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经理),则要发挥战略层面上的职能,强调思想与理论上的领导作用,并负责制定与整合关键的公司政策和流程。

一句话:不同的能力满足不同的岗位

在区分清楚领导岗位间显而易见的差异之后,Hay(合益)集团研究人员又开始求证上述三种类型的领导要取得实效,在素质方面是否存在相关的差异性。这里说的素质是指同高效率或出类拔萃的绩效相关联的特征,既包括认知技能也包括行为。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的高级领导岗位都有一套基本的素质要求,这并不值得惊讶,在所有被研究的非常成功的领导者中,有超过75%的人都体现出很高的自信心、很强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和不断提升绩效的动力。他们同样洞悉所在企业的文化,并把所掌握的知识付诸实践。有50%到70%的领导者还具备其他的核心素质:他们责任心强;做事果敢;他们是高效的团队领导人;他们与别人共享信息,灵活应变并正直诚信。

就像一位企业领导者所说的那样,上述能力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是迈入企业领导层的“门票”。除了这些常见的通用特征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同领导岗位在技能和行为方面还存在许多重要差异。

运营类领导:拿出经营业绩来

对传统的运营类领导来说,目标非常明确:拿出经营业绩来。无论是负责某一特定产品的经理还是国际业务部的总经理都是如此。他们关注业务结果,掌握必要资源以实现预期目标,并直接对结果负责。一位跨国技术类公司负责新产品线的高级副总裁说到:“我对成本和收入负全责。就像白手起家一样,所有事务都要向我汇报,有营销方面的,有销售方面的,也有业务发展方面的。”

不出所料,研究人员发现,成功的运营类领导都高度关注经营业绩。他们不断推进并提升既定的目标,他们建立挑战性的目标,通过周全的成本效益分析,勇于承担经过计算的风险。为了取得成功,运营类领导必须对所在的公司和市场情况了如指掌。他们从来不去靠运气,对大局始终处于掌控之中;他们对各种挑战、风险和机遇具有很强的判断能力;他们总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公司明确前进的方向和实现既定目标的途径。在确定公司发展方向后,他们总能自信、热情而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

同其他类型的相同层级的领导相比,他们更为自信,做事更为灵活。原因可能是这类领导必须不断地平衡各种情形。就像上面那位跨国技术类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所说的那样,“我办事灵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会妥协,置公司业务于危险而不顾。”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研究成果不能应用于CEO级别的领导者,虽然他们中有的职位同其他运营类职位有些类似。但从初步的研究来看,CEO们不仅需要像其他高层主管那样掌握同公司运营密切相关的各种能

猜你喜欢

领导岗位主管领导者
强化管理保障 激励“老将”立新功
浅谈交际过程中的语言沟通艺术
我是白骨精
梦想
我是白骨精
四川宜宾出台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办法
闭目塞听,才是领导者的第一大忌
真诚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
主管的话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视角下的领导岗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