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支书的大山情结

2009-04-06刘维新

农民科技培训 2009年6期
关键词:徐海沟村大石头

余 力 刘维新

沿着202国道由辽宁省抚顺东行将近2个小时,到了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境内,再从镇子中间下国道辗转南行15里柏油路,就到了大山深处的大石头沟村。

大石头沟村地处辽宁东部长白山余脉龙岗山下,这里山峦叠嶂,沟谷纵横,森林茂盛,空气清新,是辽宁省重点水源涵养地。一路走来,满目青山绿水,处处呈现着一派郁郁葱葱的北国农业大县、生态大县的喜人景象,令人心旷神怡。因开发英额河小流域而闻名遐迩的辽宁省“残疾人自强模范”徐海宽,就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在这大山深处崛起的创业人。

徐海宽是大山的儿子,大山养育了他,也赋予了他大山一样坚强的性格。三岁时,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致一条腿残疾。但厄运并没有将小海宽击倒,坚强的他没有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他拖着一条残腿,春天蹦蹦跳跳地去和小伙伴上山挖野菜,夏天扑腾扑腾地到大河和水泡子里捉鱼,秋天前呼后应地采蘑菇打野果,冬天三五成群地上山砍柴。他与大山为伍,与大山为伴,大山给予了他幸福快乐的童年。

初中毕业后,通过亲戚帮忙,徐海宽来到了英额门镇拖拉机站当学徒。几年光景,他在工作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不仅学会了拖拉机的驾驶和修理技术,而且开阔了眼界,增强了独立思考和办事能力,成了远近闻名的“小能人”。1973年,村里改选,请他回村担任生产小队长,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对大山的眷恋,23岁的徐海宽回到了大石头沟村。

当时的大石头沟村,人心涣散,社员出工不出力,玉米、高粱亩产只有二三百斤,连全村人的口粮都打不出来。有的社员干一年,到头来不但挣不到一分钱,还要欠生产队钱;有的人家一年口粮半年就吃光了,实在没法子就偷着出去要饭吃。

回到村里的第一天晚上,徐海宽就把全小队的社员请到了家里,商讨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良策。他白天带领大家下地劳动,晚上挨家挨户到社员家谈心交流。他把小队的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上山割杏条编筐搞副业增加收入,又带领社员重新规划生产布局,修梯田,改水田,加强田间管理,实行科学种田,增加粮食产量。

徐海宽领导的生产小队当年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1978年,经大石头沟村全体党员大会选举,公社党委批准,徐海宽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1979年,应广大社员群众的强烈要求,公社任命徐海宽担任生产大队长。

徐海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年,正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上任伊始,他就带领“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中央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多种经营,壮大集体经济。经过几年的奋斗,村里通上了电,修起了公路,通上了公交车,喝上了自来水,村民们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有一个新变化。

徐海宽是一个善于捕捉机遇的人。1993年,他偶然得知辽宁省区划研究所要在清原地区开展辽宁东部山区优势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他立即敏锐地感到,这可能会是大石头沟村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他连夜赶往省城,几经周折找到研究所领导,详细介绍了大石头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希望把课题组安排到大石头沟村,并保证一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积极配合课题组搞好各项科研活动。

研究所领导被徐海宽的热情和诚挚所感动,经反复研究,最后确定把课题组设在了大石头沟村。

从那时起,身为村支书的徐海宽便经常跟着专家们一起钻到大山深处去做课题研究。他们勘测水源,采集标本,观察日照、温度、湿度对各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移植、引进、栽培新树种,开展各种植物改良、嫁接、加工实验。徐海宽不但在组织村民配合课题组开展科研活动中让村民获得了经济收益,借助申报科研项目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容村貌,而且更从科学理论中认识了大山和森林,学会了种植中草药、山野菜及培育林蛙等技术。

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辽宁东部山区优势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圆满结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业,是改革开放以来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是改革开放以后许多有志之士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搅动着作为山里人的徐海宽那颗原本平静的心。

1998年,徐海宽经过深思熟虑,郑重做出了一个令全家人和全村人都很意外的决定:辞去已任职20年的村党支部书记职务,专职承包开发英额河小流域。

一时间,整个大石头沟和英额门镇沸腾了,人们议论纷纷。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有疑惑的,也有担忧的。但徐海宽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决定,他有三个理由:一是自己年近50,在村支书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0年,应该让位给年轻有为的同志;二是自己对大山有了新的认识,不愿意让自己学到的知识和专家们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成果荒废掉;三是林权改革方兴未艾,经济林业发展大有可为,自己要先行一步,为乡亲们“靠山吃山”闯出一条新路。

说干就干,他东挪西凑筹集了16万元,承包了英额河小流域。

英额河小流域,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梁,是辽宁和吉林两省的分界线。山上有一个泉眼,水流顺东西两侧流了下来。流到山那边去的进入了柳河,成了柳河的源头,而流到山这边的进入了英额河,成了英额河的源头。

治山先治水,徐海宽先后在小流域建起共有40亩水面的4座蓄水塘坝,挖了4个御冬蛙塘,开垦了10亩水田。在水塘中投放了鱼苗,养起了黑鱼、鲤鱼和鲢鱼,在蛙塘里养起了林蛙,在稻田里养起了河蟹。

在山上,徐海宽重新整理栽培林地。整理天然林640亩,人工造林30亩;栽培野生花曲柳幼苗10亩,果树500株,种植林下参150亩,莳养人参100帘,细辛200帘。还在山上养起了成群的鸡、鸭、鹅。

夏日的傍晚,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天边。徐海宽登高远望,只见整个小流域青山绿水相依,几百种花草树木争芳吐艳,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芬芳,山谷里此起彼伏鸟叫虫鸣的大山乐章,使他的心头油然而生骄傲和自豪,也萌发出了新的规划和理想。

为了将山区优势资源继续开发下去,徐海宽又筹集资金建厂房,购设备,办起了年产林蛙酱750吨、山野菜350吨的恒达优势资源开发公司, 将山货和农家特色产品加工制成绿色食品运到城里或出口销售。

徐海宽的事业越做越大,小流域的景色也越来越美,每到春暖花开之际,十里八村的乡亲和城里的朋友都慕名而来,在池塘里钓鱼,到山林中采摘山野菜,观赏树木花草,领略大自然的气息和大山的风光。林业局有关专家经过认真考察评估,小流域仅山林和中草药就已价值300万元,而且每年还在增值;同时,小流域已经具备了举办农家游、生态特色游的条件。

小流域开发,最大的瓶颈就是资金。这些年来,徐海宽一直面临着开发资金短缺的严峻考验。有时候为了得到一笔贷款,徐海宽不知要跑多少趟路,说多少好话,遭受多少白眼。到目前,他已经累计投入了100多万元,负债30万元,而新的开发则需要更多的投入。前几年曾有人要以300万元的价格收购徐海宽经营的小流域,妻子和儿子有些挺不住了,都同意转让,但徐海宽却拒绝了。

这些年来,徐海宽的事业不断发展,但他和老伴的生活仍然十分清贫,老两口没有盖新房,一直住在公司简陋的房屋和小流域基地零乱的工棚里。他没有时间领老伴外出旅游,没有时间领略煮酒品茶的生活乐趣,没有时间享受亲朋好友欢聚的好时光,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收入都投入到了大山。

徐海宽自己的日子过得清贫节俭,但对村里的公益事业和乡亲们遇到的困难,却从来都是慷慨解囊,热情相助。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主动登门帮忙;村里的路坏了,他及时出资去修;山下村民的500多亩水田,都是用他自己掏钱修的塘坝蓄积起来的水作无偿浇灌。

尽管家人有埋怨,但他还是选择了坚持。因为他离不开大山,只有跟大山在一起,他才觉得踏实。为了所钟爱的大山,徐海宽始终无怨无悔。

如今,徐海宽对大山爱得更深。多年与大山打交道,他更体会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保护自然,涵养水源,利国利民,这就是徐海宽愿以残疾之躯、坚强的意志和毕生的精力为人们所奉献的。

祝愿徐海宽无怨无悔的小流域事业更加辉煌!

辽宁省抚顺胜利经济开发区

猜你喜欢

徐海沟村大石头
Path Planning of UAV by Combing Improved Ant Colony System and Dynamic Window Algorithm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旺了产业 富了乡亲 美了乡村
小路上的大石头
村里的集体产业应该由谁来“操盘”?——佛坪县银厂沟村尝试“连锁加盟”
陕西省宝塔区南市街道市场沟村 #疫情防控,我们在努力#
徐海根(徐海)艺术作品欣赏
别了,半沟子
大石头与小宝石
徐海:课堂内外“柯南迷”
搬去心中的大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