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研究综述*
2009-04-05叶东,王佳
叶 东,王 佳
(安徽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在中国近代史上,长江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面向西方的通商口岸城市中,长江口岸城市相对密集,它们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以长江作为自己的黄金水道,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商业经营方式的影响,长江开埠城市逐渐走向近代化。长江口岸城市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内外史学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有关长江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的研究成果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简要概述学术界关于长江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研究的主要成果,以期有助于史学工作者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平台。
一、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近代化是从工业化开始的,然而,近代中国城市的近代化却是从商业化开始。近代中国,由于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被迫打开国门,长江流域成为继东南沿海地区开放后,中国较早开放的内河流域地区。长江通商口岸城市相对集中,有着良好的地理优势和历史基础。在积极发展国内外贸易的过程中,长江口岸城市迅速成为国内乃至国际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形成了有助于城市近代化的经济动力,加快了城市自身近代化发展的步伐,因此长江口岸的开放及其贸易的发展构成了长江城市近代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对沿江城市近代化问题进行翔实、具体的论证、分析。通过对沿江城市“口岸贸易——城市近代化”发展道路的探寻,思考近代中国沿江城市参与贸易竞争中的基本态势,并对当时沿江城市在贸易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经济实力、所制定的方略等进行综合的评判。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纵观近代沿江城市贸易的发展对城市近代化的作用,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与世界广泛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反之,将会走向衰败。毋庸讳言,学习和了解中国沿江城市贸易的发展与城市近代化的历史,对今天沿江城市近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今天沿江城市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示,其现实意义十分明确。
二、国内外关于贸易史的研究回顾
(一)国内外关于贸易史的研究
在近代中国,口岸城市的贸易功能相当突出,口岸开放构成了近代中外关系产生、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通过口岸贸易,西方国家的工业产品和先进技术进入了广大的中国内地,口岸城市自身逐渐向近代化迈进。最早研究近代中国贸易的西方学者是鸦片战争后来华的英国人马士,他的《中朝制度》(肯利—威尔士有限公司,1913年)一书系统地研究了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制度,其中大量篇幅涉及了鸦片战争之后开放的沿海通商口岸,勾勒了从传统“十三行”操纵控制的广州口岸到近代条约口岸运作制度转变的粗略框架。只是因为马士兼有历史当事人的身份,价值判断难免有失公正,因此这本著作的学术性受到了削弱。[1]现代西方研究中国近代贸易史,最具有影响效应的著作是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的《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53年),这本著作以“冲击——回应”为理论模式,以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为考察对象,从贸易与近代外交的角度,揭示了“中华帝国”与西方从事商业贸易往来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多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近代化,并强调,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对中国是一种刺激,为中国近代化发展提供了一种进步的机遇。这一西方理论模式影响颇深,并成为美国众多对华研究者沿循的思维路径之一。[2]随着在贸易史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广大史学工作者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耕耘,一批颇见功底的论著相继问世。美国学者西·甫·里默著,卿汝楫译《中国对外贸易》(三联书店,1958年),为西方较早出版且影响深远的专著,该书根据大量的西方文献,对中国对外贸易进行了研究。[3]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收录了这段时间上海英领事有关贸易的报告与备忘录及函件,其中包括许多统计数字和汇总表等重要经济资料。[4]此外,杨端方、杨厚培等编《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5]孙玉琴著《中国对外贸易史》(第2册)、[6]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7]郑友揆著《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8]、何炳贤著《中国的国际贸易》[9]、黄苇著《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1843—1863年)》[10]、游时敏著《四川近代贸易史料》[11]等众多关于贸易史的研究著作,为研究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过程中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二)国内外关于长江口岸贸易史研究
近代中国沿江城市正是“因商兴起”,所以商业贸易的发展为城市近代化提供了主要动力,促进了近代中国沿江区域的整合,也促进了沿江城市近代工业、金融、通讯、城市建设等经济部门的兴起,并成为影响长江区域和沿江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学者关于这方面的论著和学术论文国内主要有:王鹤鸣《芜湖海关》(黄山书社,1994年)通过对芜湖海关自1877年开关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闭关整整60年间进出口贸易发展情况的梳理,说明了芜湖口岸贸易的发展客观上对芜湖商业的繁荣,对安徽自然经济的分解、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近代资本主义工矿业、邮电业、航运业的产生发展起了促进作用。[12]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对沿江自开商埠武昌、浦口、岳州的商业贸易分别进行了探讨,认为武昌商埠口岸贸易不能开展的原因在于其贸易活动的场域与一江之隔的汉口形成了过多的交叉重合,而且武昌从事近代商业活动的时间起步比较晚。浦口在一江之隔的南京已经开埠的情况下,除了扮演货物转运站的角色之外,发展也步履维艰。岳州商埠开埠之后,贸易逐渐繁兴进出口货值呈上升之势;后来由于受长沙开埠及国内政治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开始衰败下去。[13]陈荣华、何友良著《九江通商口岸史略》(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认为九江口岸被迫开放通商后,西方列强以九江作为市场,在“自由贸易”的幌子下,大肆倾销西方工业商品、掠夺江西各地的原料和其他物质财富,使江西的自然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但是客观上却为江西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条件。[14]唐巧天《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以外贸埠际转远为视角》,认为晚清时期的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其外贸埠际转运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及长江流域口岸,华南沿海口岸则主要为香港的外贸转运范围,上海对之影响很小。上海与各口岸间大批货物的流转输送,恰如管道将血液输送至全身。上海作为第一批口岸对外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正是在这种以上海为中心的流转输送之中逐渐鲜活起来,这突显了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地位。[15]陈金勇《近代芜湖关进出口贸易发展述论》(《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把芜湖海关从1877—1937年的进出口贸易分为两个阶段:1877年至1899年为第一阶段,芜湖海关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在长江流域各商埠中地位逐渐上升;1900年至1937年为第二阶段,芜湖海关进出口贸易继续发展,但是起伏比较大,其在长江流域各商埠中的地位有所下降。[16]孙玉琴《简述近代上海对外贸易中心地位的形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考察了鸦片战争后上海取代广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重心,进而发展为中国乃至远东的经济、贸易中心的历程,指出上海这一地位的形成既缘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同时又与其相对良好的制度创新环境密切相关。[17]戴鞍钢《口岸贸易与晚清上海金融业的互动》(经济史,2003年第4期)认为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迅速崛起,成为近代中国航运、经贸和金融中心,并历久不衰,扬名中外。追溯其发展轨迹,口岸贸易与金融业之间互为促进的双向关系,引人注目。口岸贸易的繁盛,刺激了商业的兴旺,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埠际贸易的开展,有赖于金融业在资金融通方面提供的便利,而金融业的发展因此也得到有力的推动。[18]由此可见,这些著作、文章对研究长江口岸贸易研究的深入发展。
三、国内外关于长江口岸城市史研究的回顾
(一)关于城市近代化的研究
城市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和主要载体。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也是发展近代化的基地,同时城市也是一个国家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的近代化的发展状况。中国城市的近代化的起步是在列强入侵后才开始的,侵略成了不自觉的历史工具,中国被迫或不自觉地采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刺激着中国城市的变化,开始了曲折的城市近代化历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大多数学者都能客观地、辨证地看待中国城市近代化问题,提出了西方资本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不管其目的有多么卑鄙,但是它在刺激城市进步方面,客观上毕竟起了一定的作用。在通论性著作中,隗瀛涛主编的《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1998年),以城市转型为基本研究范式,书中首先对中国城市化道路进行描述,指出市镇化是近代以前中国城市化的独特道路,而近代以来城市化道路出现了转变。接着从传统城市的继承与演变、开埠通商与城市近代化、近代工业与城市发展、新式交通与城市发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19]。向玉成《晚清乐山城市近代化问题初探》(《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认为:鸦片战争前,乐山为长江上游一个典型的封建性地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城市,其近代化进程开始于19世纪末期。在外力和内力两种近代化的动力中,外来因素——传教士及外国势力为这一进程启动阶段的直接动力,其后内力的作用逐渐显示。至20世纪初,乐山城市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变化,它开始向具有近代意义的内陆中小城市转变。[20]李运华《中国城市近代化和近代中国城市化之命脉》(《近代史研究》第7辑)认为只有工业化才是中国城市近代化和城市化之命脉所在。他强调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也就是城市近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决定着城市近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中国近代工业的性质和发展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城市近代化的性质及其发展特点。[21]此外,谢本书《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与近代化历程》(《城市研究》,第3辑)[22]、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科学出版社,2004年)[23]、宁越敏《中国城市发展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年)[24]、曹洪涛《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25]、虞和平《中国近代城市史》(三联书店,1995年)[26]等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城市近代化和城市化城市发展模式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二)国外关于长江口岸城市史研究
有许多探寻中国近代化变化因素的外国学者都试图通过口岸城市这一社会单元,来认识和了解中国。在马士、费正清等人开拓性研究的基础上,西方学术界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中国内地的长江口岸城市上,其中墨菲(Rhoads Marphey)《上海:开启近代中国之门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向世人展示了上海在近代中国开放中地位和角色。作者把地理学和历史学结合起来考察了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到来后上海城市的发展模型、上海在长江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上海都市对其腹地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7]罗威廉(William T.Rowe)《汉口: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4年)是一部关于汉口城市研究的佳作。作者大量搜集地方文献,精密地考察了近一个世纪的汉口社会,并对这个处于长江中游商业中心的重要城市在中国历史上的角色地位进行了复原。书中强调:汉口人口由旅居此地的各地区行会人员共同组成,是一个混合体,旅居此地的行会人员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意识。这种认同不仅表现在行会与顾客角色身份的高度一致上,而且还表现在行会之间的高度一致上,更为重要的是,罗威廉力图证明清末汉口城市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自治权,并且指出中国城市的变革是自发的,是内在原因的作用,而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只有在西方势力进入中国后中国城市变革才得到启动。[28]同时,他的另一著作《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会(1796—1895)》(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4年)集中地讨论了市民社会问题。罗威廉认为,汉口像所有巨大的城市集合体一样里面蕴藏着诸如自然灾害和社会冲突的严重危机。但是,由于城市行会建立起来的社会福利和公共事务组织形成了一个“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它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汉口城市所潜藏的各种危险问题,使汉口成为社会冲突发生频率比较低的城市。[29]尽管作者看问题的视角与我们不同,但是在问题意识、资料运用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综观国外学者有关对中国长江口岸城市史研究,西方学者由于受到社会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影响,对中国长江口岸城市史问题着重进行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研究,关注城市内部的社会团体、精英阶层和特殊群体,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去透析城市社会的结构、成分及其变迁轨迹方面的问题。一大批特殊的社会群体或社会团体、商人组织、地方精英成为他们着力考证的主题。在方法论上,西方学者比较重视对城市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这些理念和方法,构成了西方学者对中国长江口岸城市史研究的主要特色。
(三)国内关于长江口岸城市史研究
1.长江口岸单体城市史研究
近代中国长江口岸城市史是从单体城市研究起步,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张仲礼主编的《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分经济、政治与社会、文化三篇,以专题研究的形式论证了上海城市发展的规律,即由商兴市、安定兴市、开放兴市;归纳了近代上海城市的九个特点,即典型的近代崛起的城市,受西方影响最大的城市,中国近代化起步最早、程度最高的城市,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中国最大的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全国文化中心,移民城市,富有反帝反封建斗争传统,畸形发展的城市。[30]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从近代化的视角出发,将重庆城市近代化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是开埠通商的影响,包括开埠引起的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结构的变化、社会观念和社会心理的变化等;二是商品贸易的发展;三是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31]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以近代都会文明的变化和近代化发展作为主线展开讨论。将武汉城市的特点归纳为四:第一因商而兴;第二由内向型向内向与外向结合型转变;第三城市由沿河型转向沿江型;第四城市发展加速,但发展线路曲折。从资料翔实、论述详细方面看,此书是研究武汉历史的带有总结性的著作。[32]常宗虎著《南通现代化:1895-193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认为南通的现代化有着自己的本身特点,一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二是以工业为基础在无意改变城乡关系的情况下由点到面地顺序依次推进南通的现代化建设;三是南通现代化走出了一条以工带农启动农业发展,以农养工拯救工业危机的道路。作者还分析了南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成功和失败,提出了垄断是南通现代化失败的症结所在的论点。[33]
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一度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于长江沿江城市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们都以长江口岸城市的近代化历程为主线,透视城市内部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展现了城市发展的阶段性波动,总结了城市发展的特点,揭示了长江城市的发展规律。
2、长江口岸城市史整体研究
90年代初部分学者开始进一步扩大长江口岸城市研究的视野和范围,由单个城市研究层次提升到同一个体系之中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研究,以进一步深入对近代长江口岸城市发展规律的把握与认识。张仲礼等编著《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是学术界在研究长江口岸城市这一领域的一部较有影响的著作。这本著作主要以宜宾、重庆、万县、宜昌、沙市、岳阳、武汉、九江、安庆、芜湖、南京、镇江、南通、上海为研究对象。这些城市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地位重要,影响巨大。该书论述了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历次重大事件对沿江城市发展的影响,及沿江城市在近代中国对外开埠后所发生的城市结构和城市功能的变化。作者阐明了通商口岸与各自腹地的关系以及开放的沿江城市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了从“沿海城市——内地城市——农村”的辐射效应,以及在沿江城市之间是如何有机联系的,从上海到沿江城市,从各个沿江城市到各自腹地的贸易、资金、技术、人才、社会变革等等方面都存在纵向和横向的集聚和辐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长江流域近代化历史过程的全景图。[34]茅家琦主编的《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主要论述了鸦片战争之前,长江下游城市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并没有跨入近代。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是在列强侵略、传统势力坚韧的条件下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城市近代化受到了传统商业经济发展程度、地理环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及地区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在长江下游城市,许多因素发挥了大小不同的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合力。不同的合力推动了长江下游城市沿着不同的轨迹走向近代化。[35]
此外,关于长江口岸城市综合研究论文发表也比较多。郑忠《试论近代长江下游城市经济功能结构的变迁》(《安徽史学》2002年第1期)认为近代长江下游城市功能结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其中,城市经济功能的近代化是决定性的,并具体表现为生产加工、商品贸易、金融控制等方面,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轻工业城市群、商业市场网络体系及区域金融市场体系。长江下游地区因此成为中国城市近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36]王笛的《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指出,20世纪初期,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领域的演变,一是新领域的产生。大多数商会和公立学堂属于前者,几乎全部公共协会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都属于后者。公共领域的发展已初步为市民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尽管这个基础的规模和深度都是很有限的。在各主要城市,商会、各种法团、新学校、各种文化教育组织等,都在这个社会中积极活动。在各个社会层面,从士大夫、乡绅到普通百姓,都在其影响之下。这些非官方的社会领域为地方士绅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37]谢国权《近代长江中下游沿岸中等城市商业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认为长江中下游沿岸中等城市多“因商而兴”。在近代,口岸城市转口贸易的功能突出,对外贸易依附于上海等大城市。传统商业向新式的演变,或是吸收近代的积极因素,或是转向依附于近代工业和对外贸易的经营。同时,商人组织也逐渐近代化。近代长江中下游沿岸中等城市的商业发展轨迹表明:只有建立在自身工业基础上的商业繁荣,才能带来城市稳定、持续的发展;单纯建立在对外贸易基础上,则其发展必然是不稳定的、暂时的。[38]朱月琴、郑忠《辛亥革命前后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经济环境分析》(《民国档案》2005年第1期)认为:辛亥革命前后,长江下游城市发生重大变化,其区域经济环境的优劣成为影响城市向近代转型的最基础性因素。作者着重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国家政策、地方工业资本投入以及市场发展及产业结构状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认为辛亥革命前后长江下游区域经济环境呈现出一种优劣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状态。[39]这些著作、文章将长江口岸城市按空间分解为若干个较小的研究单位,在把各个研究单位作为一个有机的城市群,采用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相结合的立体交叉式研究方法考察其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勾勒出每个城市的个性和沿江城市群体的共性。对研究近代长江口岸城市的传统思路进行了新的突破。
目前,国内学者对沿江城市史的研究更加注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地展开,综合性、整体感比较强,对城市社会的微观环境和层次的研究似乎显得不足。在研究领域和选题方面主要集中在少数大中城市,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还处于薄弱或空白状态。同时,沿江城市史之间比较研究方法还处于低层次的水平之上。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有关的研究专著。伴随着中国沿江城市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总结历史经验,寻找历史规律,为今天沿江城市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因此,长江城市史研究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课题亟待解决。
四、有关长江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的综合研究
有关长江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关系的研究,也颇具特色。田永秀《桐油贸易与万县城市近代化》(《文史杂志》2000年第1期)认为:桐油作为万县最大的出口商品,导致了万县城市商业极为繁盛,改变了万县城的空间功能结构,促进了万县金融业、榨房业和炼油等其他相关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推动着万县城市迈开近代化的步伐。[40]徐凯希《略论近代沙市社会经济的变迁——近代长江中游通商口岸研究之一》(《江汉论坛》2003年第7期)认为:甲午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本国商品经济缓慢发展的双重刺激下,地处长江中游的沙市经济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沙市逐步丧失了原有的自然发展状态,被纳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经济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沙市摆脱了以往发展的相对迟缓,增加了许多近代化的时代特征。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成为近代沙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随之而来的是商人在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以及传统商人组织的不断发展。他总结了近代沙市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两个明显的时代特征:一是商业贸易的发展是近代沙市经济发展演变的基本条件。二是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与商业组织的发展。商会的成立对于打破地域界限,减少封建积习,促进贸易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41]马红霞,魏惠卿《晚清镇江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传统工商业的演变》(《江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认为:镇江由于地处于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交通便利,因而在1856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被列为长江第一批通商口岸。镇江被迫开埠通商后,对外贸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镇江传统商业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刺激和推动下,镇江城市发生了深刻的演变,一方面促进了晚清镇江近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又影响和制约着城市近代化的发展。作者还指出,如果单纯依靠对外贸易,不把地理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以工业发展为基础、为支撑、其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就缺乏发展后劲。[42]周飞、许海泉《被迫开埠与九江城市近代化》(《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考察了九江被迫开埠后,城市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市政建设以及交通通讯和人们观念均发生了变化。九江在成为资本帝国主义经济掠夺据点的同时,也在欧风美雨的“孵化”下,开始迈向近代化。[43]陆远权《开埠通商与重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认为重庆开埠加快了重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通商贸易产生的商业力量打破了城市的内闭式结构,改变了城市的传统功能,引发了城市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全新变化,城市建设也逐渐步入一个新的平台。重庆因商而兴,外贸成为城市变迁的重要支撑。工业滞后则在一定程度上掣肘着城市的近代发展。[44]龚兴华《宜昌城市近代化之进程——宜昌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之一》(《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在考察宜昌古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宜昌城市近代化的进程及其表现。以此作为今天宜昌城市继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参考。[45]
国内学术界在长江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综合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急需加以解决。从城市结构的各层面看,经济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城市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并多停留在表面的描述上。进一步拓宽城市各层面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加强对城市社会、城市文化的研究在未来的研究领域当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五、结语:问题与展望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经过众多学者的辛勤努力,目前国内外史学者对中国近代长江口岸城市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领域都较之以往有了较大的拓展与提高,成绩固然可喜,发现不足,改进不足,进一步加强研究则更加重要。纵观长江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研究的状况,由于在国内从事历史研究相对困难(档案资料不确定,对新的、涉及当代史的档案文献使用受到限制,且研究经费不足等),所以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历程在某种程度上与西方历史研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年来,中国史学界已经正视了这一差异,相当多的一批学者正在努力地拓宽自己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视野,从政治事件研究转向对社会组织的研究,然后再转到从整个城市为目标的沿江城市社会史研究上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学者的历史研究开始走向了中西相互融通的道路上来,彼此之间的文化传统差异也越来越小,对话基础也正在逐步加强。
由于种种原因,长江口岸城市的研究迄今为止仍属于薄弱环节,这就使我们在认识中国近代长江口岸城市近代化发展规律时,带有不少的局限性。从学术本身和社会现实的双重需要出发,我们不要把研究目光仅限于上海、武汉、重庆等大的热点城市,而是要把研究视野放置到更多的中小城市。以历史学为主,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考察长江口岸城市中外贸易产生的历史根源、发展历程,探求其长江城市近代化的发展规律,采用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诸多学科研究方法,从而多视角、更全面、更立体地了解城市近代化发展的脉络与本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沿江城市之间发展的历史差距和强弱所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这样,才能既体现学术的完整性,又能为现代中国沿江城市化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与此相适应的是,我们必须加快长江口岸其他城市相关资料的整理、出版速度。把长江口岸城市置于中国和世界近代的历史背景之下,从新的层面展示中国近代长江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的特殊历程。
[参考文献]
[1] 马士.中朝制度[M] .肯利——威尔士有限公司,1913.
[2] 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M] .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53.
[3] [美] 西·甫·里默.中国对外贸易[M] .卿汝楫译.三联书店,1958.
[4] 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5] 杨端方,杨厚培等编.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M] .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出版,1931.
[6] 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2册)[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7] 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M] .中华书局,1962.
[8] 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M] .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1956(译成中文).
[9] 何炳贤.中国的国际贸易[M] .商务印书馆,1937.
[10] 黄苇.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1843——1863年)[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11] 游时敏.四川近代贸易史料[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12] 王鹤鸣.芜湖海关[M] .合肥:黄山书社,1994.
[13]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M] .北京:中华书局,2002.
[14] 陈荣华、何有良.九江通商口岸史略[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
[15] 唐巧天.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以外贸埠际转远为视角[J] .经济史,2006(6).
[16] 陈金勇.近代芜湖关进出口贸易发展述论[J] .绥化学院学报,2005(1).
[17] 孙玉琴.简述近代上海对外贸易中心地位的形成[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4) .
[18] 戴鞍钢.口岸贸易与晚清上海金融业的互动[J] .经济史,2003(4).
[19] 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J] .四川大学出版,1998.
[20] 向玉成.晚清乐山城市近代化问题初探[J] .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21] 李运华.中国城市近代化和近代中国城市化之命脉[J] .近代史研究,第7辑.
[22] 谢本书.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与近代化历程[J] .城市研究,第3辑.
[23] 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M] .科学出版社,2004.
[24] 宁越敏.中国城市发展史[M] .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
[25] 曹洪涛.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26] 虞和平.中国近代城市史[M] .三联书店,1995.
[27] [美] 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8] [美] 罗威廉.汉口: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M] .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4.
[29] [美] 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会(1796—1895)[M] .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4.
[30]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1] 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32] 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3] 常宗虎.南通现代化:1895——1938[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4] 张仲礼等编著.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5] 茅家琦主编.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36] 郑忠.试论近代长江下游城市经济功能结构的变迁[J] .安徽史学,2002(1).
[37] 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J] .历史研究,1996(1).
[38] 谢国权.近代长江中下游沿岸中等城市商业研究[J] .安徽师大学报,1996(3).
[39] 朱月琴,郑忠.辛亥革命前后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经济环境分析[J] .民国档案2005(1).
[40] 田永秀.桐油贸易与万县城市近代化[J] .文史杂志,2000(1).
[41] 徐凯希.略论近代沙市社会经济的变迁——近代长江中游通商口岸研究之一[J] .江汉论坛,2003(7).
[42] 马红霞,魏惠卿.晚清镇江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传统工商业的演变[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3] 周飞,许海泉.被迫开埠与九江城市近代化[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44] 陆远权.开埠通商与重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4).
[45] 龚兴华.宜昌城市近代化之进程—宜昌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之一[J]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