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其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2009-04-05刘遂飞胡伟
刘遂飞 胡伟
(1.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樟树,331200;2.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施肥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其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刘遂飞1胡伟2
(1.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樟树,331200;2.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对扬子洲蔬菜地不同施肥量与施肥方式辣椒产量、VC含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辣椒产量显著提高,其获得最高产量的氮肥施用量为512 kg/hm2,获得最大利润的施肥量为478 kg/hm2;施肥量的增加导致辣椒体内硝酸盐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VC含量降低;同一施肥条件下配施养分促进剂或生物农药可降低辣椒硝酸盐含量,增加叶绿素和VC的含量。
产量 叶绿素 VC 硝酸盐
蔬菜生产中大量施用化学氮肥及施肥不当会导致蔬菜体内硝酸盐大量累积。有关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1~4],王朝辉等[5]的研究也表明,氮肥用量与蔬菜硝酸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0.933~0.957),而产量却没有相应的提高,氮肥用量过高时,蔬菜生长反而受到抑制。由此可见,过量施氮既不能增加作物产量,也不能提高产品品质,只有合理施用氮肥才能有效地减轻硝酸盐累积、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及施肥量对露地栽培的辣椒硝酸盐累积及其营养物质的影响,为辣椒种植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当地种植的辣椒品种杭州六和种子有限公司生产的“鸡爪×吉林辣椒”。试验所用肥料为当地普遍使用的进口三元复合肥 (N∶P2O5∶K2O为15∶15∶15)。其氮素形态为铵态氮、硝态氮、酰铵态氮各1/3。养分促进剂为绿丰源。
1.2 试验处理
本试验从2006年7月开始,在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扬子洲乡滕州村蔬菜生产基地进行,地处东经115°55′,北纬28°45′,已经进行了2 a。本文拟对2008年4~7月的部分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试验用地为露天菜地,已有10多a的种菜历史,试验地耕层土壤为河湖相沉积物发育的潮砂泥土,土壤有机质含量24.42 g/kg,全氮含量1.35 g/kg,全磷含量1.22 g/kg,有效磷含量244.56 mg/kg,速效钾含量300.00 mg/kg,pH值5.84。试验共设置10个处理,如表1所示,每个处理重复4次,小区面积为7 m×3.14 m,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用畦沟隔开,畦沟宽0.33 m,深15~20 cm,以防止养分和水分流失。肥料一次性作为基肥于蔬菜种植前施入,以后不再追肥。养分促进剂用于叶面喷施,每次用量为0.6 kg/hm2,稀释1000倍,分别在苗期、生长期、花期前后各1次;灌根在苗期进行1次,灌根每次用量为3 kg/hm2,稀释800倍。灌溉方式为喷灌,灌水量及灌水次数以及田间防治病虫草鼠害措施均按照当地农民的传统习惯进行[6]。
1.3 试验方法
辣椒收获时(2008年6月30日),按小区测定产量,并同时采摘叶子,用分光光度计,乙醇浸提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摘果实用铜-镉还原法进行辣椒硝酸盐含量测定,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VC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试验设计施氮量范围内,随N肥施用量的增加,辣椒产量也随着增加。与对照相比,各处理中辣椒产量增加了2670~5113 kg/hm2,增产率为41.22%~78.93%。经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LSD)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A,B,C,D经统计分析表明,施肥量与辣椒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对其进行肥效方程统计得出,辣椒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式为:=-0.0199+ 20.373+6434.9,=0.9978,按辣椒=3元/kg和N素=4元/kg计算,得出扬子州辣椒最高产量施肥量为:/=0,-0.0398+20.373=0,=512 kg/hm2;最大利润施肥量为:/=/,-0.0398+20.373=1.333,=478 kg/hm2。
表1 不同处理对辣椒的产量、叶绿素及辣椒VC含量的影响
在同一施肥条件下,单施养分促进剂除E处理增产340 kg/hm2外;F,G处理分别降低568 kg/hm2和227 kg/hm2;养分促进剂和生物农药混施与单施氮肥相比产量也分别降低114 kg/hm2,170 kg/hm2和114 kg/hm2。辣椒的减产可能与养分促进剂和生物农药的化学性质有关,在短期内未能发挥其作用,反而产生了负效应,这可能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达到增产效果;此外,养分促进剂和生物农药混施与单施养分促进剂相比,增加了辣椒的产量,说明两者混施对作物增产有一定的效果。
2.2 施肥对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与对照相比,各处理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了0.07~0.33 mg/g,增幅为5.46%~25.73%,经多重比较(LSD),各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在相同施肥条件下,单施养分促进剂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0.09,0.27,0.06 mg/g;混施养分促进剂和生物农药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0.21,0.04,0.10 mg/g。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养分促进剂在合适的施肥范围内,将养分固定在辣椒可吸收的范围内,使辣椒充分吸收了土壤中的养分,从而增加了辣椒叶片叶绿素的含量。
2.3 施肥对辣椒VC含量的影响
从1表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各处理中辣椒VC的含量降低了5.59~17.48 mg/100 g,降幅15.17%~47.42%,但经多重比较(LSD)表明,CK除与B,E,H处理差异显著外,与其他处理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施肥量多少对辣椒VC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在相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单施养分促进剂使辣椒中VC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56,0.43,0.64 mg/100 g;养分促进剂和生物农药混施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5.11,5.43,0.75 mg/100 g,这可能是由于施用养分促进剂增加了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加快了光合作用,因而增加了辣椒中VC的含量,其增加最多的为I处理,与C处理相比增加了5.43 mg/100 g,而且养分促进剂和生物农药混施与单施养分促进剂相比,辣椒中VC的含量增加了1.55,5.00,0.11 mg/ 100 g,说明了养分促进剂和生物农药混施对增加辣椒VC的含量比单施养分促进剂具有更好的效果。
2.4 施肥对辣椒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辣椒硝酸盐含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所有处理中辣椒硝酸盐含量都未超过432 mg/kg的蔬菜安全食用标准[1],可放心食用。与对照相比,各处理中辣椒硝酸盐含量增加了8.18~41.46 mg/kg,增幅为30.93%~156.75%,总的趋势是随着施N量的增加,辣椒硝酸盐含量也显著增加,这与王朝辉等[5]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图1进一步说明,在相同施肥条件下,单施养分促进剂后辣椒硝酸盐含量分别下降了15.90,5.49,8.48 mg/kg;而养分促进剂和生物农药混施后辣椒硝酸盐含量也分别下降了25.37,23.79,23.96 mg/kg。这说明单施养分促进剂或养分促进剂和生物农药混施对降低辣椒中硝酸盐的含量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养分促进剂和生物农药混施与单施养分促进剂相比能更有效地降低辣椒中硝酸盐的含量。
图1 不同施肥处理辣椒硝酸盐含量
3 小结与讨论
①辣椒产量与N肥施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随着施N量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辣椒最高产量施肥量为512 kg/hm2,最大利润施肥量为478 kg/hm2。
②施用肥料增加了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但辣椒VC的含量却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反而减少;在同一施肥量条件下,单施养分促进剂增加了辣椒叶片叶绿素和辣椒VC含量,而养分促进剂和生物农药混施比单施养分促进剂能更有效地增加辣椒叶片中叶绿素和VC含量。
③辣椒中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安全使用标准,施用肥料增加了辣椒硝酸盐含量;在同一施肥量条件下,单施养分促进剂或混施养分促进剂和生物农药对降低辣椒中硝酸盐的含量有一定的作用;而混施养分促进剂和生物农药与单施养分促进剂相比更能有效地降低辣椒中硝酸盐的含量。
[1]陈振德.蔬菜中的硝酸盐及其与人体健康[J].中国蔬菜,1988(1):40-42.
[2]杨少海.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农业措施[J].土壤与环境,1999,8(3):235-237.
[3]王庆.过量氮肥对不同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及调控措施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0,19(1):46-49.
[4]谢河山.珠江三角洲叶菜类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技,2000(5):26-28.
[5]王朝辉,李生秀,田霄鸿.不同氮肥用量对蔬菜硝态氮累积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4(1):22-28.
[6]钱海燕.郊区菜园生态系统的土壤退化及其防治技术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05.
Effect of Different Modes of Fertilizing on Capsicum Yield,Quality and Nitrate Content
LIU Suifei1,HU Wei2
The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fertilizing quantity and capsicum yield,vitamin C,nitrate conten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psicum yield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ertilizing quantity;its fertilizing quantity of maximum yield was 512 kg/hm2,the biggest profit fertilizing quantity was 478 kg/hm2;the capsicum nitrate conten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ertilizing quantity,but the chlorophyll and vitamin C content decreased;under the identical amounts of N fertilizer,employing the nutrient promoter or the biological chemicals reduced the capsicum nitrate content,but it increased the chlorophyll and vitamin C content at different degrees.
Yield;Chlorophyll;Vitamine C;Nitrate
10.3865/j.issn.1001-3547.2009.18.021
刘遂飞(1978-),男,硕士,助理讲师,主要研究蔬菜栽培,电话:0795-7351404,13217955702。E-mail:lsfei2000@163.net
200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