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三大病害的发生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2009-04-05肖晓华
肖晓华
茄子三大病害的发生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肖晓华
茄子是秀山县重要的茄果类蔬菜。茄子三大病害是指茄子绵疫病、黄萎病、褐纹病,是茄子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常年发生面积1 800~2 000 hm2,发生面广,为害严重。近年来,由于重茬严重、管理粗放、防治不力,加之气候条件有利,茄子三大病害的发生及为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1 症状表现
1.1 茄子绵疫病
茄子绵疫病俗称烂茄子,主要为害果实,使果实腐烂、脱落,是造成秀山县茄子减产的主要病害。幼苗被害,茎基部呈水渍状坏死,引起猝倒状死苗。叶片受害,形成不规则或近圆形水渍状褐色病斑,有明显轮纹,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斑扩展迅速,产生稀疏白霉。茎部染病,形成水渍状暗绿色或紫褐色稍凹陷病斑,严重时病斑绕茎一周,植株易折断干枯。果实受害,近地面果实先发病,初生圆形褐色病斑,扩大后微凹陷,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绵毛状白霉,果肉黑褐色,腐烂,易脱落。
1.2 茄子黄萎病
茄子黄萎病又称半边疯,一般多在门茄坐果后开始表现症状,从下而上或从一边向全株发展。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叶脉间或叶缘变黄,逐渐向上发展,使半边枝叶变黄枯死,果实僵化不长,质硬,表皮皱缩无光泽,严重时全株枯死,叶片脱落,变成光秆。剥开根、茎皮层,可见维管束变成褐色,所以也叫黑心病,这是田间诊断茄子黄萎病的重要特征。此病除了为害茄子外,还可以为害番茄、辣椒、马铃薯、蚕豆和瓜类等蔬菜。
1.3 茄子褐纹病
茄子褐纹病又称干腐病,常造成烂叶、烂果,是茄子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幼苗受害,在茎基部产生褐色凹陷病斑,条件适宜时迅速发展,绕茎一周,幼苗枯死。成株期叶片发病,初生灰白色小斑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斑,边缘褐色,中央浅黄色,长有小黑点,后期病斑连接成片,叶枯。茎秆发病,多在茎基部,初生褐色梭形病斑,长有深褐色小斑点,严重时许多病斑融合成坏死区,使表皮开裂露出白色木质部,病部以上枝条遇有大风易折断枯死。果实发病,产生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凹陷病斑,病部上密生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严重时全果腐烂,有时干缩为僵果而不脱落。果实贮运期,该病可造成大量烂果。
2 病原
2.1 茄子绵疫病
茄子绵疫病病菌为鞭毛菌亚门真菌的疫霉菌。菌丝体无色无隔,白色棉絮状。孢囊梗无色无隔,纤细无分枝。孢子囊无色,卵圆形。厚垣孢子浅黄色,圆形。后期生近圆形黄褐色卵孢子。
2.2 茄子黄萎病
茄子黄萎病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大丽轮枝菌。病菌分生孢子梗直立,有数层轮状小梗,梗顶生单胞、无色的分生孢子。厚垣孢子褐色,卵圆形,可形成许多黑色微菌核。该病除为害茄子外,还为害番茄、甜椒、瓜类等。
2.3 茄子褐纹病
茄子褐纹病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的茄褐纹拟茎点霉菌。病部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扁球形,内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单胞、无色、椭圆形,另种一为单胞、无色、线形。
3 发病规律
3.1 茄子绵疫病
茄子绵疫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来年经风吹、雨水溅到靠近地面的果实和叶片上,卵孢子萌发侵入寄主。病斑上产生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借风雨、农事活动等进行传播蔓延,可多次再侵染。高温高湿(温度28~30℃,相对湿度80%以上)、雨后暴晴天气、植株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地块易发病。在秀山县,一般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3~4月病情发展较慢,5月中旬进入急增期,6月中下旬达发病高峰。如2007年系统调查,3月18日病株率3.5%,4月18日病株率为10.7%,5月18日病株率为34.7%,6月1日病株率达70.7%,6月19日病株率平均为95.3%,最高达100%。
3.2 茄子黄萎病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由种子带菌。土壤中病菌可存活6~7年,越冬病菌由混有病残体的肥料和带菌土壤或茄科杂草,借助风、雨、水、种子、农事操作等传播。翌年初侵染主要从植株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和根毛侵入,病菌在条件适宜时萌发,在维管束内生长繁殖,并顺液流分散至茎、叶和果实。发病适温20~25℃。土壤潮湿或浇水次数过多、土质粘重、地势低洼、地温偏低(15℃以下)、冷空气频繁、连作重茬病害发生重。气温超过28℃时病害受到抑制。在秀山县,一般5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盛期。一般病田病株率10%~20%,重发年份可达30%以上。
3.3 茄子褐纹病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也可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部或以分生孢子器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种子带菌引起幼苗猝倒,土壤带菌多造成茎基部溃疡。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或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可直接从茄子表皮或伤口侵入。夏季高温、连阴、多雨等气候因素为发病的有利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连作、栽植过密以及施用氮肥过多均有利于病害发生。在秀山县,一般4月上旬开始发病,5月上旬发展迅速,6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盛期。一般病田病株率20%~30%,重发年份可达50%以上。
4 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4.1 茄子绵疫病
①选用抗(耐)病品种茄子品种对绵疫病的抗病性有很大差异,一般圆茄类型的品种比长茄类型品种较抗病,如四川墨茄、丰研1号等。抗(耐)病的主要原因是圆滑的果面,水珠、水雾不易留存,在无水滴、水雾的情况下,即便有孢子囊存在,也不具备萌芽的条件。另外,厚皮品种比薄皮品种较抗病,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较抗病。
②实行轮作避免与茄子、西红柿、辣椒等茄科和葫芦科作物连作。因为绵疫病菌除了为害茄子外,还可为害番茄、辣椒、马铃薯、黄瓜、南瓜等作物,一般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制度,水旱轮作效果更理想。
③加强栽培管理要注意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并且采用深沟高畦栽培方式,有利于雨后排水。防止洼地栽培,尽量避开土壤粘重,雨后易积水的地块。移栽时采用黑色地膜覆盖地面或铺于行间,能够阻断土壤中病菌孢子对茄果的飞溅传播,从而起到较好的防病效果,还可以借日光进行高温灭菌及防止杂草生长。施足腐熟农家肥,增施磷、钾肥,适时追肥。6~7月下雨多,天气闷热,病害易流行。因此,在这期间,通过管理降低土壤和田间湿度,中午暴雨后要立即小灌清凉井水,并注意排水。适时整枝,打去下部老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并将病残体带出田外,以防止再侵染。
④药剂防治茄子定植前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苗床,带药定植,缓苗后以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保护,初始发病出现中心病株,应立即拔除销毁并喷药防治。在结果期特别是雨季前要喷药保护,防止病害发生。可选用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4.2 茄子黄萎病
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坚持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是防治茄子黄萎病的有效措施。
①农业防治 a.选用抗(耐)病品种。一般叶片长圆或尖形,叶缘有缺刻、叶面茸毛多,叶色浓绿或紫色的品种较抗病,如春秋长茄、多美佳紫茄、渝早茄4号等。
b.轮作倒茬。重病地区停种茄子及其他茄科蔬菜3~4年,与韭菜、葱蒜类轮作较好,如与水稻轮作一年即可收到明显效果。
c.加强田间管理。采用深沟高厢垄作栽培,以利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培育无病壮苗,育苗作新床或苗床换用大田土壤,注重床土消毒处理;提高定植质量,定植不宜过早,在10 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选择晴暖天气定植;带土起苗,做到不伤根;中午烈日下不栽苗,以早晚栽苗为好;栽苗不宜过深。实行地膜覆盖栽培,最好再扣小拱棚;巧管肥水,施足腐熟的粪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追肥量要适当,避免化肥烧根;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不干裂,防止地裂伤根;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带出田外烧毁。
d.嫁接防病。应用砧木嫁接茄子防治黄萎病效果很好,嫁接方法以劈接法、贴接法为好。
②药剂防治 a.药液浸种。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2 h,然后催芽播种。
b.育苗苗床(营养钵)施药土防治。苗床整平后,每1 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 g,拌细土撒施于畦面,再播种。
c.及时施药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86.2%铜大师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5 kg,10天左右灌1次,连灌2~3次。
4.3 茄子褐纹病
①轮作 重病区采取2~3年轮作,最好进行水旱轮作。
②选用抗病品种一般长茄子比圆茄子抗病,绿皮茄比紫皮茄抗病,如三月早茄、春秋长茄、渝早茄4号等。
③种子处理及苗床灭菌 播种前用55℃温汤浸种10 min,也可用福尔马林800倍液浸种15 min后,用清水洗净再催芽播种。旧苗床每1 m2用50%多菌灵10 g或50%福美双8 g,加细土20 kg拌匀后,1/3药土用于铺底,2/3药土盖种。
④加强栽培管理尽可能选用无病地块作苗圃,播前进行土壤消毒,培养无病苗;适当密植,及时打杈整枝,摘除老叶,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适度灌溉,及时排渍,高畦栽培,降低湿度,增施磷钾肥。及时摘除和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
⑤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乙膦铝·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效果比较明显。
肖晓华,重庆市秀山县植保站,秀山县中和镇岩码巷17号,409900,电话:023-76865275,13896687945,E-mail:xiaoxh168@126.com
200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