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论应用于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口语研究

2009-04-03桂清扬

外语电化教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系统论英语口语

桂清扬

摘 要: 《语言与创造性》一书探讨了日常英语口语中固有的创造性问题。语言的创造性在传统意义上被视为正统文学和广告等经院式话语的宝藏。而R•卡特教授在新书中分析了自然发生的英语口语,以揭示日常口语语境中的普通百姓在这些语境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方面体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该书通过举例说明,将当今语言学理论融入语言学和文学研究,充分再现了非正式交际中创造性选择、自动化和重复的重要性。

关键词: 系统论;语言与创造性;英语口语;普通会话艺术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95(2009)01-0075-0004

《语言与创造性——普通会话艺术》(Language and Creativity——The Art of Common Talk,以下简称《语言与创造性》)是英国著名语言学家、诺丁汉大学语言学院院长罗•卡特教授(Ronald A. Carter)的又一力作,2004年初由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同时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出版。笔者在诺丁汉大学语言学院访学期间与该校罗•卡特教授接触甚密,在去年上半年对他的一次专访中,他多次提到此书。在传统意义上,语言的创造性只存在于文学和广告等形式的话语或极少数有天赋的个体心灵之中。但罗•卡特教授在本书中告诉我们:语言的创造性远远不只是特殊人群的财产,更是所有人的特殊财产。

《语言与创造性》是一部基于CANCODE语料库的英语口语学术专著。CANCODE的全称是Cambridge and Nottingham Corpus of Discourse in English(“剑桥-诺丁汉英语话语语料库”),是“剑桥国际语料库”(Cambridge International Corpu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采集的是1993—2003年间英国各岛数百个地区的口语语料,由五百多万字组成,所有材料均属自然言语(spontaneous speech)。它和其它语料库最大的不同点是:录音材料均根据说话者之间的关系(如亲密关系、点头之交、同事、陌生人等)进行编码,使研究人员能够密切考察说话者之间的熟悉程度是如何影响他们的说话方式的。罗•卡特的《语言与创造性》一书即是利用CANCODE开展英语口语研究最直接、最具代表性的成果。

1 《语言与创造性》的总框架

本书共255页,分三部分,计六章,每部分由两章组成。兹逐章介绍:

第一部分:背景与理论(Backgrounds and theories)

分“创造性研究方法”(Approaches to creativity)和“直线与连续体:语言学方法”(Lines and clines: linguistic approaches)两章。标题中cline一词相当于continuum,此处译为“连续体”。一、二两章以评述心理学科的研究工作为起点,概述了围绕创造性研究展开的各种研究范式及其成果,其目的是探索不同学科如何研究创造性课题以及其它学科对相关课题在语言学方法论上的意义。作者指出:“只有通过连续体(cline)和参照社会环境才能最深刻地理解语言的创造性”(P54)。

第二部分:形式与功能(Forms and functions)

分“创造性与会话模式”(Creativity and patterns of talk)和“修辞格”(Figures of speech)两章,阐述了关于CANCODE语料库语料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将实际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进一步描述和分析了语料中出现的主要会话模式,尤其重视语言的词性以及在人与人情感交流过程中形成的重复和回应模式。由于修辞格常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话语中,作者对日常话语中的隐喻(metaphor)、借代(metonymy)、夸张(hyperbole)等一整套修辞格进行了认真、系统的讨论。

第三部分:环境与变化(Contexts and variations)

分“创造性,语言与社会环境”(Creativity, language and social context)和“创造性、话语与社会实践”(Creativity, discourse and social practice)两章。前一章就本书例子的主要来源——CANCODE口语语料库进行了描述,然后讨论和评价了该语料库的结构、语料采集的程序和组织语料的通用方法。通过对CANCODE语料库以语境为语料组织基础的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表明创造性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在第二章,作者又回到言语作用(verbal play)理论、文学语言概念和社会心理构成的探讨上,但重点仍然是社会文化实践中的创造性问题——包括专业人士和客户之间的话语和职业沟通等。

2 《语言与创造性》的显著特点:系统论意义上cline概念的提出

顾曰国教授(1998)指出,“对自然而然的谈话的研究可以说是刚刚起步,口语语料库与其它类语料库相比还少得可怜且规模很小。多少年来,甚至可以说自古以来,书面语是语言学家的唯一语料来源。”因此,谈语言创造性或语言使用者创造性的论文和论著虽然不计其数,但一般都是从书面语或文学文本入手,而谈口语创造性的专著极为罕见。卡特教授的《语言与创造性》一书一出笼,即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Michael Halliday)教授认为:“卡特教授总是将随意而自然的会话视为会话者使用语言资源时最丰富、最具创造性的方式。CANCODE语料库使他得以通过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对话,就创造性进行论证。罗•卡特在新著中对出现于不同历史文化环境中的创造性概念进行了考察,但重点仍然放在口语体上。本书不仅审视了普通会话艺术,而且洞察了普通语言学的本质。”大卫•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是一位专门从事“语言”话题写作的世界权威语言学家,他对此书也不乏赞誉之词:“罗•卡特的这本书借助CANCODE语料库所提供的新视野,从跨学科的美学角度,对当代语言学研究中最被忽略的课题之一进行了全新的、认真的探讨。这是会话分析研究领域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使人们确信,巨大的语言创造性存在于我们所有人当中”(以上评语均引自罗•卡特新著扉页)。

可以说,《语言与创造性》一书是对当代国际语言学研究的一次重要突破,而这一重要突破的取得,我认为是卡特教授将系统论研究方法应用于其研究实践的结果,这也正是本书值得介绍给我国读者的主要原因。我读完卡特先生的新著《语言与创造性——普通会话艺术》后,与同时在诺丁汉大学做访问教授的顾曰国教授交流了读后感,他很赞同我的观点,认为卡特教授在本书中确实贯穿了系统论思想。

俄罗斯心理学家米哈里•奇克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1999)曾利用系统论方法研究创造性问题,指出(PP.315-16):“当一个人给某个领域带来了变化,创造性即产生了,——这一变化将通过时间得到传递。有些人往往更有可能带来这种变化,一是其个性特征所致,二是因他们有幸与某一领域(domain)结缘……。而创造性所带来的变化必须适应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必须能够通过时间得到传递。创造性总是涉及到某个符号系统中的某种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这一文化圈成员的思想和感情。那种不能影响我们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变化即不能称其为创造性。”卡特教授在批判的基础上接受了奇克森特米哈伊用于创造性研究的这一系统论方法。他认真研究了奇克森特米哈伊关于创造性过程的描述,指出其局限性:“它几乎没有关注不同具体域值(domain-specific values)的形成过程、原因及之后的文化构建等问题,也没有关注这些系统是如何处理那些与社会价值和创造性标准相违背的创造性活动的。此外,那种认为创造性必然是单一个人产物的观点也是过于大胆的假设”。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或孤立发展,因此,创造性可以突破常规,但不能远离常规(accepted norms),再复杂、再精致的创造性语言都是按某些规则构成的。卡特据此提出了新的语言学方法论:连续体(clines)。他在《语言与创造性》一书中专章阐述了这一研究方法,认为:被视为具有文学性和创造性价值或视为寻常或不寻常的东西,都与它们所使用的场合以及分享该使用价值的作者和读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使用“连续体”的概念,可以有效地衡量在不同目标、不同使用和不同价值中的语言创造性的“度”。作者进一步指出,我们所说的创造性不只是单一的创造性(creativity),而是一个创造性组群(creativities)。口语只有放在“口语性”(spokenness)和“书面性”(writtenness)的连续体上进行研究,才能得到充分的认识。《语言与创造性》一书传递了如下信息:a.创造性研究不能游离于文学文本、文学特性和语言/文化环境之外;b.文学与非文学、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界线并不像某些语言学研究中所假设的那样泾渭分明,它们总是游移于彼此之间,而文体的这种连续体也就是创造性的连续体;c.创造性既是特殊的,又是正常的,既是寻常的,又是不寻常的。创造性源自日常生活,也源自日常口语;d.在连续体框架中探讨创造性的变因及其多重性的本质能得到满意的研究结果;e.语言描写有再现创造性语言运作过程的潜在能力,但它必须考察在不同社会群体、社区和文化体系内形成的各种价值观、信念和判断等因素。卡特在第二章“连续体、价值与创造性的关系”一节中指出:“必须强调的是,将语言的文学运用和创造性运用视为存在于一个连续体或统一体中比把它们视为分离的特征集合或语言固有的或特有的‘诗的语域也许更有意义”(P66)。该书关于“普通会话艺术”的话题就是在连续体研究框架中展开的。作者在第二章具体探讨了“创造性、写作和个体的关系”、“写与说的关系”、“说-写连续体”、“内在模式:偏离理论和自我相关理论”(Inherency models: deviation theory and self-referentiality)、“图式与更新”、“呈现、快乐与言语行为的关系”、“连续体、价值与创造性的关系”及“Bakhtin、创造性与说话”(Mikhail Bakhtin系俄罗斯语言学家和社会文化理论家)等问题,为本书第二、第三部分对英语口语的系统研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笔者认为,罗•卡特教授《语言与创造性》一书是利用系统论对普通英语会话艺术和科学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典范,它无疑开创了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新局面,对我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将起到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3 它山之石:对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启示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语料库业已成为研究语言和语言教学的有力工具,受到语言研究者和语言教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的建设与研究、对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语水平评估以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CET SET)的评估和研究都在利用语料库这个日益重要的手段和平台。但与英美国家的相关研究相比,我们的口语研究还存在较大差距。笔者认为,卡特教授的《语言与创造性》一书对我们至少有三方面的启示:

(1) 我国的英语口语教学与研究缺乏对学生在课堂环境下的口语发展的描述,应该加强。文秋芳等学者指出,“口语教学历来是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 年级越高的学生似乎越不喜欢练习口语;② 学生的口语流利程度上不去,有时甚至给人以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的感觉。尽管各种口语教材不断出现,各院校也不断加强口语训练,鼓励学生多练口语,但似乎仍然没有什么公认的好方法。我们认为,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首先要对学生在课堂环境下的口语发展进行描述,同时还要知道这一发展过程如何受个人因素和学习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方案,更好地帮助学生练好口语”(文秋芳,王立非,2004)。事实上,我们也有专门研究英语口语的研究机构,如成立于2001年“南京大学英语口语研究所”,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对中国学生、特别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特点、规律以及成绩评估的研究,为从事英语口语学习研究的专业人员和研究生提供研究信息和数据,是该方面人才培养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但我们似乎还缺乏系统的、实质性的工作。

(2) 罗•卡特教授《语言与创造性》一书探讨了日常英语口语中固有的创造性问题。语言的创造性在传统意义上被视为正统文学和广告等经院式话语的宝藏。从语言学角度考察,东方(包括中国等许多亚洲国家)采用的是“规定式”(Prescriptive)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崇尚标准化和规范性,因而一贯重视对书面语的研究;而西方,尤其是现代语言学问世之后,对“描写式”(Descriptive)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情有独钟,不带个人成见去阐述语言规律,而是客观、如实地反映语言在不同语体和不同语境中的表现,因而更重视对书面语的研究。卡特教授在新书中分析了自然发生的英语口语,以揭示日常口语语境中的普通百姓在这些语境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方面体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该书通过举例说明,将当今语言学理论融入语言学和文学研究,充分再现了非正式交际中创造性选择、自动化和重复的重要性。卡特教授的研究成果对我们进一步重视口译研究,特别是关于日常英语口语中固有的创造性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3) 《语言与创造性》是一部基于CANCODE语料库的英语口语学术专著,但遗憾的是,CANCODE语料库中只有录音及文字材料,没有录像。如果在口语语料库中不能做到音、像并存,就难以反映口头语言使用的实质,对语料库使用者只能提供有限的帮助。本人曾在对卡特教授的访谈中提及此问题,他说这正是他领衔的团队下一步要做的,尽管具体操作时有些困难。建议我国的口语语料库建设考虑录像这一元素,让我们和国外的同仁互相学习,共同攻克科研难关。

□参考文献

[1] Csikszentmihalyi, M.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A]. in Sternberg, R.J.(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313-35.

[2] Gui Qingyang. An Interview With Ronald Carter[WB/OL]. http://www.eltnews.com/features/interviews/034_ronald_carter1.shtml

[3] Ronald Carter. Language and Creativity: The Art of Common Talk[M]. London: Routledge,2004.

[4] 顾曰国.语料库与语言研究——兼编者的话[J].当代语言学(试刊),1998,1:1-3.

[5] 王立非,周丹丹.我国英语口语研究12年:回顾与现状[J].外语界,2004,(12).

[6] 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口语研究与测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s Theory to Corpus-based Research on English Conversation

——Review of Language and Creativity——The Art of Common Talk

GUI Qing-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bstract: Language and Creativity explores the creativity inherent in everyday spoken language. Creativity in language has conventionally been regarded as the preserve of institutionalised discourses such as canonical literature and the discourse of advertising. In Language and Creativity, Ronald Carter analyses naturally-occurring spoken language to reveal that ordinary people in everyday speech contexts demonstrate creative capacities for sensitivity to their contexts. Illustrated with examples, and integrating current theory in bot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the book underlin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reative choice, automaticity and repetition which is involved in inform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Systems Theory; Language and Creativity; English Conversation; The Art of Commen Talk

猜你喜欢

系统论英语口语
系统论视域下小学生手球教学研究
基于情感过滤假说的小学英语口语纠错策略的研究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职高英语口语的学习策略及表达能力研究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关于高校学科建设要素及其规划制定的思考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系统论视角下的园本教研体系研究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