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非弹性散射

2009-04-02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2009年2期
关键词:强子工作组研讨会

Masahiro Kuze et.al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apan

Deep Inelastic Scattering

2007, 967pp.

Hardcover

ISBN 9789812568717

M.Kuze等编

深度非弹性散射(DIS)是高能物理领域中探索强子内部结构的最为有力的手段。几十年来,人们对基本粒子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基本相互作用的了解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进展,确立了强、弱、电相互使用的标准模型,并进一步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其中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实验与理论的研究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书是深度非弹性散射第十四次国际研讨会(DIS 2006)的会议文集。这个系列研讨会始于1992年达勒姆(Durhan),以后每年召开一次。本次会议是在远东地区召开的首次研讨会,会期为2006年4月20~24日,在日本筑波科学城召开,有240位实验和理论物理学家参加。会议的主要论题一直是德国汉堡的强子——电子环形对撞机(HERA)的实验结果及相关的理论分析。近年来,来自费米实验室、SLAC、CERN、RHIC、杰弗逊实验室和KEK的结果越来越丰富,使得这个系列研讨会的内容越来越广泛,意义更重要。

全书内容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大会报告,包括8篇文章,分别总结了HERA的H1和ZEUS两个实验组以及费米实验室的Tevatron和CERN的COMPASS实验组的最新进展,其余4篇为理论进展,包括部分子分布、微扰QCD以及与HERA结果密切相关的QCD的理论研究新成果的介绍。第二大部分是6个工作小组的论文汇编,它们分别是:1.结构函数与小x工作组(32篇);2.衍射和矢量介子工作组(25篇);3.弱电和超出标准模型工作组(21篇);4.强子末态工作组(43篇);5.重味工作组(24篇);6.自旋物理工作组(30篇)。第三部分标题为DIS的未来,包括7篇文章,分别介绍了各大实验室的未来工作计划,特别是即将投入运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物理工作展望。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其中包括六个工作组分别的总结报告和一篇关于深度非弹性散射的总的评述。

全书内容新颖、广泛,对于从事粒子物理理论与实验研究的研究与教学人员极有参考价值。

丁亦兵,教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Ding Yibing, Professor

(The Graduate University,CAS)

猜你喜欢

强子工作组研讨会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福建举行
魏群夫散文创作研讨会纪要
研讨会莫变“演讨会”
罚你没商量
省事神器神奇的Excel工作组
FIFA解散反种族歧视工作组
How to Care about the students’emotions and attitudes and promote their full development
回家
城里的媳妇
走向新世纪雕塑创作与教学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