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有效性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2009-04-02牛广华丁国浩
牛广华 丁国浩
摘要:当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努力的探索高校学生党建的创新路径及有效模式。通过对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组织有效性理论的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实现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外部有效性”与“内部有效性”的“内外统一”,进而将组织有效性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党建的研究并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组织有效性理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内外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254-02
近年来,各高校党委普遍重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学生党建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求高校学生党组织不仅要适应外部变化的要求而且要加强内部的有效整合,从而保证党建工作顺利进行。
根据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组织有效性理论的要求:一个组织能否适应外环境的变化并适时作出必要的调整,是该组织得以继存的充分条件,这是组织有效性的第一个要求:即组织的“外部有效性”。当然,这里会产生不一致现象。另外,该组织能否有效地执行并落实上级组织的要求,发挥各层次各部门的整合作用,是该组织得以有效续存的必要条件,这是组织有效性的第二个要求:即组织的“内部有效性”。当然,这里也会产生不一致现象。最后,该组织能否实现“内外统一”是该组织得以长久续存的充要条件。这是组织有效性的第三个要求:即组织的“内外统一”。这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理想模式。由此,笔者借鉴了社会系统学派组织有效性“内外统一”的分析视角,产生了这篇文章的理论构思。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以下不可忽视的五个主要问题:
第一,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调查表明,在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活动中,一些教师在向学生讲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连自己都显得理不直、气不壮,不敢联系实际,加之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够,从而导致形而上学色彩浓厚,不能有效地触动大学生的行为和灵魂。
第二,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相对不足。调查表明,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学生党组织却存在着对党员管理教育重视不够,组织生活不健全,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不足等问题,与校园中日益活跃的各种群众性社团活动相比,学生党组织的声音很是低沉,甚至吸引力减弱。
第三,部分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和表率作用发挥不够。不可否认,我们发展的大学生党员基本上都是综合素质较高,政治立场坚定的。他们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但也确有部分学生党员不履行职责,重名利,轻实干,表现是“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严重损坏了党员的整体形象。
第四,少数大学生党员的素质亟待提高。这些年来,高校吸纳的绝大部分学生党员能够自觉维护党的形象,主动抵制各种不良现象和信息的影响。但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党员不注意维护党的形象,甚至忘记自己还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们入党的积极性曾经是那么高,而现在却是党性意识丧失,政治意识淡薄,政治敏锐性退化。
第五,发展党员分布比例不平衡。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实行的学生党建新目标是,“一年级班班有党员,二年级班班有党小组,三年级班班有党支部。”这一模式下的发展分布比例是不平衡的。首先,表现在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特别是和毕业班之间的比例不平衡;其次,表现在—般学生党员数量和学生干部党员数量之间的不平衡。
二、组织有效性理论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我们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五个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
首先,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说明了高校党组织和教育机构并没有有效地自上而下地把高校党建的外部工作做好,不符合组织有效性的第一个要求:“外部有效性”。其次,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相对不足。说明了高校党组织没有很好地发挥组织内部的有效整合作用,因而不符合组织有效性的第二个要求:“内部有效性”。再次,部分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和表率作用发挥不够、少数大学生党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发展党员分布比例不平衡等。说明了高校学生党组织并没有有效地落实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加上内部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从而也违背了组织有效性的第二个要求:“内部有效性”的要求。我们说,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因而继续探索实现高校学生党组织“内外统一”的路径选择将显得十分重要了。
现代管理理论,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一个组织的有效性取决于该组织的组织者接受命令的程度。他分析了组织者承认指令的权威性并乐于接受指令的四个条件:第一,该组织的组织者能够并正确理解指令;第二,该组织的组织者相信指令与本组织的宗旨是一致的;第三,该组织认为指令与他本组织及组织者的利益是不矛盾的;第四,该组织的组织者在体力和精神上是胜任的。
基于以上理论的指导,我们得出了实现高校学生党组织“内外统一”的路径选择的三个步骤:
第一,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高校学生党建政策的要求,这是实现高校学生党组织“内外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其实,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扮演着一个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而正确理解政策和指令对高校学生党组织开展工作意义重大,对高校学生党建的有效性组织起着前提性和引导性作用。
第二,科学探索实现高校学生党建的新载体、加强党建的信仰和凝聚力,这是实现高校学生党组织“内外统一”的关键和核心。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首先,加强外在的宣传和内在的“思想政治灌输”。只要有政党存在的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就不可避免。其次,探索当前高校学生党建的新载体。我们可以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在社区、社团、网络等新的载体上来。最后,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党建的激励机制。“赏识教育”之所以取得近代教育较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不断的激励学生。因而,要想较好地调动高校学生党建的积极性,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基本满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这是实现高校学生党组织“内外统一”的保障和条件。要保障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开展,基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一定要满足,否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就是“纸上谈兵”。
三、组织有效性理论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运用的意义
将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组织有效性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创新意义。
其一,组织有效性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一个组织的效率,达到该组织建设的预期目的,这与中国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吻合。其二,将组织有效性理论引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我们可以将其引入整个国家各行各业的党建工作中去,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其三,现代管理理论中丰富的管理组织理论,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例如:组织的合法性理论、组织的权威性理论等。从而运用各种管理理论来更好地审视和指导中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从而迎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拓宏伟,刘建德.试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及其载体创新[J].教育探索,2008,(4).
[2]许志伟.探索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新途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10.
[3]陈琳.管理原理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8.
[4]蔡德章,王要武.基于组织有效性的组织管理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
[责任编辑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