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研究管窥
2009-04-02李娜
李 娜
摘要:新自由主义从本质上说是国际金融资本统治下的殖民主义化道路,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新自由主义所作研究的综合阐述,得出中国不能走新自由主义的改革道路,新自由主义道路只会导致国家发展缓慢甚至衰败,中国学者要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探讨新自由主义,才能使提出的理论、观点经得起实践的考验,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的结论。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216-02
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引进、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包括批判性地吸收、借鉴西方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以及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作的有益经验。在这种背景下,“新自由主义”传入中国不可避免。
一、国内外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的几种不同定义
(一)国外学术界对新自由主义的几种不同阐述
美国著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有关全球秩序和主张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私有化观点的理论和思想体系,其完成形态则是所谓“华盛顿共识”[1] 。
罗伯特·W.迈克杰尼斯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的导言中指出,新自由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明确的政治、经济范式———它指的是这样一些政策和过程:相当一批私有者能够得以控制尽可能多的社会层面,从而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1]。
为了和20世纪30年代后出现的自由主义区别开来,弗里德曼也提出了“新自由主义”的概念:“一种我过去常称为19世纪的,然而又是从变革思想潮流的观点来看的自由主义,我现在开始称之为‘新自由主义。” [2]
伊丽沙白·马丁内斯和阿诺尔多·加西亚认为,新自由主义是过去20多年里广为流行的一套经济政策[3]。法国学者塞阿指出[4]: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表现。
(二)中国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的定义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著名经济专家胡代光认为:“新自由主义”它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乃至法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就经济学而论,新自由主义的“新”这个词意味着不同于亚当·斯密创始的古典的或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经济自由主义。实质上,新自由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说的更新,是它的更为极端的翻版。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特别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迅速加快,新自由主义正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简而言之,新自由主义就是积极主张推行一套经济政策,大声疾呼提出五个更少的要求:更少的政府支出,更少的税收,更少的财政赤字,更少的货币扩张,更少的政府干预[5]。
国内两位学者张成德、晔枫对新自由主义的定义是:新自由主义是指资本主义的新保守势力,通过全球渗透和国际垄断,进而为资本拥有者谋取最大化利益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理论思潮。新自由主义是全球范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混乱的制造者,其触角伸向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必然性的灾变[4]。
中国社科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组长何秉孟教授的定义则是: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且通过“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而著称于世;“华盛顿共识”的形成与推行,则是新自由主义从学术理论嬗变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范式和政治性纲领的主要标志[6]。
二、国外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的看法与评论
(一)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的看法
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若干年里,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理论方面的研究一直相对薄弱,但这种情况在近年来随着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有所改善[7]。
佩里·安德森撰文认为[8],新自由主义是作为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的对立面出现的,它试图为重建市场资本主义模式奠定理论基础,尽管新自由主义有着坚定的理论探索的勇气,但是,它对二战以来在西方社会得到发展的普遍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和福利国家制度的挑战是对大众民主和公共权力的威胁。马克思的普遍平等观依然是对新自由主义竞争自由观的最好的回应,只有发展公共权力和捍卫福利国家制度,才能制约市场经济消极面的夸张,这对发展中国家和处于经济转型的国家尤其适用。应该扩展对人民所有制构想的讨论,以此来回应广泛的私有化主张。俄国和东欧经济在广泛私有化过程中出现的外国投机家和黑手党对私有化证券再分配进行操纵的现象值得警惕。
(二)国外非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的评论
英国学者鲍尔·库格曼对新自由主义思想提出了五个重要评论观点[1]:
1.有关经济发展方面的知识十分有限。比如说,美国无法解释其每个资本收入增长三分之二的原因。同样,亚洲经济成功的原因并不符合“目前的正统观念所认为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这一说。据此,鲍尔·库格曼建议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采取“谦恭的态度”,提防“缺乏分析的归纳”。
2.总有人不断提出缺乏根据的结论并为有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华盛顿共识就是一个鲜明例证。
3.“传统的智慧”并不稳定,时刻在有规律地向其他事物转变,有时甚至走向对立面——尽管他的支持者在兜售其新的正统观念时仍然充满自信。
4.回顾历史,大家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政策并没有“达到它们的预定目的”,而且是建立在“坏主意”基础之上的。
5.人们经常认为“坏主意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它们符合权力集团的利益。毫无疑问,事实的确如此。”
(三)对以上学者观点的简单评价
西方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视角众多,辞锋犀利,他们对新自由主义批判性研究既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新自由主义提供宝贵的思想养料,又给我们留下了继续耕耘的空间。但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他们之中,除少数马克思主义学者外,大部分学者研究和批判的着眼点仍然是出于对资本主义前途与命运的关注,是以批判性话语为资本主义克服危机出谋划策,而且其中还夹杂着不少民族与国家利益的考虑,打上了其自身的阶级、经历的烙印。因此,他们没有也不可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与国家利益的角度去批判新自由主义。
三、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国内学者对新自由主义在中国传播所持的不同观点
新自由主义在中国较大规模地传播和讨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要通过文献出版物、以大学为主的各种讲坛(论坛)、各种研究机构(包括学会、研究会)主办的学术讨论等几种渠道或方式传播。中国学术界、理论界关于新自由主义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的看法上,分歧较大。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9]:
1.全面否定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不仅不赞成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并对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持强烈的批判态度,更坚决反对借鉴新自由主义。
2.极力鼓吹
极力鼓吹、推崇新自由主义的人在中国学术界、理论界为数不多,其代表性人物是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持这种观点的人虽然不多,但在部分青年学生中具有相当蛊惑力;而且,他们还企图利用照抄照搬来的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影响政府决策。对此,必须高度警惕。
3.只介绍不分析、不判断
取这种态度的学者多为研究国际政治学的学者和研究国外经济学的学者,他们不重视对新自由主义本身的研究,也较少考虑新自由主义者的政治倾向,着重把包括新自由主义在内的西方的学术理论介绍到中国来。
4.批判地吸收、借鉴
目前,中国学术界、特别是经济学界,有一批较为严谨的经济学者既不全盘否定新自由主义,也不主张照抄照搬新自由主义,而是力图根据中国实际,对新自由主义特别是对其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积极吸收其中可供中国改革开放借鉴、参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实践的发展。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研究探讨新自由主义
苏东剧变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阵痛与调整,但并没有就此沉寂。
1.新世纪特别是“9·11”事件以来,随着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及其全球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外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积极开展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批判与反思。
2.一些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则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经验的诠释与探索。中国社科院曾邀请苏联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大学副校长兼设计部主任杜布林涅夫来中国社科院演讲,演讲的题目是“谁之过失?谁之罪?”他说俄罗斯十年民主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改革,几乎把俄国引进了死胡同,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的损失都是无法估量的。他讲了两句振聋发聩的话,令人刻骨铭心。他说伟大的中国决不能走苏联的道路,伟大的中国朋友不能重犯俄罗斯人的错误。
3.在中国国内,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李慎明认为,新自由主义从本质上说是国际金融资本统治下的殖民主义化道路,新自由主义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中国不能走新自由主义的改革道路,新自由主义道路只会导致国家发展缓慢甚至衰败。
参考文献:
[1][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M].中文译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1-3.
[2]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王宏伟.关于新自由主义的三篇短论[J].理论经济学,2003,(2):18.
[4]张成德,晔枫.“新自由主义”的风行及其本质[N].山西日报,2005-01-11(1-2).
[5]胡代光.评析新自由主义倡导的政策实施问题[D].福州:福建省社会科学院,2004.
[6]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新自由主义及其本质——关于“新自由主义”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6):47.
[7]邹诗鹏执笔,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国家创新基地.全球马克思主义研究风起云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总报告(2007)[J].社会科学报,2007,(287).
[8]佩里·安德森.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和教训[EB/OL].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9]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蔓延[EB/OL].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网络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
[责任编辑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