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民间文化综述

2009-04-02吉胜利

延安文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陕北剪纸

吉胜利

一、陕北文化资源浅述

陕北民间文化是极其丰富的,尤其是剪纸、泥塑、绘画、腰鼓、秧歌、说书、民歌、面花、布堆画、砖刻等等,它们均属非物质类型的人文遗产。

剪纸

剪纸在中国有着众多的派系,就陕北来讲也分延安和榆林两个地区,延安以安塞与延川为代表。其它的——近年来曾得到过不少专家的指导,这可以说是它的优势,却也是它的自毁。因为原生态所遗留下来的某些图案是不能擅改的,一经变动之后它也就失去了历史传承下来的精神性图谱。在此一点上,安塞较好,至少本土风貌未曾破坏。

近些年来,陕北时有画像砖出土,上面的叙述性内容与现今依然保存的剪纸内容无二,也就是说,我们的根——“本土性原生态民俗”仍然健在。这正是陕北剪纸绿色而天然的象征,它一以贯之地描绘出了民间艺术的衔接性。而这样地衔接,是一代一代、一辈一辈心口相传的,不管是从侧面还是正面,它都完整地体现出了民间文化是有其生命价值的。

摒弃别人的繁琐之后,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的,它就会有别一样风范。你看我们的石榴、牡丹,它们被抽象地是那样的传神;还有一龙一凤一虎,它们争相跃然纸上;在活一般的镂空技法里,四处洋溢着立体的生命;图案中大量造型古朴、奇特的人兽合体,人与植物合体,动物合体,给人以神秘原始的质感。民歌里唱道:“拉手手,亲口口”。剪纸题材中亦不乏这样场景:男的——眼中有你(女),女的——眼中有他,大家在彼此的心里。

另则,不管是哪一个村的剪纸内容里,大家都有着一个似乎是永远都发挥不完的主题——“抓髻娃娃”。即一个娃娃——不管男女,头上梳着髻式的发形,或两手抓鸡或饰以各种图案,寓意多子多福,即如同民俗“性”教育一样。髻,《庄子•达生》篇讲:“沈有履,灶有髻。”他的意思就是说,“髻”一种鬼神,经常寄居于灶堂之内,所以也被称为“灶神”。《经典释文》引司马彪云:“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我们的剪纸内容则不同,它是以“拟人”为表达方式,刻画于“无分男女”来还原人性本来,即我们每人都是一样的,男人女人都代表了祖先的遗传,后天的分别仅是“性”的不同而已。因此“抓髻娃娃”有时并无任何的附属图案,只是简单地“腹中孕子”以象征对生殖的崇拜。谁家谁人要过喜事或快生小孩了,就准要贴一张,预示着往后合家团圆、快乐和谐。

当然,以上我们所讲的仅是概括性的,限于篇幅本文也无意过多阐述引申。这里要对“剪纸艺术”与“窗花”提出些区别。窗花——它是多以对称性图案作为折叠式一剪成型的,剪纸则不同,有时需要大量的题材性创作以及对传统继承的沿袭,所以两者不可一概而论。也只有当剪纸被称为艺术的时候,我们才可将其与书法、油画、版刻等等相提并论。

近年来,全国剪纸呈行业性发展趋势,使之仿佛已不在是以往的“窗花”了,即如同高价艺术品一样,成为了国内外旅游纪念的宠购。但是低质量以及相互抄袭、剽窃成风,使得游客一时真假难辨,整个产业几乎随时可能贱卖。而一旦如此,又将回复以往的萧条,并且某些传承恐亦将不复存在。所以说市场急需整顿,远的我们管不了,但凡打陕北品牌者必需高质量完成每项创作。也只有如此,陕北才可以以剪纸等等民俗来带动其它事业的发展,如若不然,数年之后其亦将如同前些年的其它文化产业一样,自然风化后蒸发。届时,不仅是非物质的无形资产会受到损失,更有可能断送自古以来心口相授的“原生态文明”。我们身为学术研讨者,对此就不能不看的更深远一些,只有这样它才可能异地开花而真正地走出国门。

据笔者所知,南派剪纸业已远销澳大利亚诸国,惟独北派尚无主心,陕北则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迫切需求规范性的行业原则。也许,随着陕北民间文化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全面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届时,我们就可以以剪纸为题材,创作大量的有深度内涵的相关配套文化产品,也就是说,可以尝试着进行“对以往剪纸内容的动漫式”改良,即将其中的一部分可塑性强的内容发挥为动画以及影视剧等产品推出。这样,也就不必熬煎于剪纸利润的微薄了,我们可以另辟蹊径跳出以往的圈子。

亦因此,仅一剪纸既可带动大量的开发与利用,并且随后亦能解决民生和就业的问题,一举多得。所以说既能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亦可缓解县域内的税收压力,何乐而不为。虽说启动时过程繁杂,但哪样事情又不如此,毕竟事在人为。

泥塑

泥塑历史亘古,或许可以直接追溯到原始时期。在那时,即便随手摔掼而成的泥人,它都有可能被当作神一样来敬奉。以往的考古发现已证明,古人的早期文化多数来自图腾文明,也就是说,他们全都是来自一种象形的拟定,而泥塑恰巧就是这一切的源头。陕北的红柳渠遗址、拓家坂遗址、圆疙瘩遗址、方家河遗址、庄科遗址、冯岔遗址等等均有各色不同类型的陶物发现,它们实物性地证明了陕北泥塑的久远性。当然,有关学术性的问题不能套用,但是没有文字的那段历史谁又能说的清呢?只要我们从人性的发展史程来看,大体总不会错的,因为先前所讲的剪纸与汉画像砖的一致,不就证明了非文字性、非物质性的传承么。

陕北的泥塑应该往后会比剪纸更出名,因此它更多地保留了从远古以来的“生”的气息。而这种生的气息,是以拟人的方式贯注到每件塑品当中去了,“活”或者“生气”是陕北泥捏的灵性勾画。对于这样的神来之笔,文字就越发地显示出它的局限性了,笔者实在无法也不可能形容出它的那种古朴与生意。因此拘束于此,我们就只能讨论与之相关的问题了。换言之,我们从文化内涵上来了解,而非一味盲目浮夸于形式上的解说。

抓髻娃娃——再回到先前反复讨论的那个话题。之所以这样,依然是为了将陕北的特有古朴加以轮廓化,予以现代拟人化的另类表现。抓髻娃娃——也被我们称为“抓鸡娃娃”,鸡与髻属同一音,我们本地则是发为——鬏——即小辫子的意思或头发盘成的结。那么两者间有什么区别?髻与鬏皆属于发式的专称,鸡则是动物与男孩小生殖器的拟称,其间存在着象形转换的过程。在古代民俗中,小孩成人要行成人礼,把头发梳成髻就是方式之一。那么在梳髻以前,它或许就是以鬏的样式来展现小孩活泼的,至于鸡我们则可视之为“男殖崇拜”。因为鸡在最早以太阳神鸟来显雏的,所以充满了对阳刚性的向往,反之,亦是对小男孩生殖器的写实(见闻一多《朴堂杂识》)。说穿了,这也正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所特有的“生命宗教”,即,通过对小男孩以及小鸡鸡的崇拜来回顾对已往祖先的祭奠。早在殷商时代,宗族间的祭祀就已经开始了对刚出生小孩的膜拜,他(小孩)表现出了已往祖先精神的重新焕发。总之,这其实就是随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片段,它代表并包容了中国人的礼教观——人神合一。

那么,陕北的泥塑与剪纸“抓髻娃娃”之间它们有着什么联系?在此,需要补充的是:任何文化都不是孤立无援的,彼此之间存在着绝对性的相反相成。泥塑与剪纸亦不例外。从总体上来讲,整个的陕北黄土文化皆受上古图腾的影响,它们不但如此还取长补短地吸收了大量的外来少数民族的特色,其中对饕餮的勾勒夸张上、对生殖以及爱情的大胆描述上莫不是数种区域文明的结合品,里面不但包含了民间文化的精髓而且充分地体现了“黄土区域的本原”——古朴。而这样的一种“纯朴的”表现,在很多地方已不多见了。因此,对它的研究关系着“文化链”的破译,而且可以带动现代人重新认识生活尊敬自然的和谐情怀。在这点上,抓髻娃娃和剪纸的图象及图案当中,明确表现出了古人重生轻死的理念,不但如此还将其融会到了与自然谐和一体的范畴当中。所以在陕北——陕北区域内的黄土原生态文化系统内,世人总能看到一种礼敬生命重视谐和的态度,即通过不断的大量连续性的有规律的一致性描述,主客观完美而圆满统一地以生命般的动态理念来刻画并创造有血有肉的精神体民俗。

这也就是说,以陕北为首的“古朴型黄土文化”,它是一系列陕北民间民俗的缩影。而这样近乎完美的表现,它完全被集中在了——“抓髻娃娃”这一生命感悟当中。在剪纸中泥塑中我们可以看到,男女一体、阴阳一体、上下对称、前后方圆、左右和合等谐一律,而这样的“一”其实也就是《论语》中孔子所讲的“吾道以一贯之”,即生命为之哲学的礼赞。说穿了,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围绕着民俗而展开的“生命之旅”。它一贯以来都是强调着人类“过活”的状态,即一种以人为本,崇尚和谐的社会性构造。这也正是党中央乃至地方政府正在执行和完善实施的远景。因此在整理民俗文化的基础上,陕北既可开展谐和自然、崇尚科学的新农村建设活动又能打造陕北第一的“民间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这就如同双腿并行而足踏千里,轻舟可过万重山的概念。

绘画

这里我们所要讲的就是“农民画”。它的历史或许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墓砖画,也可能随着口传心授而时有创新。之所以称它为“农民画”,就是要表明它来自于生活而成为艺术的,也就是说,它是人们在生活之余对未来美好过活憧憬式的“拟人抽象”。古人云,“师造化,夺天工”,它的意思就是说:大自然是我们的最好老师。作为艺术创作而言,这并不过分,它却恰巧表明了人与自然的谐和性。

书法是我国的独特艺术之一,它也受绘画线条的影响。绘画,它早期是没有线条的涂抹,随着色彩间的对比而产生了“界线性”的勾勒;而纯粹勾勒式的创作,则是剪纸乃至农民画的初衷。简言之,这就是一种对“生命以及自我的描述”,任何的鬼呀、神呀……都是素材的白描,随着画者笔下的点睛神韵使之脱坯而出,超然成为了凌驾精神与物质之上的艺术。

而今,作为民俗研究者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利用这一丰富而内涵无限的创作来造福于民间文化乃至百姓的生活,说穿了就是一个如何保护与开发的策略。一种合理的挖掘与推新,未尝不能将其造就为自剪纸、泥塑之后的第三支柱。民间文化越是呈多样性发展,就越能满足广大旅游者的各色品味,而且远销异地的实施性更强,创作者乃至社会公益的回报则更多。使文化产业呈“相反相成”的态势,这对就业与安定来讲,亦未尝不是积极的促进,它至少可以缓解并确实解决很多的农村孩子进城务工的不便,让每人可在“艺术中心”学习并就业,使之成为民间艺术的后备力量。与此同时,对即将故去的老艺人们以继承性的学习,使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技艺得以有承而不至于成为化石。

腰鼓

有关腰鼓的缘起,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源于祭祀,有的认为源于战争,但总归是人的与动的舞态,它酝酿并包含了舞蹈、武术、歌谣等谱系。革,在《周易•革卦》的意思就是“变革”;它寓意着生命以及外在形式的一种过渡。将皮子放在火上烤一样,使之迅速干化揉磨之后而成为革,蒙在木桶或木盆上敲击而有响如雷,古人谓之“鼓”。鼓,就是一种对亘古文化的回音;配合着舞蹈以及秧歌剧,构成为了最古老最原始的自然形式下的“舞台剧”。

而陕北的腰鼓,则是这众多剧种当中的先锋,它是多元文化和民族艺术交流的结晶。腰鼓,普遍认为就是挂在腰间的鼓,其实不然,它亦即代表着活动而随身的意义,舞动和征战乃其过去主要的功效。有人说,它是庆祝得胜归来的,又有人说,它本即源于战争的,总归却是雷动山河的。单从一个“鼓”字来解释:鼓,《说文解字》云:“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徐锴注:“郭者覆冒之意。”)虞世南《北堂书钞》则云:“为群音之长,有金石之声,整勒三军,听声则思将帅之臣,音调则臣道得。”据实而论,不外乎整一整合之意,偕同上下为一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也就是说,其最终目的亦由战争而终始。《黄帝内传》:“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这虽仅为传说,却也不难看出“鼓”在古时是取助威之势的,故而后来借解出“鼓舞”、“鼓励”、“鼓动”等词。

总归一句话,鼓文化起始了中华民族的“舞经”。而在这本大书里面,陕北腰鼓毋庸质疑是属于华采一章,它完美而全面地结合了几乎所有鼓舞的特点,集会众家之所长脱颖而出。在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下,陕北更应该将其融会为“秧歌舞台剧”,使之成为新型的“大型实景式史诗歌舞”,从而拉开作为民俗文化旅游大市的序幕。宋代诗人范成大诗曰“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就是此幕的序曲。

秧歌

秧歌,其实是一个经过改良的名词。其原本叫做“阳高”,外地亦称“社火”,延安鲁艺学院的师生们将其改为“秧歌”,所以它不但继承了清人翟灏提出的“秧歌”一词(见《通俗编》),亦将其扩编为新式的集会性表演,而此后全国也随之统一名称。

古时称为“祭阳高”或“闹阳高”,不管是“祭”还是“闹”,总归是属于舞和蹈的形式,即如同《周易•系辞》所讲的:“鼓之舞之以尽其神。”而这样的神,其实就是精神,它融会了祭祀时对先人的崇敬,以及自我闹腾时的洒脱,全然忘我而融乎自然。里面有吹、拉、弹、唱,有龙、狮、虎、马等各色伞头。他们分别担负着自身舞动的职责,伴随着丑角、美旦、老少中青的一起欢腾,看似无规实有律、看似混乱实有形,热热闹闹耍开来。有动的,有静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两相谐和团结奋进。丑的不丑,美的不美,心理自强才是健康。看似耍弄把戏,实则情趣万千,说不尽,道不清,故俗称道情。它和以往单一的道教小曲不同。道教的道情,是源自道曲以及道教乐律而来的,所以静宁雅颂是其高妙,而宏大震闹则为其不屑,是以多属宫廷性玩意;民间道情,荒凉而凄美,粗犷而豪迈,两情相愿,辗转反侧,有情人终成眷属。而这样的道情,其实正属中国式的“团圆剧”,它寄托了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追忆。

通过委婉而凄凉的《蓝花花》、《孟姜女哭长城》等等(民歌),我们不难看出古人对热恋生活的向往;《走三边》、《赶牲灵》迫不得已而为之;《脚夫调》、《船夫曲》、《跑旱船》更不是苦中作乐;终究却是《你妈妈生你人人爱》《谁坏良心谁先死》《哪达也不如咱这山沟沟好》《尔格的光景实在美》《陕北是个好地方》《绣荷包》《偷红鞋》《不想妹妹再想谁》《拉手手》《看妹妹》《你是哥的心锤锤》《想你哩》《打连成》《年轻人唱曲子解心焦》。

而今,所要面对的则是:如何将此一史诗型的古朴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整理而出,使之集腰鼓、民歌、说唱等等为一体,在大型“广场”或“舞台”演出。不但可丰富群众文艺生活,而且亦可回报于社会。伴随着演出的一系列的成功,每人每户亦即可获得相应的报酬,全县浑然一体全民谐和于“民间文化之旅”的开发。文化旅游大市的名声一旦打响,不但有国内旅客来访,海外商机亦会随之而来,成为真正地地道道的“民俗博物活化石”。

说书

“说书”也是一项急需拯救的资源,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秧歌及民歌一体的,互为表里,将各色故事偕同穿插而成“道情”——即说道之情。围绕着这说道之情而展开的,其实就是所谓的“信天游”。《庄子•逍遥游》讲鲲鹏每日皆有万里之遨游,“信天游”亦未尝不曾伴云而游、伴风而旅,逍遥无间于心性之内而穿越乎寰宇之外。一说一唱,一歌一舞,你道你情,我说我语,自由自在何处不逍遥。

抱一个三弦,弹起那个琵琶,脚绑木条,手打板儿,边说边唱,边唱边说,关中吼吼腔,陕北碗碗腔,开场白曰:“弹起我那三弦定起个音,我说一段往事大家听。却不说前朝往代的人,单说那唐朝手里事一宗。”《说唐》《说岳》《封神》,诚然一派独角戏。若要不独来,则俩人唱《夫妻识字》。

据实而论,“说书”其内涵非故事性可一言以蔽之,它毕竟是广泛地囊括并吸取了“评书”、“快书”等等书种的所长,扎口自编而独成一系。曾有以谜语开篇者:“一物生来生的怪,四爪长在脑瓜盖。肋肢长在肚皮外,肠肠肚肚露出来。”打一乐器——琵琶。它可以说既充满了乐趣,又不乏幽默的自嘲,而古来的艺人们正是在这样的逗乐他人的情况下苦水自咽——因为他们多为盲人。

现在,情况好了,有残疾者可以入学而另谋它途,但此一技艺却不可荒废使之沦为哑乐。从整理研发的角度讲来,在梳理内容的同时我们亦可将其杜撰的别样故事汇为一编,穿插并安置于剪纸以及泥塑之中,或重新创编于秧歌剧中展示舞台之上,呈歌舞升平之宏图。让后来的人们在饱眼耳之福的同时,更能欢欣鼓舞于以文创新的路子,艺以养学、学以养人、人以养文回馈社会。

民歌

民歌虽说全国到处都有,但是毕竟千里不同天十里不同地,哪个地方都有其本土特色。有关它的最初起源,我们也许可以追溯到《诗经》里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总之,所表现出来的不外乎“爱恋”二字。通过男女间的动情表达来展现自身的本色,从而博取人们的欢心。因此民歌多数属于情歌,但也不乏现实意义上的写实。

在这些写实作品当中,往往能够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望,虽然有时显得那么无助,却也直诉衷肠道尽寒苦之情。如《祈雨歌》中唱道:“晒坏了,晒坏了,五谷田苗子晒干了。龙王的老家呦,救万民!”可以说,他们既是在埋怨天的无情,却也是在展现着人的有情,伴随着歌声的起伏传递出对未来的想望。《娘娘庙求儿》:“马莲开花一抓抓,婆娘家坐下一扑遢。哎,你二姨,你乍去,娘娘庙上祈子去。头顶香盘手提蜡,进了庙门就爬下。磕了个头,忙站起,面前站个泥娃娃。掐的吃了个泥鸡儿,吃到嘴里泥哇哇,咽到肚子里凉唰唰。开言我把男人叫,明年我为你生娃娃。男人听言事不好,一把拉到庙背后,裙子一撩圪蹴下,放了一个屁儿没球了啥。”

民歌虽说是小调,却也种类繁多。一、诉情。其内容有《蓝花花》《五哥放羊》《绣荷包》等等。这些都是从言谈间的说唱中,以诉说幽肠的形式展现对恋人的苦思。二、号子。在生产以及过活的劳动中,以粗犷朴实而有力的憨厚之音,传递出刚健向上的阳性气质。《黄河船夫调》《趟场号子》《跑旱船》为其代表作,它的某些特点是没词,不需要唱出语言来,而且高低自由,任人摆布,吼嚎无妨。三、儿歌。虽说名称各异,内容却一致,都是以形象生动,曲调欢快活泼来谣响的。譬如:“倒对、扯锯,扯倒外婆家枣树,舅舅打,妗子骂,外婆给了个鸡腿把。”四、俗情。它由“酒曲歌”、“哭灵歌”、“祭祖歌”等等组合而成,在婚丧嫁娶的过程中呈头采性演出,因地方民风不同故而就景诉衷,往往不定格式不拘俗套即兴发挥。

从总说上来讲,笔者仅能分此四类,学术浅薄不敢再加妄言。如今随着民俗学的普及,日后必将结合于时代的气息而传承,使之变相融会于歌舞剧内,在它摆脱旧舞台的同时,亦即需要以新的创作模式来集结,将各种外来表演方式灌注一体,打造区域性歌舞蓝本。这样的话,在保持本色的同时,亦不乏青出于蓝的阶进,可走出地方特色转为民族文化。

面花

面花,是黄陵人的强项,他们因祭祀黄帝而形成“面的艺术”。北五县则是清明祭祖而用,家家捏,户户蒸,数百年沿袭不断,蔚然已成民艺。

面,我们一般统称“面条”,古时则亦言“汤饼”(汉代)。《说文解字》云:“面,麦末也。”《太平御览》引《仓颉解诂》谓:“面,细麸也。”至于它是什么时候成为“面花”的,这虽然无从准确考证,但却可推理出在汉以后。《说文》讲:“饼,面餈也。”《释名》:“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着上也。蒸饼、汤饼、蝎饼……皆随形而名之也。”这里罗列的“蒸饼”,其实也就是现在的“馒头”,古人以饼而兼称。说穿了,“面花”亦是蒸食之一,所以它不可能早于饼称之前。《晋书•何曾传》载:“蒸饼上不坼作并字不食。”《太平御览》引《赵录》云:“石虎好食蒸饼……蒸之使坼裂方食。”总而言之,即如同现今的馒头开花,又引而申之,转化为面花一系。

而今,时代不同了,我们已无须追寻古人的食迹,只需继承改造使之成为新兴产业。确言之,就是将其开发为一种面点,如同月饼、糕点之类,推陈出新。在外型上更取多样性,花色上以天然颜料,使人口水欲滴,食而又食。并结合庙会风俗,以办节形式来点缀其内容,譬如,莲生贵子、富贵牡丹、寿桃如意等等,只要符合市场需求,亦可以工厂加工。

布堆画

布堆画,不同旧时的百衲衣,它是手工、构思加技艺的结合。目前来看,虽然是一门新生艺术,但市场上产品众多,弄得游客眼花缭乱。

在全省,各地民俗不同,是以堆色斑斓,抽象依作者而发。按其结构造型来讲,可简易划分为两种:一是平面堆贴,二是立体堆贴。当然,这两者间亦包含着单层堆贴和多层堆贴,在缝合的基础上夸张地显现浮雕艺术或抽象概念。制作方法主要是通过裱糊、缝合、结扎等措施来完成的。内容则有神话系列、人物系列、动物系列、山水系列、植物系列、器皿系列、生活写实系列等等。它们既可用于婚丧嫁娶,亦可用于旗帜、徽标、装饰于家什。

乡里们常说婆姨女子没活干,其实“布堆画”正是出路之一,它能创收又能学习技艺,在解决工作之余,乐趣亦在其中,何乐不为。今所谓新农村建设,不过是一系列的新生活,即让人们过上不同于以往而幸福的日子。也就是说,让每人发挥其技艺,或让其学习一门或多门手艺,以自身带动致富之路,完成一己的社会责任——靠双手谋生。这样,区域小循环则自然形成,而和谐生活也就在其中。

砖刻

砖刻,是陕北的出土文物之一。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宋代的“腰鼓舞画像砖”就是其中一类。

土坯砖业已过去,秦砖亦不复再得,然而我们却需要一种复制,即,将所挖掘出的古物复制为工艺纪念品。通过烧制和过火后,使之焕发古朴的韵味,博得广大旅游者的青睐。这样做一方面恢复了对安塞县“砖窑湾”一地的实称,另一方面亦研发并解决了旅游复古的重任。

我们可以将剪纸中的“耕牛图”、“抓髻娃娃”、民歌系列等等镌刻于薄砖之上,使人携带方便又使其制作简易。如此,可与以上几种产业并驾齐驱,亦能成为支柱之一。不但解决了旅游纪念品急需特色的紧缺,亦即缓解了入城就业的压力。总而言之,任何的地方性产业都必需有一种循环式的结合,从而使区域内连锁成效,一体化成长为实业。这就是说,它是“相辅相成”的。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陕北剪纸
情系陕北
剪纸欣赏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剪纸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我的大陕北
美妙的剪纸
党建地图·陕北
我的陕北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