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交流述评

2009-04-02代晓明李玉英

中国科技术语 2009年1期
关键词:海峡两岸

代晓明 李玉英

摘 要:在较为全面地叙述海峡两岸大气名词交流情况的基础上,比较了双方名词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双方在大气名词定名上产生的差异,进而提出,协商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原则,是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和统一工作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工作,名词规范化

Abstract: The article firstly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the cross瞫trait academic communication on atmospheric science terms. Then, i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erm work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of China. Finally, it presents that it 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consult out some exercisable principles for the unification of terms.

Key words: the cross瞫trait academic communication, atmospheric science, term work, unification of terms

一 交流频繁,成果显著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所建立的70多个学科分委员会中,大气科学领域是率先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并且取得丰硕成果的。从1999年第一届 “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以来,至今已经召开了五届。且每次研讨会都取得实质性成效。

1999年3月,第一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市召开,大陆由时任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的潘书祥先生带队,台湾由李国鼎基金会秘书长万其超先生和台湾气象专家代表出席,这次研讨会的主要成就是,两岸学者达成一个共识:出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简称“对照本”),收录学科内较基础、特有、常用且重要的名词,以两岸各自已审定的名词为蓝本。大陆的是《大气科学名词》(1996年版),台湾的是《气象学名词》(1998年第四版)。根据会议精神,两岸成立了“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工作委员会”,由两岸各出9名代表(含各自推选的召集人1名)组成。

2000年11月,第二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上对两岸气象专家提出的“对照本”的建议本中所列名词逐条进行审定。会议达成这样的共识:出版“对照本”的时机已经成熟。2002年4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即“对照本”)出版,共收词6000条。

2002年5月,第三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市召开,两岸专家研讨了译名的共同性和一般译名通用原则,提出了新名词定名要符合信达雅,并兼顾科学性、一致性和约定俗成。会上针对“对照本”中一些定名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推荐名。

2006年10月,第四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召开,重点对新近出现的大气科学领域的342条名词进行了研讨,经会议讨论,82%的名词达到一致。会议还提出在增加名词、讨论共同推荐名的基础上修订增补“对照本”,出版第二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

2008年9月,第五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再度在台北市召开,主要对已出版的“对照本”进行补充修订。会议主要任务之一是对“对照本”中两岸叫法不一致的部分名词进行研讨,研讨的448条名词中, 有284条达成一致,使“对照本”中两岸名词的一致率再次得到较大提升。

两岸大气名词对照和统一取得较大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如下几点:

1.由于大气是全球相关性的学科,两岸大气学术方面交流起步早、历史长。“政治不通,气先通”,1982年11月、1984年12月与1986年3月在马尼拉召开的“南海及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学术研讨会”上,1989年7月与1992年9月在香港召开的“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研讨会”上,两岸学者出席并见面。1993年1月台湾大学气象系陈泰然教授受邀来大陆参访, 1994年两岸气象界经过多年在国外的交流,认为双向直接互访交流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组织“海峡两岸天气与气候学术研讨会”,于该年的3月和10月,分别在台北和北京召开[1]。

2.在大气学术交流过程中,两岸学者都较深地感受到了科技名词方面的差异,意识到要想深入交流,就必须消除这些学科概念上定名的分歧。于是在1994年10月的北京会议上,两岸大气学界确定了重点交流的四大范畴:学术、技术、名词、资料。从此,大气科学名词被纳入两岸大气学界的交流重点。

3.作为两岸科技名词交流的牵头单位,全国科技名词委非常重视两岸大气工作对照和统一。在积极稳妥的原则下,不断开展工作。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对照工作进入到具体工作阶段,就是在全国科技名词委的推动下展开的[2]。

4.两岸大气名词的定名工作具有较厚实的基础,为两岸开展名词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1988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了大气科学名词。这批名词共收词目1150条,按要求所收的词属于基本词、常用词。从1989年起,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始收集第二批名词(增补名词),将扩大收词与增加名词释义同时开展,大气名词释义工作因开展较早被全国科技名词委指定为名词释义工作的试点学科。1994年底名词及其释义全部完稿,1996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出版了《大气科学名词》(定义版)。而台湾气象学界的专家也于1998年完成编订《气象学名词》(第四版)。两岸公布的大气名词,为开展对照和统一提供了条件。

二 工作的特点

在工作组织上,大陆方面的海峡两岸大气名词交流是由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开展的,台湾方面的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交流,是由(台湾)气象学会组织进行的。

在专家队伍上,台湾地区专家队伍相对保持得更稳定。以两岸大气工作委员会台湾方为例,自2000年双方确立8位专家和1位召集人,台湾地区专家队伍一直保持着原状,个别人员稍有调整,体现出名词工作的延续性,据台湾大学教授陈泰然介绍,他们还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如三次不到会,予以除名。

在名词研讨内容的收集提供上,大陆的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专家似乎更积极主动。如,2002年出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对照本),大陆专家在收集的8000条词的基础上,参考各自出版的《大气科学名词》,《气象学名词》(第四版)和其他有关书籍,整理出6000条名词,并在大气科学名词全体会议逐条审定的基础上,最终整理出初稿,提供给台湾专家审议,最终形成了“对照本”前身——两岸讨论建议本。

在连续五届的两岸大气科学名词研讨会上,一般事先由大陆代表提供所讨论的蓝本和内容,台湾代表根据蓝本和内容进行会前准备。比如这次第五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大陆专家于2008年1月和8月两次讨论后,将两岸不一致的1001条名词和经讨论的381条名词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台湾专家。台湾专家在陈泰然教授的召集下,用了将近一个星期的下午时间对381条名词先行进行了内部讨论,先实现了内部意见的统一。

在海峡两岸的名词工作上,双方都存在相互借鉴之处。经过较长时期的经验总结,全国科技名词委提出了“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得到两岸专家的认同。

三 存在分歧的几个方面

在“对照本”中尚不一致的1001条名词中,笔者将两岸命名的分歧,主要归纳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汉字使用习惯上的分歧。粗归纳为7项

1.是“表”?是“计”?还是“仪”?

称“表”或“计”或“仪”的名词94条,占总数10%。部分名词见表1。如果对这部分名词双方能设法能达成一致,那么,名词一致率将会大幅提高。

主要分歧原因在于各自定名的原则不同。以“meter”和“graph”定名为例,台湾“凡西文字尾为‘meter者,译为‘计,凡西文字尾为‘graph者,译为‘仪”,绝少译为“表”(在1001条词中,笔者没发现台湾专家推荐为“表”的)。大陆则“结构比较简单,且靠人眼可直接观看读取数据为‘表;结构比较简单,除能靠人眼可直接观看读取数据外,设备本身有自计功能的为‘计;结构比较复杂,能将测得数据发送、传输甚至预处理,通常需要能源供给的为‘仪”[2]。

按英文词尾定名,从形式上看实现了统一,但如果英文词本身定名不准确或存在随意性的话,就有可能会造成错讹相传。大陆按科学概念定名显得形式上繁复一些,毕竟比台湾多了一个中文后缀“表”,而且可能在推广使用方面增些难度。因为非相关专业的,对“表”“计”“仪”识别起来可能要困难一些。表、计、仪究竟在科学意义上有没有严格区别?抑或是习惯叫法问题?如果大陆专家从语言文字学角度重新审视一下表、计、仪三字的含义,比如将“表”作为“计”的口头叫法;如果台湾代表也能从科学性角度出发,重新商讨根据英文词尾定名的优缺点,如此,两岸在这方面消除分歧,指日可待。

其实,双方消除这种分歧的做法在这次研讨会上已现端倪。如:acoustic thermometer,大陆叫“声学温度表”,台湾叫“声波温度计”,最终双方共同推荐名为“声测温度计”(“表”改为“计”,大陆代表让步);再如transmissometer,大陆叫透明度仪,台湾称为“视程仪”,而没有根据英文词尾定为“视程计”,可见台湾也不是完全严格按照英文词尾来定名的。

2.是“法”还是“术”?

actinometry,大陆称“日射测定法”,台湾称“日射测定术”;anemometry,大陆称“测风法”,台湾称“测风术”;calorimetry,大陆称“量热法”,台湾称“测热术”,如此等等,共有8条,台湾代表根据英文词尾“瞞etry”,凡逢此后缀均称“术”,而大陆一般都称为“法”。看样子,大陆专家爱作“法”,台湾专家爱使“术”。见表2。

消除上述分歧,也是存在可能性的,在用“法”还用“术”上面,大陆偶尔也采取变通方式,如ring densitometry,大陆称“年轮密度测定”从而避免使用“法”“术”。不失为一种消除分歧的方法。

3.是“理论”还是“说”?

同样道理,对待英文词theory翻译上,大陆专家多译成“理论”,台湾专家多译成“说”。于是,breaking drop theory,大陆称“水滴破碎理论”,台湾称“水滴破碎说”;canal theory,大陆称“水槽理论”,台湾称“水槽[学]说”;wave theory,大陆称“波动理论”,台湾称“波动说”。看样子,大陆专家爱“理论”,台湾专家喜欢“说”。见表3。

至于用“理论”还是用“说”,达成一致的难度

不应很大,只要两岸专家坐下来协商就可以了。其实,台湾也并没有绝对地将theory译成“说”,比如,Monin睴bukhov similarity theory,台湾称莫奥相似理论, turbulent statistical theory,台湾称“乱流统计理论” ,用了“理论”;大陆也没有绝对地将theory称为“理论”,如influence theory,大陆就称感应学说,也用了“说”。

4.是“性”还是“度”?

computational instability,大陆称“计算不稳定性”,台湾称“计算不稳度”;convective stability,大陆称“对流稳定性”,台湾称“对流稳度”;dynamical predictability,大陆称“动力可预报性”,台湾称“动力可预报度”。诸如此类的词条数在717个分歧中有13个,占1.2%。见表4。

“性”是对特征和性质的描述,“度”是对大小程度的描述,所以用“性”还是用“度”就比较复杂,但依笔者看来,只要多加沟通和协商,就可以达成一致。一种方法是将一个英文词根据概念和语境分成两种中文名,当描述特征和性质时,就用“性”,当描述大小、程度时,就用“度”。这种方法,在这次讨论中有所使用。比如,atmospheric predictability,大陆和台湾达成一致,都称为“大气可预报性,大气可预报度”。这样由一个词条变成两个词条,不失为一种办法。

另外,可以采取伍荣生院士的建议,如,symmetric instability,大陆称“对称不稳定”,既不用“性”,也不用“度”,避开它们的干扰,如果台湾也采取此种方式,那么分歧会自然消除。

其实,笔者发现,台湾学者在使用“性”和“度”上也并不是绝对铁板一块,如表4中第15条,大陆称“离子活度”时,台湾却称“离子活动性”,大陆用“度”时台湾却用“性”。

5.是“比”还是“率”?

此名词数出现不多,但具有普遍性,大陆习惯称“比”,台湾习惯称“率”。见表5。

6.是“逆”还是“反”?

大陆习惯用“逆”,台湾习惯用“反”。upgradient大陆称“逆梯度”,台湾称“反梯度”;upgradient flux大陆称逆梯度通量,台湾称反梯度通量;upgradient transport大陆称“逆梯度输送”,台湾称“反梯度传送”。

7.是“位”还是“势”?

大陆习惯用“位”,台湾习惯用“势”。见表6。

(二)在音译和意译上的分歧

着重体现在对英文词后缀“瞫onde”处理上。台湾代表逢“瞫onde”皆音译成“送”,而大陆代表根据意义定为“仪”,如boundary layer radiosonde,大陆叫“边界层探空仪”,台湾叫“边界层雷送”(见表7)。这一类词在1001条不一致名词中有13条,占1.3%。

同类型还有英文缩略语“rabal”,台湾音译成“雷保”。如comparative rabal,大陆称“比较无线电探空”,台湾称“比较雷保”。

是叫“送”还是叫“仪”,其实是涉及对待英文科技名词是音译还是意译的问题。台湾学者说,音译成“送”“雷保”,简练,他们认为字数多了就成了短句,而不像是专业术语了。但短句究竟是不是术语,两岸学者可以进一步商榷。

音译、意译的问题,双方可能短期内不好解决,但能否采取变通方法,将对方名词作为己方的又称。其实这种方式也在这次讨论中有所体现。如:ozonesonde,大陆叫“臭氧探空仪”“臭氧送”,接纳了台湾的定名,再如ballon sonde,台湾叫“气球送”“气球探空”,“气球探空”与大陆的定名“气球探测”虽稍有不同,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台湾将大陆的定名作为自己的又称是完全可能的。何况,笔者在参访台湾南区气象中心时注意到,其宣传材料中也有“探空观测”“探空剖面图”“火箭式无线电探空仪”“卫星定位无线电探空仪”等名词,可见 “雷送”“雷保”在台湾地区实际运用中还并没有完全推行开来。

(三)在称谓和字母词使用上的分歧

1.是用全称还是用简称?

这主要体现在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上,大陆用全称,台湾倾向于用简称。如:Boussinesq equation,大陆称“布西内斯克方程”,台湾称“布氏方程”;再如Brunt睼aisala frequency,大陆称“布伦特-维赛拉频率”,台湾称“布维频率”。

类似这两种情况词条在1001条不一致名词中占有16条,占1.6%。在用全称或用简称方面,两岸专家协商出一个共同遵循原则来,是非常必要的。

2.字母词的使用有没有可遵循的原则?

两岸专家好像都不太注意这方面问题。如,Madden睯ulian oscillation,大陆称“M睯振荡”,使用字母词,台湾称“麦儒振荡”,全用汉字;而stratospheric and tropospheric radar,ST radar,大陆称“平流层对流层雷达”,全用汉字,台湾称“ST雷达”,使用字母词。在字母词的使用上,如果双方能协商统一,也能消除很多分歧。

3.人名、地名翻译由谁来协调?

Dobson unit,大陆称陶普生单位,台湾称杜伯生单位;Doppler effect,大陆称多普勒效应,台湾称都卜勒效应等等。这类因人名、地名翻译不同而造成的分歧比较普遍,在1001个尚未达成一致的名词中,有35个,占3.5%左右。部分名词见表9。

人名、地名叫法不一致的问题,可能是两岸消除名词分歧最难的环节,因为有可能牵涉多个学科问题,可能被主科或基础学科所绑定,就不仅仅是大气学科的问题了。从这点看,两岸如果都有外国人名、地名协调机构,那么问题就有可能解决,否则就只能留待以后了。

(四)其他方面的分歧

此类分歧有3组。

1.是“矢量”还是“向量”?

在大气科学上,大陆习惯用“矢量”,台湾习惯用“向量”。见表10。 大陆专家有过关于是用“矢量”还是用“向量”争议,1989年3月15日,全国科技名词委钱三强主任召开会议,专门讨论vector在汉语中是用“矢量”还是“向量”。据朱照宣先生说,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数学界定为“矢量”(如1938年的《算学名词汇编》),物理界则用“向量”。50年代后,数学中改为“向量”,而物理中又改为“矢量”[3]。但又据吴大任先生说,数学界从来没有统一于“向量”。搞几何的有人用“矢量”,也有人用“向量”;搞代数的,则多半用“向量”[4]。看来,在大陆,“向量”和 “矢量”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一致用法。如果全国科技名词委专门组织专家

再研讨一下这两个词的用法,如统一为“向量”, 那么两岸在这方面的分歧就无形中消除;如果统一为“矢量”,两岸各自将对方名作为又称,也不失为一种消除差异的方法。

2.是“湍流”还是“乱流”?

大陆基本用湍流,而台湾专家仍遵从习惯用法。见表11。

3.是“背景”还是“本底”?

这里牵涉对英文background如何翻译问题,大陆译成“本底”,台湾沿用通用译法“背景”,所以,background air pollution,大陆叫“本底空气污染”,台湾叫“背景空气污染”,background concentration,大陆叫“本底浓度”,台湾坚持叫“背景浓度”,background radiation,大陆称“本底辐射”,台湾称“背景辐射”,等等。

这类的分歧,牵涉的实质是科学性和习惯性如何侧重的问题。换句话说,是从概念的科学意义上出发, 还是恪守长期以来的习惯用法?如果两岸专家能共同约定原则,这类分歧也有消除的可能。

四 结束语

以上简要归纳了海峡两岸学者在大气科学概念定名上的分歧,笔者所归纳的上述问题是两岸开展学科名词对照和统一所遇到的比较普遍性的问题。正因为是普遍性,所以需要两岸专家共同协商出具有针对性的原则来。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两岸同根同宗,文脉相通,只要两岸专家愿望相同,热情不减,坦诚协商,出台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双方共同遵循的原则来消除定名上的分歧应是可能的。

参 考 文 献

[1]叶文钦.浅谈并忆大陆、台湾气象事业与两岸气象交流. (2004-08-02)[2008-10-07]. www.cnhyc.com.

[2]周明煜.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研讨进展.科技术语研究,2000(3):34.

[3]朱照宣. 为了三十年后…….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90(1):68.

[4]吴大任. 也谈“矢量”和“向量”.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90(2):43.

代晓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00717

李玉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00717

猜你喜欢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大事记2020年4—5月
海峡两岸商标权的刑事保护:立法评述、相互借鉴与共同展望
2018年海峡两岸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厦门举办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喜娘电视PK
2017海峡两岸赏石文化交流展
海峡两岸
2016CCIDE海峡两岸创意创新论坛暨设计展即将举行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