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2009-04-01张立
张 立
摘要:当前,人才竞争是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创新型人力资源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竞争,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我国在原始性创新能力方面与世界强国还有一定差距,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启示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
胡锦涛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国在2006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要在2020年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多个,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当前我国基础研究水平整体偏低,尤其缺乏能引领当代科学潮流的一流科学家,我国的本土科学家获国际性权威科学奖的人数寥寥无几,在国际权威科学院中出任外籍院士的数量低于发达国家,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编委中任职的人数少、地位低,我国在原始性创新能力方面与世界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在获奖时平均年龄已78岁,而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获奖时平均年龄仅38岁,这些现状无疑对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未来谁拥有强大的创新人才资源,谁就能抢占先机,各发达国家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重中之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创新高等教育模式,建设世界先进水平大学
在世界竞争中,是否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中国要增加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创建世界先进水平大学。世界先进水平大学有这样几个构成要素: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生源、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运行机制、一流的基础设施以及强大的物质基础。
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一是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完整的人。人类的发展历史证明,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重大发现和重大成果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结合的产物。科学和人文是彼此相通、相辅相成的。人的文化背景越宽厚,融会贯通能力越强,越容易走近科学前沿。诺贝尔奖得主甚多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自然科学最终只能提供知识,而不能提供智慧。为了取得智慧,理工科学生必须要有人文科学的协助。二是以学生为本和个性化原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哈佛大学的选课制度独具特色,学生不但在选修课中有选择权,即使在核心课程和专业课中也有很大的选择权,可以在一定的领域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每学期第一周为选课的“购物周”,经过一一周的试读后再决定选读那门课程,选课上的灵活性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三是建立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与科研结合,大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研究机会。麻省理工学院德雷帕实验室多年来吸引了近千名研究生参加“阿波罗”导航仪控制系统的尖端研究。这种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培养过程,让学生在了解学术前沿动态、体验学术研究甘苦的过程中,激发了学术兴趣和创新潜能,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教师是否具备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色列将传统教育转向创新型教育视为一场教育革命,要求教师本人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把握创新教学的能力,以此影响学生。
二、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终身教育为核心内容的继续教育体制,开展富有成效的继续教育培训,是调动自主创新能力、参与全球化人才竞争的有效途径。现代社会是知识化、信息化时代,原先那种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观势必要被终身教育观所代替。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潮流,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将终身教育法制化、体系化。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总经费高达1360亿美元、历时10年的《美国竞争力计划》,目标之一是使人才领先于世界。该计划提出设立“职业发展账户”。在职工作人员可以从“职业发展帐户”中获得3000美元的培训费,每年可有80万人因此获得培训机会。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属于员工培训的开支超过10亿美元;德国建立了大量的职业培训机构,提出对所有人施以职业教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世界上推进终身学习的领先国家,在发展各类学习组织和机构满足公民对学习多样化的需求;建立学习成就和资格认证框架;构建各类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培训与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沟通的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发达国家在职业培训方面的投资约占GDP的25%,创新型国家的这些经验很值得我们重视。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继续教育起步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重视继续工程教育,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教育观念陈旧。我国的教育存在重学历教育,轻培训教育;重全日制教育,轻业余教育;重一次性教育,轻继续教育的现象。目前大多数高校对继续教育没有充足的认识,只重视本科和研究生的学历教育,没有把继续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事业发展规划。国际上一些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是哈佛大学正规本科生和研究生总和的三倍。像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日本的东京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法国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等都承担着为国家或企业培训在职人员的任务,这些国家已把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一起列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二是继续教育体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继续教育体制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统一的继续教育专门管理机构来对继续教育进行宏观指导、全面规划;继续教育法规制度还不健全,没有从法制上确立继续教育的地位。三是继续教育手段落后。我国的继续教育还普遍采用常规的面授形式,这种教育方式时间固定,形式死板,工学矛盾突出,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小,教育质量普遍偏低。目前我国基本上是由各种培训机构来实施校外教育,但是许多培训机构本身对学校教育了解甚少,致使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重复或脱节。
继续教育是终生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项国际性伟大实践,我国应认真总结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开展学术探讨和交流,建立继续教育乃至整个成人教育理论体系,满足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三、重视人才安全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安全问题自古皆有。目前,世界各国都把人才资源的开发放到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吸引外国优秀人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更是凭借自己的优势在全球搜罗人才,中国的优秀人才是发达国家争夺的重点之一。近年来,美英等国加大了通过托福、雅思等考试的方式“收割”我国各类人才,各大跨国公司也纷纷在中国设立研究机构,大量吸收我国高级人才。美国巧妙地利用签证,将真正有用的优秀人才留在美国。美国移民法规定:每年至少为国外各类人才保留14万名入籍名额,同时灵活的H—1B签证计划和针对杰出人才的EB签证为美国狂揽全球的精英人才。新加坡也非常重视人才引进,智力型和技能型移民对新加坡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37%,新加坡人力部在海外设立了9个“联系新加坡”的据点,作为吸引和引进海外专业人才的前哨;同时政府和企业还主动出击,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领军人才聘请到新加坡工作。再如英国,通过积极措施选择性地支持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留学英国,影响多个国家精英思想的形成,进而影响世界格局。
随着人才竞争国际化的日益加剧,我国优秀人才的流失现象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胡锦涛同志曾经说过,要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做到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首先要保障创新人才的自主权。自主选题、探讨、研究对提高原始创新和培养人才至关重要,要为创新主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致力营造一个高度开放、公平竞争、非常透明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人才评价的社会化体系。坚决摒弃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浮躁学风以及金钱诱惑下的学术腐败。三是坚持人才资源开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大力加强创新型人力资源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借鉴创新型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责任编辑匡春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