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后记
2009-04-01朱艳芳李刚果
朱艳芳 李刚果
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而作为课堂的总导演——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践行者。上好课必须备好课,这是长久以来的共识,但教后反思的物化形式——教后记,还没有引起一些教师的足够重视,没有将其作为检视课堂效果和提高反思有效性的教学工具。
一、教后记是实现“常教常新”的基本措施
教育界提倡“常教常新”,其终极目的是追求有效教学。但有效教学决不是唾手可得、随心而成的,而应是一个实践——总结——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的结晶。写教后记,正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以利于新的教育实践的运行。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的教师责怪学生不专心听讲、不遵守纪律,苦恼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多,甚至抱怨学生素质差等等。这些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课堂的客观现实,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教师的课堂质量。深究很多教师的教学表现形式,似乎就是以周而复始的重复性劳动呈现的。但对于教学严谨、积极反思的优秀教师来说,他们的教学活动决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能及时地总结提高,自觉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和成果,进行充满激情的创造性的探索活动,从而形成有效教学,他们的教学体现为人们乐道的“常教常新”。而有些充其量只能称为“经师”的老师,一个教案能随教材使用始终,反复使用多个周期而本相依旧,何谈形成有效教学?要让“羞为经师”不成为一句空话,重要的一环就是要重视教后反思,经常用审视的眼光去探究自己教学行为的成败得失。
再从另一层面上说,教学之所以常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是因为每堂课下来,总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特级教师、各级名师对此的感受更是强烈。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每教完一篇课文,总会反思,找出不足,再求新法,写一写下次再教时应如何做,因此她的课教得常教常新,炉火纯青。如果只是上完一堂课就算大功告成,那么,遗憾必将重复演绎,有效教学自然不能形成,创新教学更是一句空话。
二、教后记是培养反思能力的内在需要
如果说“常教常新”还只是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层面的问题,那么通过写“教后记”培养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则属于完善教师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教育反思能力?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教学活动后,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里的反思包含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两个阶段,而写“教后记”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发展反思教育能力有其特殊意义。
具有教育反思的能力,是适应新形势的内在要求,是当今教师必备的能力结构之一。按照传统的观点,教师的作用就是韩愈指出的“传道、授业、解惑”。上千年以来,应该说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今天,这只能说是对一个“教书匠”的基本要求罢了。当今时代,知识和创新频率不断加快,社会变革不断深刻,教师的作用日显重要,社会对教师的能力结构要求也更加丰富。如今教育面对的基本问题已不仅是“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教”,教师必须思考各种教育行为带来的社会与个人影响力,给教育以切身关怀。
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反思能力的培养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如同经验一样是可以积累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一堂课或一个单元乃至一个阶段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应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回顾和评价,并持续地追问自己,比如,什么是有效教学?自己这堂课是否遵循了有效教学的要求?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与反应如何?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否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在言语与非言语的沟通中,是否出现了“教学障碍”,其主要原因又是什么?自己的教学中是否有主体偏差?教学过程中有无“亮点”“败笔”?等等。
三、教后记是积累隐性知识的重要途径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隐性知识是指个人或多人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是通常不能用语言表达,在个人头脑中属于经验、灵感的那一部分知识。有人对它们的存在方式作了这样的描述——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为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
挖掘、积累隐性知识,是教师突破专业成长的“高原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学者宋国英认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表现为一种理念,是一种属于抽象的理性层面的概念,它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得以体现,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待于未来职业生涯与社会生活的检验。实际工作中,也不乏这样的情况:一些从教多年的教师,早已形成了符合自己个性特征的固定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在其知识结构中,大量隐性的实践性知识并没有被激活到意识层面,即没有上升为一般理性认识。那么,在其教学中蕴涵的教学理念便没有自觉意识,于是出现了被称为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高原期”。因此对一位教师而言,更新、积累显性知识十分必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注意隐性知识的管理则更重要。
毋庸讳言,隐性知识具有难于把握、难于规范等特性,但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利用则是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是一个储存着大量隐性知识的专业,“教无定法”这一句话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学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效方法,存在着大量的尚未被规范和显性化了的知识。教师只要有一种强烈的反思意识,勤于挖掘,就会练就一副“火眼金睛”。作为教师,通过教后反思要挖掘、利用体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培养其良好习惯等方面的隐性知识。
四、教后记是开展教育科研的基础工作
综观当今教育界,教育科研已被视作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先导已成为兴校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而教育科研的重心就是教学研究。写教后记是其中一项很实用、很有效的基础研究工作。它的使用、有效就在于与教学实践密切联系,通过它可以不断改进、改善我们的教学实践,为总结出教育科研成果提供第一手的、最真实的原始材料。
写教后记是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工作,但不少教师对此存在着认识的误区,认为“教后记”是一种“杂碎”,难登大雅之堂,因而对它不屑一顾。他们热衷的是课题研究,认为这才够得上分量。而在课题研究中,又不乏贪大求深,泛课题化之嫌。其实,他们忽略了厚积薄发的基本道理,忽略了其中一项最基础的工作。试想,没有日常的分析研究、反思探究的习惯,哪来发现捕捉实际问题的灵感、分析研究问题的深度?没有日常的积累,哪有来自于实践中的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一些所谓的课题成果,往往以其似乎玄机无限的语言掩盖内容的苍白,或者以拼图的方式进行文字游戏,长篇大论都难以道出个所以然来。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不是写作技巧的欠缺,而是缺少教学过程中的点滴积累。当然,写“教后记”是一项需要毅力的工作,它的成效在于用心挖掘,更在于持之以恒。
综上所言,写“教后记”有利于新的教学实践的开展,有利于有效教学的形成,有利于将个别的教学经验上升为一般的理性认识,有利于将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完美结合,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可持续提升。我们教师皆应将此视为自己的必修课,而乐于为之。
责任编辑赵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