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数学魅力享受实践乐趣
2009-04-01许平
许 平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3(A)—0020—01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
和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提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使他们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最终达到“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目的。因此,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活动内容,让他们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的数学,从而激发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学生用10元钱买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三种不同的购物方案。由于活动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求知欲很快被激发起来了。他们大胆地走进社会,去调查了解有关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这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设计操作与制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实践证明,操作与制作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以活动促使学生思维,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机会,给他们搭建一个动手实践的平台。
如,一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我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这样教学不仅
提高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设计开放的活动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要特别注意设计问题的开放性,鼓励学生求异求新。
如,学习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先让学生分组调查,自家周围的快餐店每年大约要丢弃多少个快餐盒?把它们排成一排有多长?如果按教室的长、宽、高堆放,可以堆成几个教室的形状?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形象地描述快餐盒污染环境的程度?由于快餐盒摆放的方法不同,学生的答案也各不相同,特别是描述快餐盒污染环境的程度的方法更是多种多样。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教师组织活动可不拘泥于形式。那么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1. 活动地点灵活。可以在教室内通过幻灯片、多媒体等创设活动情境,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大自然中进行实地观察。
2. 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也可以把三者结合起来。
3. 活动体现民主、尊重学生个性。教师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要体现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享受实践的乐趣。
总之,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多样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