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的三重境界
2009-04-01刘慧
刘 慧
打造学校文化力,提升学校竞争力已成为学校管理先行者致力探索的方向,“文化”成了一个时尚的话题。但学校文化究竟是一种具有怎样特性的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经历着一个怎样的过程?随着管理者对文化的认识从盲从到觉醒,从觉醒到自觉的提升过程,学校文化建设的形态也随之呈现相应的境界。
第一重境界:盲从
文化盲从,是朦胧的文化意识下的表现行为。在实际操作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把学校所有的工作都一股脑儿地贴上文化建设的标签,组织了一次活动就以为有了活动文化,制定了制度就以为有了制度文化,有了标语景点就以为有了环境文化,有了一句办学口号就以为有了理念文化。这种不辨文化的外延,不解文化内涵的“贴牌”文化恰恰是对文化的误读。
2、文化是件“百衲衣”,东拼西凑就成型
在硬件环境上布置一些具有文化元素的景点或标语,那些零碎的、片段的元素的堆砌,孤立地看是生动的,有内涵意义的,但放在一起就是缺乏系统的,互相缺乏联系的,理念、物质、精神三个层面缺乏内部的统一性,甚至互相存在冲突。有的只是满足于物质层面的装饰,只是在墙壁刷上标语,在门口贴上“三风”,没有内在的核心理念统领。这些浅层的、缺少深度和灵魂的元素,看似缤纷却斑驳而杂乱。
3、文化是一种模式,可以现成复制
找到成功学校的典型,找到被人认可的现成样板进行简单的复制,照搬照抄。上海广州等沿海大城市的学校双语教学很有影响,一些地区的学校就组织人去参观取经,回来后进行“克隆”,希望以此打造新的教学特色品牌,但事实是学校的教师还不具备双语教学的能力,所在地区还不具备双语的氛围,最终自然是流产。这样自己“编”出来和“抄”出来的学校文化是缺少自我、缺少个性、缺少根脉的,充其量是买回的塑料花,而不是栽种的树,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4、文化是一种政绩工程,只求功名不求长效
有些学校的文化建设实际上只是校长个人的功利选择,只追求任期内的轰动效应。一些煽情的口号,一项夺目的活动,一个时尚的办学理念,然后大造声势。而管理者一旦更替,新任领导如果忽略了文化的传承,也很容易造成换了校长就换了文化的局面。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熏陶渐染的过程,不能静心与恒久,文化就不可能产生应有的效能。这些不在内涵上下工夫的“文化陶瓷”往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第二重境界:觉醒
文化觉醒,是在正确的文化理论指引下进行科学实践的境界。管理者清楚地知道文化是什么,学校文化的现实状态是怎样的,文化建设的指向是什么:在操作层面上,有目标愿景,有形象定位,有长远计划,有系统规范等要素。在学校文化建设上必须把握几个要点:
1、文化建设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的过程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所谓建设就是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关注学校发展的历史,深入挖掘和发现学校特有的历史和传统,提炼、生成、培植出新的文化增长点。
2、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理念的确立与发展的定位
文化的核心是理念。教育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确定办学的理念,为学校发展定位,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外显的物质文化只是理念的依托与载体。行为方式的规范是为理念的渗透与传播服务的。学校的形象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都必须在理念的统率下并与之相适应。所以,只是停留于显性的物质环境的布置或只是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那只是穿上了文化的外衣,它没有学校自身血液的流动,没有自身精神和鲜明个性的展示,它容易被复制,也容易失去自我。学校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并以此定位学生培养的目标:在教师层面上,围绕核心理念对原有的管理行为、教育行为进行修整和规范,确定教师的行为规则。学校的核心理念就犹如一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学校零碎的文化元素贯通串联,形成了学校的文化系统。
3、文化建设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
目前普遍认同的学校文化从表现形态分析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整体:外圆是物质文化,中国是规范文化,内圆是精神文化。这三个方面的孤立存在或生硬的拼凑都不能形成和谐的整体。有的学校把东家的口号拿来,把西家的活动搬来,把书本时尚的理念抄来,三者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纯属一个大拼盘。学校文化建设者必须针对学校实际,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系统思考、全面规划,制定出学校文化建设的短期、中长期发展目标,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推进措施,一步步,一点点地达成目标。
4、学校文化是独具个性特质的
“学校文化具有学校自身独立的风格和特征,并以其特有的存在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学校因为个性而张扬。学校的建筑、景观、Ⅵ设计,是校园文化个性外显的主要载体。比如,某校地处全国有名的围棋之乡,依托地方文化特色,他们有效整合社区资源,挖掘棋文化内涵,创出学校的棋文化特色。学校文化个性最深入的表现是组织成员的精神追求、心理状态、行为举止、人际关系及各种教育方式方法,这是学校文化个性中最富有活力的。这个过程的实现是需要长期的文化浸染和熏陶的。
第三重境界:自觉
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的理想境界。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学校文化场的建立和“场效应”的长期影响,蕴涵导向的各种文化元素的熏陶。使师生由行为的修整与规范,发展到意识浸润,习惯养成,最后内化为一种无意识的自觉与自然。领导层在学校战略规划中的文化管理效应得到了如期的实现。我们认为文化自觉的理想状态表现为:
1、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融入,内化为成员的文化素养
什么是文化的自觉?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三个国家的少女都穿着裙子戴着帽子在海边,一阵风吹来,美国少女捂帽子,日本少女捂裙子,中国少女捂帽子又捂裙子。三位少女在同一阵风来临之际,有不同的行为方式,这三种不同的行为方式背后的东西就是文化的价值观。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规定风来的时候应该捂什么;也没有一所学校的课本上写着应该捂什么。风来的时候少女们下意识的动作,正是由其所受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影响而内化的一种下意识行为。
文化的自觉要求我们精心营造体现学校追求、价值观和精神传统的文化“场”,让每一个教师进入这个环境就被其氛围所感染。从而自觉地融入学校营造的文化环境中,以自己所在学校的传统、精神和办学成果而自豪,并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学校倡导的文化融为一体。我们经常看到毕业于同一学校的基础相当的新教师,在进入不同文化意蕴的学校工作三到五年后,呈现出来的工作状态、散发的气质却迥然不同。这就是不同文化的学校长期的观念的熏陶、行为的规范,逐渐使文化成为一种素养。成为流淌的精神血液,在日常的教育行为、工作方式中很自然地形成一种文化习惯,这时,外在强制的束缚已经淡隐到身后。
2、从文化融入到文化创新,凝聚成学校的文化力量
文化的融入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过程,但融入还不是最终的目的。形成团队的力量,进行文化的创新,才能赋予学校新的生命的活力。衡量一所学校有没有进入文化自觉的状态,只要看这个学校中的每一个人能不能对学校的优秀传统有明晰的了解,能不能每天都用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去做事,能不能每一个言行中都表现出这种价值标准,只要看这个学校有没有共同的愿景,有没有基本的管理哲学,有没有特有的文化精神,并自觉地贯彻于各项行为准则中。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说明已经进入了支持学校发展,整合学校力量的文化自觉状态。它将具有震撼的力量,感染的力量,拨动心弦的力量,必将推动学校的变革,促进学校的进步。学校的文化的创新也会成为一种自发的自觉的行为。一个具有文化惯性的管理者,不会止步于原有的文化样态。文化建设不只是为了树品牌形象,不只是为了留住原有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为了打造学校的文化力,提升学校竞争力,最终为了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这种文化追求,会使文化成为一种力量,给人以创新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