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形势下对大兴安岭林区体育的几点思考
2009-03-31王洪奇
王洪奇
【摘 要】全民健身是奥运会以后中国体育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占人口一定比例的林区人群的体育发展也是全民健身成败的关键。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从林区体育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林区体育存在的问题,对林区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全民健身 大兴安岭 林区体育
一、全民健身形势下林区体育的作用与现状
全民健身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提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这不仅是要借助奥运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而且预示着全民健身是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全国大约有近亿人在林区,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林区体育就没有全民健身。党中央、国务院近几年制订了若干政策和法规,明确提出要推动实施全民体育健身工程。自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后,全民健身有一定的发展,1996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占总人数的31.4%,到2000年底已经增至34%,这个数字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2002年大兴安岭地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只占总人数的10.2%,可见,林区人群的体育发展仍然十分缓慢,而且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林区体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全民健身工程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大兴安岭林区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兴安岭林区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各级政府在发展林区体育方面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区地域辽阔、底子薄、欠账多,体育资源严重不足,我区体育场地、设施匮乏,投入不足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目前分布在林场的体育场地仅占体育场地的8.18%,我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远远低于发达城市,少量的体育器材也大多残破不堪。体育设施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林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障碍。
2.大兴安岭林区体育人口少,参与程度低
当前,我区体育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少年儿童和老人,中青年较少。大多数居民很少从事体育锻炼,大兴安岭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林区居民占总数的16.9%,偶尔参加的占36.4%,而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以上受调查者只有26.2%。参与锻炼的人中,半小时以内的占32.8%,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占37.1%。林业职工掌握最多的闲暇技能是下棋、搓麻将,二者占总数的57.5%,而选择打球的只占总人数的20.4%,会传统体育、跳舞等技能的比例更低,在5%以下,而且健身者多数集中在冬夏季锻炼,真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习惯并持之以恒的还很少。
3.大兴安岭林区体育组织缺乏
我国现行的体育组织,市、县一级群众性的体育组织很少,即使有组织也很不健全,开展活动很少,至于乡、镇、林场一级就极少或根本没有专门的体育机构和体育组织。有些镇、场由政府宣传部门干部兼管体育,有的则由团委兼管,还有的根本无人管,也无处挂靠,呈自由形式。
4.主观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大兴安岭广大林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他们往往认为体育娱乐活动是城里人的事情,林业工人搞体育活动被认为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体力劳动等于体育锻炼”的观念增加了对体育活动的排斥作用。大多数林业工人认为只要经常参加生产劳动,身体就健康
了,根本就不用再进行身体锻炼了。这些人在这方面的误区严重阻碍了林区体育的开展。
三、对大兴安岭林区体育的几点思考
1.坚强林区体育设施建设
加强大兴安岭林区体育设施建设是开展林区体育的重要保障,必要的体育设施是开展林区体育健身工程的前提,它既是硬件基础,也是活动的平台,更是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条件。要打破林区群众体育对体育设施要求低,没有体育设施、有块空地也能开展体育锻炼的误区。没有必要的设施条件,开展林区体育就变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2.加强大兴安岭林区体育组织队伍系列建设
国家体育总局长刘鹏强调,在逐步改善林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这一“硬件”的基础上,要同步抓好“软件”——林区体育组织和活动建设。为了保证林区全民健身体育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建议林场应当普遍成立全民健身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林场要有领导干部分管体育工作,林场分场也要有干部负责体育工作。林场文体工作站应当有专职体育工作人员或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编制,要把体育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做到文化、体育工作一起抓;特别要加强林场分场一级体育组织与体育骨干队伍建设,为分场文体活动中心培养并配备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管理人员,保证分场全民健身活动的正常开展。
3.从实际出发使活动多样化
要讲究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坚持因人、因时、因地的原则,坚持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相结合,坚持平时锻炼和竞技表演相结合。既要开展中、青年人的体育活动,也要组织好老年人、妇女、儿童的健身锻炼;既要抓好林区群众日常的体育锻炼活动,也要利用传统节日或法定假日举行职工健身周活动,使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让林区群众喜闻乐见。另外,要有计划地开展体育竞赛或表演等娱乐活动,突出经常性、普遍性、趣味性。闲暇时间举办丰富多彩、符合当地林区特点的体育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职工的闲暇生活,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要求。在改变林区职工靠闲聊、饮酒打发闲暇的同时,也杜绝了酗酒、赌博、迷信等不健康东西的出现。实践证明,“多一个球场,就少一个赌场”,凡是体育文化开展好的林场都是各类刑事案件的低发区。
4.注重科学健身知识的宣传系列建设
大兴安岭林区,绝大多数人终日忙于生产或外出打工,经济效益是他们的追求目标。绝大多数林区职工不懂得体育对个体、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和功能,对体育的目的和作用、内涵和意义认识不充分。因此,体育行政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重视和加强对林区体育的宣传工作。可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墙报、标语等多种新闻媒体,紧密结合林区实际,开设各种科学健身的讲座,向他们宣传体育的意义和作用、体育在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国家对林区及职工体育的政策、法规等,尤其是要重视对林区中老年人和文化程度较低者的宣传与教育,使大兴安岭林区人民逐步树立起“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的新型体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田翠琴,齐心等.农民闲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时卫干.收入差距:一个躲不过的路障[J].南风窗,2007,(24).
[3]“全民健身工程”启示实录[J].华奥星空,200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