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想吃!”
2009-03-30刘晶波
专家小档案
刘晶波,黑龙江黑河人。
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博士学位。
2000年7-10月在日本神户大学与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从事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2001年3月-2002年7月在美国Purdue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科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
2004年10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学系从事合作研究。
2005年6月-2006年1月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进修。
目前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暨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前教育重点学科儿童社会性发展与道德教育方向负责人,兼任第六届OMEP中国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儿童社会学研究。近3年来出版学术著作一部,译著一部,主编全国高校教材一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教育部奖励一次。
2岁半的核桃原本在客厅里玩的,忽然躲到了房门的后面。
“核桃,你在干嘛呢?”
没有声音。
“在干嘛呢?告诉妈妈!”
还是没有声音。走过去拉开门一看,发现她刚刚快速咽下了一块妈妈限制她吃的零食,嘴边挂着明显的痕迹。
3岁的瓜瓜见妈妈在厨房里洗碗,非要坚持帮妈妈把厨房的门关上。妈妈觉得有些奇怪,便悄悄尾随他去看个究竟。只见他直接进了最里面的房间,在缝纫机旁边的地板上坐下来,而后不慌不忙地将攥在手里的一颗糖剥去糖纸,塞进小嘴巴。从他费力咀嚼的样子可以推断:那一定是一块体积不小的糖……
“糖很好吃,可是不能吃多。糖吃多了,小牙齿会疼!”“每次吃一颗,一天吃两次!最多三次!”“刚刚(半小时前)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今天已经吃了好多薯片了,不能再吃了!怎么又吃上了呢?”……
不能说是全部,但据我对身边朋友所作的询问来看,95%的大人和他们的孩子之间都在频繁地上演着此类拉锯战:希望孩子能少吃些糖、少吃些零食。理由很明确,糖吃多了容易长蛀牙,零食吃多了孩子会不好好吃饭。可是,这些理由在孩子那里是不作数的。即便大人们千叮咛、万嘱咐,他们总是努力地要多吃再多吃一些糖、再多吃一些零食!就像核桃和瓜瓜这样,用他们能想到的小心计、小伎俩,找到机会就快速地把他们想吃的东西吃掉,才不管后面会发生什么——嘴巴和小手弄得黏乎乎脏兮兮的。大人的批评、惩罚、牙齿疼、肠胃不舒服,为了争一块糖而和同伴发生口头争执或肢体冲突……这都可以,全部都可以,但是不吃糖、不吃零食,不可以。
其实,又岂止是面前的孩子们呢?尽管现在我们可能对糖、对零食已经毫无兴趣,至多只是偶尔为充饥或闲适而吃上一点,可是回想起自己是孩子的时候,又有几个大人真的敢说,小时候的自己不爱吃糖、不爱吃零食?也不曾竭尽全力找过糖、零食,然后快速地把它们塞进自己那张焦急的小嘴巴?
喜欢吃糖、喜欢吃零食,这似乎是孩子最自然的一种行为、最真实的一种表达天性的方式。花点心思去关注一下这个现象,我们能找到许多可以被看作是原因的解释:比如,外围的,商家们总是绞尽脑汁在儿童食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方面大做文章,酥的、软的、硬的、液体的,白的、黑的、色彩斑斓的,长的、短的、粗的、细的,独立包装的、组合套装并附带赠送玩具的,林林总总,引得自控力不强的孩子们整日里就想着吃那些在餐桌上见不到的食品;进一步的,糖是组成并促进生命发展的最重要的成分之一,生命的成长需要不断地获得糖分;更进一步的,幼儿阶段个体处在心理发展的口唇期,糖和零食可以让孩子感到愉悦、满足,吃糖、吃零食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幸福感。当然还有再进一步的,那便是关于敏感期的问题。
“敏感期”是幼儿发展与教育领域经常被提及的一个概念,它起源于生物学家的一个发现:蝴蝶幼虫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在一个特定的时段,蝴蝶幼虫对光亮的地方特别敏感,它们会不遗余力地向着接收阳光相对充分的树梢爬行。延伸性的观察研究表现,幼虫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们那时特别需要吃到位于树梢的、汁液充足的嫩叶,那是它们成为蝴蝶之前最适宜、最可心的食物;但是当它们从那些叶子中得到了充足的养分、在即将成为或者已经成为蝴蝶以后,它们对光的敏感度就会消退,不仅不再敏感于光的存在,甚至光源就在附近它们都不会作出反应。
基于生物学家的这一发现与所作出的理解,幼儿教育领域的前辈们努力探究、创建了丰富的关于幼儿发展敏感期的理论,比如在幼儿阶段,孩子会相继出现秩序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等。这些敏感期无论就孩子与外界环境之间建立联系还是对他们自身的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在不同的敏感期内,如果成人能够给孩子提供与其所敏感的内容相关的帮助和指导,孩子在那个方面的发展便会明显而快速。在具体的幼儿教育实践中,人们设计了大量的关于利用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方案,其中有一些堪称人类教育研究活动的精华,被家长们奉为育儿宝典。由此,人们对人类发展敏感期的认识也就牢牢地和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捆绑在了一起,似乎生命敏感期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们抓住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获取最为明显的教育效果。就表面来看,这种看法是不错的。但在本质上,它却和“黄金的存在就是要让那些能够开采到黄金的人成为富人”一样,背离了事物存在的最为本质的属性。
很庆幸,本文开头提到的核桃与瓜瓜的那种执着于吃的行为和他们那种努力的吃相提醒了我,让我从早已习惯的“教育统领一切”的立场转过身来,让我看到了与教育“无涉”的生命进程中的敏感期。在我看来,敏感期正是生命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特征,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在幼儿阶段,吃,就是他们最为敏感、最为感兴趣的一件事情,换句话说,幼儿期可以被看作是人类对于吃的敏感期。或许有人会说,“民以食为天,幼儿是人,当然爱吃,大人也爱吃。”但是幼儿的爱吃、对吃的敏感,相比处于其他任何阶段的大人来说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他们不仅会不断地大声宣告:“我要吃这个!我要吃那个!”而且会因为没有吃到某种食品而大哭不止;不仅会吃到困得睡着,而且还会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就忙不迭地爬起来,仔细搜寻昨晚曾紧握在手里的那个饼干盒子;他们会因为想多吃些某种食物而从大人的视线中逃离,或者撒个小谎,告诉你,他才吃了一块巧克力,但其实可能四块都不止;他们会让大人把同意他们吃某种东西当作条件,而后再去干被指派的某件事情;他们会把满足他们吃的愿望的人当作是世界上最好的人……试问,除了幼儿,还有哪个阶段的人类个体是这样的?当然,幼儿也会出现对吃的敏感明显减弱的时候,但基本上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因为他们病了、没有胃口,要么,就是因为他们长大了。
从幼儿期到暮年,在生命的演进过程中,人们究竟会展示出多少如同“幼儿对吃”这样强烈、鲜明的敏感期?没有规范而翔实的研究、亦没有丰厚的人生阅历,实难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但是固有的好奇心却忍不住要将一些观察与思考的碎片聚集在一起,勾勒出一个轮廓:幼儿的时候为吃而狂,青年的时候迷恋于时尚的穿着打扮,人到中年则致力于职场的升迁与进账金额的攀高,步入老年以后呢,当然一切都要让位于身体的健康。不是吗?大街上一潮又一潮的青年流行色、春夏秋冬款;动车上,那位经理已经明显疲惫不堪,却仍在一个又一个电话中操控着他的生意;平台上,没有随身携带老花镜的长者,正在费力而仔细地审读某个保健品的宣传单;超市里,那些赖在地上要求大人给他们买零食的孩子……没别的,你、我、他,孩子、青年、老人,大家都正处于各自的敏感期中,追逐着各自所看重的、所需要的“光亮”。或许,这便是人生的素描,没有优劣、高低,它们都只是行进中的不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