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需要技巧

2009-03-30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排练小家伙讲故事

徐 燕

幼儿园举行讲故事比赛,儿子也报名参加了。我帮着选故事、指导讲述,希望他在比赛中有出色表现。

一天吃过晚饭后,我提醒儿子排练。小家伙高兴地拿来一根黄瓜当话筒:“妈妈,你坐在沙发上当评委,我讲给你听。”儿子拿着“话筒”大声地讲起来,小脸因为激动涨得通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脸上的表情也不断地变化着。我边听心里边乐着:这小家伙,真不错嘛!表情丰富,会配合故事自创动作,讲得还真有模有样的。只要注意一些细节就非常完美了。不一会儿,故事讲完了,儿子冲过来扮了个鬼脸,撒娇说:“妈妈,我讲得怎么样?这次我一定能得第一名!”他得意洋洋地昂着头,期待得到赞美。看来,小家伙那骄傲的尾巴又翘了起来。

“骄兵必败”,我在心里默念着。可他才不懂这个道理呢,于是我决定挫挫儿子的锐气,防止他得意忘形。我故意一脸严肃地说:“你讲故事的时候,手为什么动来动去?一会儿拉拉衣服,一会儿摸摸头。还有,你的眼睛不要一会儿看看这,一会儿看看那,这样很不好。再有……”听着我的数落,儿子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嘴巴也越撅越高,而我却没有揣摩小家伙的变化,噼里啪啦继续说着。最后,儿子嘟着嘴,悻悻地说:那我回房间再练练。

第二天,排练时间到了,儿子却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我“三顾茅庐”,他终于忍不住发牢骚:“我在幼儿园里讲的时候,小朋友和老师都夸我,只有你说不好,我不想参加比赛了。”说着说着,小家伙委屈地流泪了。

看着儿子泪眼汪汪,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原来昨天“挫锐气”的话深深伤害了小家伙的自尊心,看来自己批评的方式有问题。

我抱起儿子,亲了亲他的小脸,笑着说:“宝宝,其实你已经讲得很好了,昨天妈妈是怕你太骄傲才批评你的。你讲故事很流利,还自己设计了动作,妈妈很喜欢。”“真的吗?”儿子有点不自信。我摸着儿子的头说:“当然了!如果你讲故事时小手不到处乱摸,不东张西望,那就会更好,离第一名就会更近!”听我这么一说,儿子的脸色马上由阴转晴:“妈妈,我一定把这些小毛病改掉,争取拿第一名。”那天之后,儿子排练更刻苦了。虽然最终他只得到第三名,但依然欣喜不已。

这件事虽小,对我的触动却很大。成长路上,孩子免不了会犯错,我们免不了会批评,但批评是一门艺术,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化批评为鼓励,让孩子真心接受批评并树立新的目标,他们才能真正认识自我,在成长路上披荆斩棘,勇往向前。

专家点评

当我们评判成年人时,总记得要先扬后抑,照顾面子,批评或勉励孩子时却往往忘记孩子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细腻的个体。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甚至比成年人更需要被“照顾面子”,因为他们经历的挫折太少,他们的自我评价系统太不完善,他们看待自己的标准往往仅来自于亲人的目光。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孩子的进步和缺点,又要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案例中的家长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发现自己批评过度后,马上纠正并真诚道歉,并且得到了孩子的接纳和认可。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另一个启发是,适时适度的给予孩子恰当的评价不等于放弃批评和建议,永远的“你是最好的,你是最棒的”,既会麻木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也会遮蔽孩子向别人学习的目光,批评需要技巧,表扬也同样需要真诚和技巧。

猜你喜欢

排练小家伙讲故事
住在北极的小家伙们等
新年晚会
两个大忙人
当然是你掏钱
乐师
精灵
讲故事
鸟雀排练忙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