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达拉宫: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

2009-03-30李业成杨冬琼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唐蕃会盟藏族同胞

李业成 杨冬琼

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吟诵着气势恢弘的乐章,细数着雪域高原上—个个文化灿烂、民风古朴的民族变迁。

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印证着各个民族兄弟姐妹般的深情厚谊,讲述着“世界屋脊”上无数美丽动人的民族团结故事。

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区,在全区28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2%以上。除藏族外,还有汉、蒙、回、门巴、珞巴等民族以及僜人、夏尔巴人。目前,在西藏工作、经商的人员中,来自40多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和衷共济、休戚与共,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时代新篇章。

早在公元641年,唐朝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藏汉双方通过王室问的联姻、会盟,同心协力发展吐蕃的经济文化,唐蕃双方友好往来更为密切,经济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更为频繁。这一段藏汉王室间联姻、会盟的民族团结史诗从此流芳千古。

在拉萨大昭寺广场,见证藏汉民族世代团结友好的“唐蕃会盟碑”如今依然静静地肃立着。这座已历经1000多年沧桑的古碑,与“民族团结宝鼎”一起,见证了千百年来西藏民族团结的一段段佳话,见证了西藏各项事业在祖国怀抱中茁壮成长的伟大历程。

千百年来,在雪域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兄弟姐妹正如唐蕃会盟的历史,用真心、用真情传唱着一个个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共同铸就了一个温暖、和谐的民族大家庭。

在阿里地区札达县,至今还流传着该县数百名干部职工营救7名汉族打工农民的故事。

2002年12月底,札达普降大雪,交通被阻断,7名汉族打工农民被大雪围困。当地群众自发加入到搜寻队伍中,营救人员中。既有年过半百的藏族同胞,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回族、蒙古族青年。在茫茫雪海中,他们焦急地寻找了4天4夜,终于在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救出了被困的7名汉族兄弟。皑皑白雪刺伤了很多营救队员的眼睛,他们说,为了汉族兄弟的生命,为了民族团结,眼睛受点伤又算得了什么!

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藏北那曲县,高寒缺氧,连拉萨人到那里都会有高原反应。但是汉族女干部张娅娜在那里一待就是30年。担任那曲县副县长期间,她每次下乡,都会买些茶叶、酥油和太阳能光电板等物品送到最困难的家庭。当遇到特别贫困的家庭时,她总是把身上的钱全部拿出来送给他们。

在西藏这片热土上,多年来,许许多多汉族干部为西藏的建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孔繁森、陈金水、李素芝和祁爱群等英雄模范人物一样的好干部。

汉族干部把西藏当成他们的第二故乡,一心一意为西藏的建设事业和群众生活着想,而当地干部和群众也把他们当成“亲兄弟”,处处关心他们、体贴他们。

已经回到内地工作的援藏干部王秀成曾任阿里地区札达县委副书记、政法委第一书记。他记得,当时每次下乡,当地百姓都会自发地举着洁白的哈达在路口迎接,有的送来羊肉、糌粑,有的送来青稞酒、酥油茶,热情地款待他们。王秀成说:“离家的乡愁、高原反应的不适,都被藏族同胞火一样的热情驱散,留下的是汉藏民族的真挚情谊。”

“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藏族同胞常挂在嘴边的谚语,成了西藏各族人民水乳交融的最好写照。

猜你喜欢

唐蕃会盟藏族同胞
“罗萨,扎西德勒!”
新刊《康太和墓志》考释——兼论敦煌文书P.3885中的唐蕃之战
工程概要篇
春秋隐公时期的会盟探析
春秋隐公时期的会盟探析
《沉思的藏族同胞》
2010年以来唐蕃关系研究综述
先秦会盟与政治秩序的交互性建构
神山 世代的轮回
唐嗣虢王李邕墓壁画中的打马毬图与一次唐蕃马毬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