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国粮食储备大增四成
2009-03-30
一年间粮食储备增四成
2008我国粮食连续第五年丰收,粮食储备量相比上年也大增40%左右。
国家粮食局一位官员最近在一次讨论会上透露,目前中国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全部存粮约有7000亿斤,相当于全国全年粮食消费量的70%左右,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粮食储备安全线。
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曾在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六届年会上表示,当时中国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全部储粮约为2.5亿吨(5000亿斤),相当于全国全年粮食消费总量的一半左右。
而上述国家粮食局官员说:“即使今年特大旱灾导致夏粮减产,政府依然可以凭借雄厚的储备量,来调节供给和粮价,保障中国的粮食供应安全。”
粮食涨价炒作消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所长程国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此次从中央到地方全力抗旱,对维持粮食市场的正常运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旱情逐渐缓解,旱灾造成小麦大幅减产、粮价大幅上涨的预期已经逐渐淡化。
农业部称,截至2月25日,河南、
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等8省的小麦受旱面积为4428万亩,其中严重受旱1095万亩,分别比24日减少241万亩和116万亩。8省旱区受旱麦田中,已灌溉面积13628万亩,比24日增加80万亩;已追肥面积10461万亩,比24日增加153万亩。
而在2月6日,8省受旱面积曾高达1.6亿亩,其中严重受旱6753万亩,有632万亩出现点片死苗现象。
抗旱具有强烈的政策指向
最近有人提出,由于抗旱成本高、种粮收益低等原因,农民浇水抗旱的积极性不高。而且,目前国际市场上粮价很低,国家投入巨资抗旱,不如进口粮食更合算。
程国强就此认为,抗旱本身具有强烈的政策指向,“稳粮”对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全局性意义。在经济成本和战略利益之间,选择后者意义更重大。
目前,全球粮食可贸易量为2.5~2.6亿吨,而中国全年粮食消耗量为5亿吨左右。即使把全球的可贸易粮食全部进口,也只能满足中国消费的一半。
“如果中国大规模进口粮食,就会打破目前的全球粮食贸易格局,国际粮价也势必会随之大幅上涨。届时,我们不可能指望在国际市场买到足够且便宜的粮食。”程国强称,这也是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国一定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把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的原因。
另外,现阶段中国的粮食消耗以口粮直接消费为主,后者占了全国粮食总消费的50%,加工转化所占的比例不到45%。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口粮消费占比只有22%(美国仅10%),加工转化的占比高达70%以上。
程国强分析说,中国口粮直接消费比例大,意味着替代弹性小。多数居民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对粮价有较高的敏感性,价格承受能力也比较脆弱。
“如果市场对粮食产量的预期不稳定,就会出现恐慌心理,进而形成同步传导和放大效应,使粮价出现大幅波动。粮食库存再多,也禁不住全国老百姓每户同时抢购100斤粮食。所以,尽管成本很高,也要全力抗旱稳粮。”程国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