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字三问
2009-03-30王海珍
[摘要]“薪”是个现代汉语常用词,但是现在常用的意义与它最初的本意相去甚远。“薪”在现代常作为“薪资”的意思使用,这个意义是从清代开始的。本文就此提出三个问题,来理清“薪”字为什么会有现在的意义,为什么以前没有这个意义,为什么清代会出现这个意义。
[关键词]薪 工资 俸禄 制度 君主 自我
“薪”字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单独使用,它经常出现在一些双音节词语中,如:新水、薪酬、薪资、薪金,还有一些历史词,如:薪俸(“俸”也作“奉”)、薪饷。“薪”字在这些词语中都是“工资,报酬”的意思。《新华汉语词典》中的相关解释是:“薪:工资”①。但是清代以前,“薪”字并没有这个意义。《说文解字系传》对“薪”的解释是“薪,荛也。”②就是柴草的意思。《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对“薪”的解释有“荛”、“柴”、“草”、“采薪”等义项③,但都没有工资的意思。由此引出本文对“薪”字的三个疑问——
一、 “薪”字是怎样产生“工资”的意义的?
根据《古汉语大词典》的相关解释,“薪”就是薪水,“指俸给,意谓供给柴水等生活上的必需费用。”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用“薪”字指工资是一种词义引申。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引申,还需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解释。
原来,古代有把薪炭等物作为俸禄发给官吏的现象。《宋史》中详细记载了宋朝俸禄制度。宋朝官吏的俸禄项目很多,包括薪俸匹帛、职钱、禄粟等等。其中还有一项就是“薪、蒿、炭、盐诸物之给”,“宰相,枢密使,月给薪千二百束。……开封判官,节度判官,薪二十束,蒿四十束。……防、团军事推官,薪十束,蒿二十束。”⑤那么薪作为俸禄的一项内容,引申指官吏的俸给,就很容易理解了。这是词义的借代引申现象。《汉语大词典》载:“清·俞樾《茶香室丛钞·薪俸》:‘国初官员有给薪之例,故至今薪俸之名犹在人口。”⑥
二、 为什么宋人不用“薪”表示俸禄?
既然宋代已经把薪蒿作为俸禄的一项发给官吏,为什么宋代没有“薪俸”的概念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薪俸制度本身的原因。宋代和宋以前,官吏的俸禄都比较丰厚。根据《宋史》的记载,宰相、参知政事、太尉等每月的禄粟是一百石,三公、三少每月是一百五十石,每月禄粟最高的达到二百石。⑦汉朝禄粟更多,“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⑧而明朝洪武二十五年重定的岁给禄俸制度规定:“正一品,一千四十四石。”⑨那么每个月只有八十四石。清朝的俸禄就更少了。在俸禄丰厚的时候,用薪蒿等物来指代俸禄未免舍本逐末,实在不恰当。
除了俸禄制度的原因,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决定了宋代不可能以“薪”代“俸”,那就是儒学的理论。儒家思想认为“君尊于上,臣恭于下,截然不可犯。”⑩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和拥护君主的权威。俸禄是君对臣的恩赐,臣应当感恩而不应妄加评论。就是君不给臣俸禄,臣也不能有怨言,更不可能以《劳动法》起诉他,皇帝就是法。在君臣之义的制约下,若以“薪”代俸岂不是掩没了君主的恩泽,成了“大不敬”了?宋明两朝受“理学”影响等级尊卑的观念尤其强烈。“俸禄”一词体现着君上对臣下的恩典,也体现了臣子对君主的敬畏。从《宋史》中的“禄赐”、“奉赐”等词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所以这时候,人们不大可能用微不足道的薪蒿等物来指代朝廷的俸禄。
三、 为什么清代会 “薪”表示俸禄?
对应于前代没有用“薪”表示俸禄的原因,清代的以“薪”代“俸”也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清朝的俸禄实在是太低了,低到难以维持官吏及其家属的生活。一个七品知县岁俸银仅四十五两,即使是总督、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每年俸银也只有一百五十至一百八十两,还不够大官僚们置办一件衣服、吃一顿饭。俸银低到了不足以维持生活的程度,也就是供给柴水的必需费用了,把它叫做“薪水”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十分贴切。
另一方面,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不断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士人们的忠君意识、尊卑观念就逐渐开始淡薄,明末清初,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已经很有影响力。伴随着对君权的否定,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人们要求摆脱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将追求自我利益合法化。由于尊卑观念的改变、自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言行也逐渐以自我为出发点。俸禄微薄的官吏用“薪俸”来代替“俸禄”,就像老百姓说的“挣个糊口的钱”一样,是从满足自我需要的角度出发的。 “俸禄”表示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恩赐,而“薪俸、薪水”就体现出自我需要的意识。而我们现在所讲的“薪水”、“薪资”等,则包含着按劳取酬的要求,是“工资”的同义词。君主专制经历了几千年,终于走到了尽头,“俸禄、薪俸”等词也成为历史词,退出了基本词汇的舞台。
小小一个“薪”字,不仅演绎着词义的发展演变,又隐含着历史的变革和思想的进步,汉字的涵盖量不可谓不大矣!
注释:
① 《新华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北京,2004年5月。第1353页。
②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华书局,北京,1987年10月。第21页。
③ 《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2005年10月。第1032页。
④ 《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2001年1月。第704页。
⑤ 《二十四史(简体字本)·宋史·卷一百七十一》,中华书局,北京,2000年1月。第2762页。
⑥罗竹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1992年6月。第570页。
⑦ 《二十四史(简体字本)·宋史·卷一百七十一》,中华书局,北京,2000年1月。第2759页。
⑧ 《二十四史(简体字本)·汉书·卷十九上》,中华书局,北京,2000年1月。第609页。
⑨ 《二十四史(简体字本)·明史·卷七十二》,中华书局,北京,2000年1月。第1163页。
⑩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东方出版社,北京,1997年8月。第28页。
作者简介:王海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教师,扬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