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09-03-30朱士祥
朱士祥
摘要: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钻研精神,开发创造能力。本文根据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生物学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教育教学因素,通过精心设置疑问、鼓励合作学习、坚持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习兴趣;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1-0104-02
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如何提高生物课教学水平,培养未来生物学方面的人才,成为生物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中考不考生物课,大多数学生不太重视这门课。如何从生物课教学自身的特点寻找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生物课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精心设置疑问,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目的进行设疑,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释疑。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及时给予解惑。创设好问题情景是学生理解和感受生物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创设问题情景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及智能水平,从而符合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才能有利于创设问题的情景。例如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身体的感触与体验创设情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置问题情景。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和新的知识发生矛盾。此时,学生会惊讶万分,形成强烈的期待感,急于探究,寻求矛盾的症结,给予解决。举花粉过敏例(实际为免疫症),这些人对花粉的免疫力比一般人强,而实际生理现象如何?有利吗?花粉过敏症是传染病吗?这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相矛盾——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强调“合作”,当遇到具有一定难度,并具有一定开放性、发散性和探究性的内容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会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人教版教材“环境保护”一节时,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制定3个合作目标:(1)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说说在你身边存在哪些方面的环境污染?它们都有哪些危害?(2)谈谈你对某一项环境污染防治的设想。(3)设计一套关于“当地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方案。要求每个小组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小组意见和方案,并在班上交流。结果,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出现了个个有话说、人人有见解的活跃场面。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农药、化肥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并利用学过的知识设想,通过“生物防治,以虫治虫”、培育“转基因作物”和“抗病虫害作物”来取代农药、化肥,减少环境污染,想到了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汽车排放的尾气、家庭装潢材料、温室效应、噪音污染以及垃圾的回收利用等,并针对不同的污染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设想,如有的学生建议用“绿色能源物质”(如天然气)代替现在的汽油、柴油,还有学生建议加强核能的开发利用等。在这种情形下,每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欲望,也有倾听他人意见的需求,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小组表现出众。是合作使他们学到了知识,是合作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发展了能力。又如伊犁是我国艾滋病的高发区,对艾滋病的防范人人都要有充分的认识,同样也采取个案研究,先给学生分发三份有关艾滋病的不同案例,然后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当成个案中的艾滋病患者、患者亲属或密友,以小组形式讨论艾滋病患者面对的问题,建议应付的方法和考虑如何施以援助。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促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产生对其知识的浓厚兴趣。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决策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坚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学,在教学中将生物学知识和生产实际、自然实际、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性,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兴趣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在讲“消化和吸收”时,笔者先讲了这样一件生活小事: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同学早上都喝牛奶,但多数都是空腹喝,光喝牛奶不吃其它东西,其实这是不对的。牛奶的营养都浪费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吃点面包再喝牛奶,这样一讲,学生马上来了精神,想想自己也常这样喝牛奶,为什么不对呢?
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一次施肥过多,植物为何会烧苗,南瓜为何有的子房会发育良好、有的发育不好。如在讲根的呼吸作用时,让同学们思考农民种菜、种庄稼时为何要先松土?当对这些问题质疑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可以穿插一些生物学家的趣闻轶事。用这种方法,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如,在讲鱼的形态时,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的外形、体色、体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学生们看到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这些现象使学生们异常兴奋,自然激发了他们对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蔬菜施肥前为何要松土等,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刻了,而且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更强烈了。
四、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对于讲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一些生理变化的过程,如果只用干巴巴的语言来描述,学生难以接受,即使你讲得再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不会太高。如果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等直观教具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生理感官,将极大的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有效激发求知欲望,主动去探究知识。直观教具,看得见,摸得着,可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良好的作用。因此教师每节课选用合适的标本、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将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诱因。如:讲呼吸运动时,可以把课本里演示实验中的两套模型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制作了一种活动示教板。演示时“肋骨”、“膈肌”和“肺”同步活动,学生会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通过学生的视、思、议和教师寥寥数语的点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一生理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课的教学离不开直观教具,但有些不能通过直观教具来演示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出现一个个高潮,造就一种气氛,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求知。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容量大。具有生动的画面、丰富的内容、多样的问题和及时反馈等特点。为学生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供了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其产生兴趣和美感。如讲“血管和心脏”时,利用多媒体动画和视频,多侧面直观地展示心脏的动态收缩,牢固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一边看一边积极思考,轻松地回答出心脏的主要功能及其主要构成和心肌的特点。随后课件画面进行动态分割,展示心脏的内部结构。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心脏分几个腔、左右心室壁的薄厚是否一样、心房和心室分别与何种血管相连通等问题,从而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对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这部分知识,通过展示不同的血管,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自我总结出三种血管的管壁特点、管腔大小以及功能等,并用课件设计表格,分组让学生抢答出血管管壁、管腔、血流速度、血管分布等内容,教师再演示出标准答案,再一次活跃了气氛。总之,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既生动、真实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把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当然要在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也实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究科学的教学方法,使生物课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责任编辑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