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与生态课堂的解读
2009-03-30杜亚丽
杜亚丽
摘要:生态学作为一门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学科,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课堂教学的启迪作用不断增强,生态课堂的出现唤醒了一种思维方式。本文通过对“生态”、“生态学”、“生态系统”的基本认识,通过以生态视角了解课堂教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其内涵及基本要素,尝试对“生态”及“生态课堂”进行初步解读。
关键词:生态;生态课堂;解读
中图分类号:G40-0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1-0015-03
“生态”一词在《辞海》中的意思是,自然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属性,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良性发展的动态平衡关系。
一、关于“生态”的解读
(一)生态
从汉语字面看,生态含有生物自然状态的意思,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地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一样,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一个事物,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这是对生态价值问题作的深刻而明确的揭示。坚持生态标准原则,就是坚持以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统一为主题,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生态学
1.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的产生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开始。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学作为一个学科名词,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在其所著的《普通生物形态学》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概念,它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此后,由于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的不同,不同学者对生态学提出了不同定义。英国生态学家Elton(1927)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动物和植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指出生态学是“科学的自然历史”。澳大利亚生态学家Andrewartha(1954)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的科学。美国生态学家E?P?Odum(1956,1997)采用了新的定义。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中国生态学会创始人马世骏(1980)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生态学的定义颇多,相比较而言,海克尔的定义比较适宜,即“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这里,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即不同的生物系统,而环境则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环境系统。
2.生态学的一般规律。美国科学家小米勒总结出生态学三定律。第一定律,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是不可预料的。这一定律是哈定提出的,可称为多效应原理。第二定律,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此定律又称相互联系原理。第三定律,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此定律可称为勿干扰原理。
(三)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是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到了5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承认,到了60年代已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领域。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不可分割的动态平衡整体。
2.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外来干扰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始的稳定状态。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始状态时谓之生态失调或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始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物质、能量输入输出的稳定。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经常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生态平衡是动态平衡,而不是静态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都在按一定的规律运动、变化着,系统中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物质在不断地循环,整个系统时刻处于动态之中。
3.生态系统的特性。生态系统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具有下列共同特性:(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结构越复杂,物种数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4)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因生产者固定能值所限及能流过程中能量的损失,一般不超过5至6个。(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二、关于“生态课堂”的解读
一般生态学是以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探求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和规律。生态课堂借助于生态学的方法,以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考察课堂教学,从学生、教师及其课堂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探索生态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生态课堂思想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生态思想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个局部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标准。
(一)生态课堂的产生与发展
当前生态危机导致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生态作为一个环境的概念,逐渐被社会科学广泛引用。生态课堂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课堂教学现象及其规律,它将课堂教学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学的方法来剖析课堂教学的内外部系统,从而分析课堂教学生态功能并揭示生态教学基本规律,是课堂教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在教育内部。受国内外教育影响,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从此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开始渗透到教育学及其
分支学科。我国学者从80年代开始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90年吴鼎福、诸文蔚的《教育生态学》是我国第一部教育生态学著作。几十年来从简单借用生态学概念到消化、吸收、发展,逐渐形成了学科雏型,开始能够以教育生态学自身的概念和方法与传统教育学初步结合,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教育学研究视角和学术工具。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论语》中的思想精华、孟子中的《孟母三迁》典故中,都体现了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功能的系统,它除了人的影响因素外,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都有着相互密切的关联,在关注以人为本的同时,更加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影响因素。课堂作为教育的主渠道,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是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关于生态课堂的研究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就研究进展而言,国外在20世纪30年代便偶有研究,60年代以来已经对生态课堂展开了诸多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但已有的研究成果还缺少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国内研究起步较迟,近5年来才逐步展开。随着生态理念的深入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近两年来,在教育生态学的影响下,国内其他学者开始主张学校教育要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生态教育的出现换醒了一种思维方式,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课堂生态正成为课堂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呈现了若干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国内关于生态课堂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学科研究阶段,呈现松散的研究状态,还缺少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同时也存在着研究的简单化和趋同化倾向。
(二)生态课堂的内涵
生态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课堂是一种独特的生态。课堂生态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属性。“生态”的基本内涵为“生命”和“关联”,当这种“生命”和“关联”体现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时空时,课堂生态必然体现为课堂时空内生命体之间及其同环境之间的关联。由此,生态课堂是由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以生态的思想、态度与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课堂,以尊重生命的价值为前提。以自然、和谐、效率、互动、尊严的课堂环境为平台,以师生富有个性、自主、创新、协调、发展为方向,以追求教学质量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为目标,使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课堂是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教学,生态责任是生态教学的突出特点。生态课堂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价值核心,认为凡是有利于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最终也一定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利益或根本利益。
生态课堂是“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互相联系的过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网络”,这个定义为广大课堂生态研究者们所普遍接受。
生态课堂作为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心理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多种因素同时并存并相互制约。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流通,课堂生态各要素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各自在维护课堂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生态因子之间有机组合与协调运动,各生态要素环环相加、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将给课堂带来某种变化,把握这种种的变化,寻找其内外原因,促进生态课堂系统的持续发展。生态课堂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回归自然是生态教学永恒的主题和梦想,生态课堂是教育的追求。
(三)生态课堂的基本要素
生态课堂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现多向互动作用的关系。课堂生态各要素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将给课堂带来某种变化,通过课堂各要素彼此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互动,使课堂生态各要素形成有机联系。
1.人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影响课堂教学的主体因素,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主要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教学活动是一个由师生构成的双边活动,两者缺一不可,是一个有机的共存整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其为教学。师生在同一个目标引导下,凭借教育教学媒体,共同遵守教育规律进行教学活动,双方中若有一方打破这种共存关系,就会使教学秩序无法得以保持。生态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中,每一天都在成长和进步,可以说学生每天都站在一个新的增长点上,教师也在学生的促进下,不断出现新的发展和变化。师生互为前提,学生的成长是教师悉心培养和自身努力的结果。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越高,学生的成长也越快,反之,教师的成长程度在一定领域、一定范围内也相应地受到学生的影响。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共同进步、发展和提高。
2.物质因素。物质因素是指影响课堂教学的物质环境,包括课堂的自然因素、时空因素和教学设施因素等。课堂的自然因素是指课堂教室的大小、亮度、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时空因素是指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安排、桌椅以及编排方式等,它们构成了课堂教学客观的时空环境和学生所知觉到的“主观空间”。教学设施包括课堂上所使用的各种教学媒介和学生使用的学习工具。教学媒介有传统的黑板、粉笔,有现代的录音机、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有关实验器材等。学习工具包括教材、教辅书、纸、笔、计算器、电脑等。
3.精神因素。精神因素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中的制度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制度因素是指影响课堂教学的有关制度。有来自社会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也有来自教师和班级的相关制度。因为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被打上了很深的社会制度和学校制度的烙印;要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会对学生提出各个方面的要求,就形成了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的课堂制度,同时,班级是学生开展活动的基本单位,它存在着一个由学生组成的社会组织结构,也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的小群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协议,或者由学生协商形成的相关约定。
文化因素是指影响课堂教学的包括信仰、价值、观念、习俗和师生作为课堂教与学行为者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因素。文化因素具有这样的特点:第一,是潜移默化存在的,在师生教学生活的所有层面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课堂教室的布置是一种隐性课程文化,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具有相对性,不同的国家、地区的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具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价值观念和习俗等文化倾向。第三,具有普遍性,指所有的课堂教学共同的教育价值追求,如课堂教学的认知追求是所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学校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课堂教学内容来看,教科书中所蕴含的文化观念等也充分体现了社会文化的认同痕迹。
心理因素是指影响课堂教学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教师的教学心理主要指教师的心理意识、角色意识,包括教师课堂教学时的仪表状态、情绪情感、言行举止、专业素养、教学智慧、人格魅力等。学生学习心理。包括认知、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观念、学习的自我调控等。
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课堂教学中的人的因素及其影响课堂教学的物质因素、制度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组成了复杂的生态课堂要素。课堂教学正是教师与学生在这些因素的综合、联系、平衡过程中实现其教学功能的良性发展。生态课堂强调把课堂看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系统内部各个因素、各个部分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同时在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强调一种动态平衡的观点。强调内部各个因素的协调,是用一种生态观点、方法来认识课堂教学问题的。建构生态课堂,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环境,追求生命共生、多样化发展,实现课堂教学良性动态的平衡发展,使课堂建设走向生命化过程。
责任编辑星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