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理论及其德育启示
2009-03-30刘晶
刘 晶
摘要: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理论指出:人的生命由出生到死亡八个阶段组成。八个阶段遵循渐成原理,逐步发展,从而形成个人的品质和人格。埃里克森认为,道德是人格的一部分,个体的人格发展过程也是其品德发展过程。他的人格发展渐成理论可以很好地用来解释和说明人的道德发展问题,并给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以丰富而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人格发展渐成理论;道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1-0066-02
一、人格发展渐成理论的主要内容
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医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也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在他的代表作《儿童期与社会》中,埃里克森提出了著名的人格发展渐成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八个阶段,体验着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前后相继,循序渐进。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从0到1岁。本阶段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从1岁到3岁。这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3岁到6岁。本阶段儿童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从6岁到12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为青春期,从12岁到18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第六阶段是成人早期,从18岁到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约至50岁。主要是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为老年期,直至死亡。主要为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二、人格发展渐成理论的德育启示
埃里克森以道德的发展为主线提出了人格发展渐成理论,他认为道德是人格的一部分,个体的人格发展过程也是其品德发展过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可以很好地用来解释和说明人的道德发展问题,并给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以丰富而深刻的启示。
(一)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健全人格
人格personality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意指戏剧舞台上演员所用的假面具,与我们今天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相类似,代表的是剧中人物的身份。在中国古代无人格一词,然以“人品”、“为人”、“品格”与其相对应。可见,我国古代强调人的道德人格。到目前为止,可见到的对人格定义的表述已不下百种。笔者以为,人格较为确切的定义应该是: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为主导,在遗传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质的总和。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及各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道德教育,就性质而言,不是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而是行为教育、范式教育,用教育者的行为去影响受教育者,这是最有功效的德育。德育作为一种人格教育,是教育学生获得做人的范式或按一定的范式做人,是学做人的活动。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和改造的能力。它涵盖了三个层面:其一,人的道德品质;其二,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要素;其三,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及其外在表现。
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过程概括为八个阶段,如果每个阶段都能顺利发展,那么就会对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形成某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反之,就会对人格产生消极的影响,形成一些不良的道德品质。例如,在第一阶段中,如果婴儿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他便会体验到自己身体的康宁,从而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养成信任他人和乐观的良好道德品质。否则,他就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不信任感,悲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又比如,在儿童早期阶段。如果儿童的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那么儿童就会养成自主、自信的人格,从而会塑造宽容和自尊的道德品质。
然而,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学校德育的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培养。诚然,学校德育固然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培养,但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人格塑造。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带给人们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世界带来极大的压力。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交锋使得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陷入困惑,青少年学生在人格发展方面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形成一些不良的人格品质,这势必会影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因此,道德教育应该高度重视人格教育,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当今德育的首要任务和价值追求。
(二)道德教育必须从家庭、从婴幼儿开始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理论强调学前期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前三个阶段属于儿童早期心理和行为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它对个体以后的人格定型化及道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我们现行的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是在儿童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基架后才去教育和改造,这时的道德教育错过了大好良机,只能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我们在孩子形成初步道德品质的时期基本上是放任他自由发展了。正如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教授在其教育专著《发现母亲》中指出,“由于我们大大低估了婴幼儿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是在孩子已经养成不好的习惯之后再去教育,我们人类所有的教育都是再教育。”
所以,道德教育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从母婴互动开始,从婴幼儿阶段开始。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对学前期的道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父母必须像正规教师一样对婴幼儿身心成长过程具有正规而系统的认识,给予精心的哺育,初步塑造孩子良好而稳定的道德品质。结合埃里克森的思想,学前儿童的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在婴儿期,母亲要与婴儿进行良好合作的亲密互动,尽量给婴儿以安全、快乐和温暖的生理和情感体验,培养婴儿对外部世界的基本信任、合作、互助的关系,塑造儿童希望的品质。使儿童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这时的儿童无法操控自己的身体,对成人有很大的依赖性。通过成人对其生理需求能否有规律的照顾,婴儿学会信任或不信任成人是否会照料他们的基本需要。这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阶段,父母亲切的面孔、微笑的眼神、温柔的拥抱都给婴儿平静、安全的感觉,从而使婴儿对外界有期待,相信父母会照顾他们,有
助于建立信任感。
其次,在儿童早期,父母要鼓励孩子在行为方面的自主和独立,对儿童的态度要掌握分寸,鼓励和容忍孩子的尝试出错,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给与他们积极的评价,促进孩子独立。在幼儿1-3岁时,他们经历着自主与羞怯、怀疑的心理冲突。一方面,随着机体的发展,他们对外界充满好奇,渴望独立活动,争取自由,显示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他们又本能的感觉对成人依赖过多的困惑和疑虑。此时,自主与依赖成为一个考验。掌握好这个度,就有助于儿童自主、独立人格特征的建立。
最后,在学前期,家庭中的大人成员要时刻自我教育,在孩子面前保持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和谐温暖的家庭情感气氛,树立正面榜样,鼓励幼儿主动活动。在3-6岁这个阶段,儿童体验着“主动对内疚”的心理冲突。他们爱模仿,父母、老师、同伴及媒体中的人物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因此,树立正面榜样就显得尤为重要。正面榜样的提供,有助于幼儿学习正面积极的心理品质,以及面对困境和人际困惑的积极的解决方式。给与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适度、中肯的评价,这为他将来成为—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三)生活是道德发生和发展的源泉,道德教育应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人走出唯理性世界困境的普遍追寻,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同样如此。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基本事实,其基本属性是实践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是生活世界道德的主要特征。“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要走进方方面面的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的学习应当是生活的、实践的,而不能简单归结为知识的、思想的;道德教育要培养的是不断去生成新的道德世界,并不断自我超越的生成性的人。
1929年,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所谓之‘生活,未必是生活,就未必是教育。”由此可见,“过有道德的生活”就是最好的道德教育。有道德的生活对人的德行的形成有积极意义。而没有道德的生活将不利于人的良好德行的形成。
埃里克森的理论鲜明地指明德育应当具有生活性。埃里克森作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更多的是从社会生活的逻辑去探讨道德的发生与发展,社会、文化、生活等术语被频繁地使用。他的人格发展渐成理论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认为,精神分析必须考虑到社会和文化方面,将分析范围从对个人的分析评价扩展到集体以至对整个文化的分析评价。所谓的心理危机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思辨,而是有着非常真实的现实生活依据,它存在于群体之间的相互交往中,存在于个体和其他社会关系的交往中。离开生活世界的交往和活动,教育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埃尔维修所说:“如果我生活在孤岛上,孑然一生,我的生活水准就没有什么罪恶和道德,我在那里既不表现罪恶,也不表现道德。”在埃里克森看来。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优秀品德只能在现实生活中养成,生活既是各种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也是道德践行的土壤。德育与生活是不可剥离的,德育蕴于生活之中。生活是道德生成的源泉,生活也提供了真实的、丰富的德育素材。反过来,任何一种道德行为也一定会在生活中展示。
因此,传统的学校德育必须回归真实的生活,使德育“生活化”。在德育内容上要贴近生活,在目标上要回归生活,在方式上要走进生活,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声正在逐渐高涨。埃里克森的理论为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主张提供了某种可能的依据。
责任编辑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