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80后”的文学差异

2009-03-29毛丹青

美文 2009年24期
关键词:芥川纯文学肢体

毛丹青,旅日华人作家。现为日本神户国际大学教授,专攻日本文化论。

《裂舌》是日本芥川文学奖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得主“80后”的金原瞳的代表作,有人评论说:“如果这个中篇小说不是发表在2004年,而是发表在2009年。估计没那么火!”

这么跟我说的人是日本资深的文学评论家,我继续问她:“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呢?”她笑了笑,显得有点儿得意,回答得十分干脆:“日本人对肢体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年轻的男人,他们越来越爱吃甜食,打扮上也变得女里女气,往身上撒香水撒得比女人还多,再加上今年的甲型H1N1流感,日本人对自己脆弱的肢体已经失望了。”

小说《裂舌》描述了一个女孩迷上肢体改造,最终把舌头一割为二,同时与两个另类男子发生痛苦恋情的故事,一时间其内容被日本舆论界称为“惊世骇俗”。但实际上,小说除了对肢体受难的琐碎描写以外,无论故事的框架也好,还是人物心理的刻画也好,都十分平淡,有时淡得像水一样。

当代日本文学有一个怪圈儿,原来相当发达的“私小说”进入本世纪后开始减速,尤其是到了“80后”。作家一向以个人身世为故事蓝图的创作方法逐渐被平庸的生活陷没,于是,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以描写肢体为由头的女作家,而且肉与灵是分开的,从芥川奖得主青山七惠、金原瞳算起,这一渐显的倾向似乎比较清楚,其中的寓意很多都带有文字技术上的被雕啄的痕迹。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否定这些小说的纯文学性。

事情无独有偶,一直以描写男女肢体情爱的老作家渡边淳一最近到处呼吁日本应该挽救“食草男”,而且他尖锐地指出,这类男人的出现势必导致文学的衰颓。

跟日本“80后”的文学现象相比较,最近跟云南的郑小驴闲聊,他也是“80后”,而且发表了很多小说,他以自身的体验说明了这个问题:“日本的纯文学和我们刚好相反,长篇萎靡不振,短篇却欣欣向荣。日本的这两位“80后”作家都获了芥川奖,相当于我们的鲁迅奖吧。和我们的所谓“80后”作家相比,日本“80后”作家则表现出另一种共性——与世界、社会和他人的疏离。而我们的青春文学更多地表现为对自我的迷恋:唯美、小忧伤、暗恋、颓废。所有的这些,都是肤浅的做作与表演,我相信多少年后,已为人父的我们再回头看这些东西的时候,肯定会无地自容。我们需要思考,我们需要沉淀,我们更需要特立独行的探索。

中国与日本,同样的“80后”文学,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猜你喜欢

芥川纯文学肢体
芥川龙之介与他的世界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为什么当代人都不喜欢看纯文学?
肢体语言
芥川龍之介の童話について
芥川奖和直木奖在日颁出
接受理论与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
透过《地狱变》看芥川龙之介艺术至上
纯文学杂志的读者呢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