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步的舞曲

2009-03-29张怡微

美文 2009年24期
关键词:小说集复旦改变命运

张怡微

要写回忆文章,实在感觉惭愧。生活平淡如水,时间却毫不煽情,洋洋洒洒如梭般穿行,算来已整六年。在“80后”作者中,我实在算是晚辈,既无石破天惊的才华,也无引领时代的宏愿。只是凭借自小对于现代文学的敬重,才努力学习至今。我想一直以来,我受文学的恩惠甚大。并不能说,写作改变了我的命运,没有外力能够改变命运,想要实现梦想,只能依靠自己的践行。但是,写作是一个平等的舞台,至少在曾经迷茫的日子中,它曾是我奋斗的希望。它在我最失意的时候,给予我鼓舞:又在我艰难跋涉的时候,给予我复归平静的理性。但如今想来,写作已经成为我的年少岁月中无法略去的一笔。从蒙昧青涩的2004,手捧着所谓梦想,一路踉踉跄跄走向未来。我想,停留在我记忆中的,不仅仅是感激这样单纯。

2004·庸言庸行

去年参加鲁迅文学院的调研,在萌芽的会议室。第一次见到周嘉宁。那时每个人都要做一个自我介绍,轮到我的时候,我说:“我高一的时候,曾经对好朋友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像周嘉宁一样,出版自己的小说集,还可以在复旦读书,我一定什么烦恼都没有了。”那时她笑着看了我一眼,那一眼令我有些失神。忽然间,兴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兴奋,交织着一些只有我才明白的伤感,无法言说的,在那栋古老的洋房里,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中,我霎时感觉,就连我的年代,也蹒跚着要过去了。

2004年冬天,在青松城意外地拿了一等奖,和应届的一等奖获得者们在贴着复旦大学标识的房间里。汪涌豪教授平静地介绍了他们的招生政策,提问的时候我说:“老师,我今年高二,我需要做什么呢?”汪教授说:“什么做什么,继续好好读书呀!明年再参加比赛,然后想考复旦,就考过来。”而后他顿了顿说:“那你还想做什么?”。那个小房间顿时爆发了一阵笑声,笑得我有些不好意思,但却并没有丝毫不悦。

没有人承诺我一定可以写作,没有入承诺我可以写书,更没有人承诺我能进大学。什么都没有变,我坐着89路公共汽车回了家,继续做令我头疼的数学作业,继续因为化学不好而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默写方程式。当不了班干部,与任何奖学金无缘。全年级180个人,若我能进复旦,那至少我名次前130个人都能进复旦。

浑浑噩噩的2004,我终于隐约有一丝感觉,也许我不必毕业后直接去卖盗版碟,也许我还能做些别的。3月,我对妈妈说,我想写一本书。妈妈不同意,让我好好读书。于是我开始在她看不见的时间写小说,那时几乎完全放下了物理、化学的学习。物理课的时候,老师说:“下面看道题,一滴油带正电……”“哈?哈哈”全班人霎时都看着我,我还以为他们会和我一起笑的。我桌上还铺着写了一半的小说,我记得是《青春禁忌游戏》。我以为老师在讲笑话,怎么可能有带电的油。而后我发现,我不仅离科学很远,就连离正常的学习生活,似乎也远的很。

5月,我写完了20万字共6个中篇小说和6个影评,在萌芽上发表过的有《带伤的豆蔻怅然的年华》《青春禁忌游戏》《残酷的留白》《宋宋》。之后投入了忙碌的会考,几乎像打仗一般,将那些闻所未闻的科学体系统统混到及格。混到及格也很不容易,老师说,会考这种东西,要考不及格,实在太难了。

我将书稿交给周佩红老师,她仔细阅读之后觉得可以尝试做书。但7月,她告诉我,当时只需要长篇。那时,我即将进入高三,我没有时间再写长篇了。便把书转到了东方出版中心,回复是,试试看但是不确定能不能出。

2005·微言慎行

1月、2月,《萌芽》连续发了我的两个小说,那个原本作为书名的“新影客”,成为属于我的栏目名。

记得那年冬天第七届的比赛因故推迟时间举行,最终我获得了二等奖。周佩红老师给我写e—mail,说我写得很好,离一等奖只差一点点。我心里很温暖,虽说那天我哭了,我知道不能这样功利地看待我的写作,但我更清楚的是,从大学的角度来讲,这个二等奖无法给予我更多机会了。

高三。每日5点45分起床,1点睡觉,风雨无阻去到学校,一遍又一遍订正错题。从清晨的校园宁谧安然,直至夜晚华灯一盏一盏亮起。我已经记不清当时的勇气,想是那个年纪,每个人都差不多的吧。我找到了校长,请他给我写推荐信,这样我可以自荐参加复旦的自主招生考试。他看着我,笑着说,“你倒是很勇敢的嘛”。经过文史哲和英语的笔试,由于没有考数学,我顺利获得了20分的专业加分。可由于担心考不到复旦线,我仍然下不了决心填报复旦。决定志愿的最后时刻接到了复旦招生办的电话,让我参加自主招生面试。面试后,我拿到了虚拟录取的通知。

20万字被拆成了两部分,《怅然年华》于2005年出版,成为我第一张名片。不太响亮,不太流行,却是我整个中学岁月最为真诚和稚嫩的情感记录。我如今去看,明知有煽情偏颇之处,甚至想不清为何要如此用力,但也不忍心过于责怪。对这之后的作品我都带有批评与挑剔的眼光,独独对于它,网开了一面。

6月,我与寻常的应届生一样,坐人考场。天道酬勤的是,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甚至没有沾到虚拟录取的恩惠。我的分数没够,没有考入第一专业,我进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从此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样要感激命运。

2006—2007·乐言乐行

我想,当一切周折都皈依平静,能够激起波澜的,也唯有内心的情绪而已。那日在会议室中说的话,实则源于内心,虽然听来调侃的很。我还记得她曾经的小说集《流浪歌手的情人》,中间提到哲学课上老师讲述“终极关怀”,而直至我也坐在同样的课堂,听到同样的词汇,才知道,时过境迁,唯有那些不需要想起的记忆,才永远不会忘记。

之后的生活一直非常平淡,我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总是在差一点点灰心,差一点点放弃的时候,能透过写作看到生生不息的希冀。而之中地跋涉,也只能透过一点点少带情感色彩的记录,略略给予自己安慰。2006年7月,在上海书市举办了我第二本小说集的签售,要谢谢认识我的同学们,谢谢他们假扮的全国各地,和暖人心脾的“很喜欢你”。此小说集,标志着我中学生活的终结,也标志着,我新的成长,渐渐展开。

我和一同参加比赛的参与者联系不多,却在漫长的写作过程中结识了一生受益的老师和朋友。跨过18岁,就仿佛跨过一个世界。曾以为很重很重的东西,并不是分量减轻了,而是生活的容量变大了。回想一路以来,我虽走得很辛苦,但总体还算顺利。能告诉大家的经验,也不过是一句简单的话,不要相信任何看似华丽的东西能改变命运,能改变命运的,恰恰是当下并不完美的自己。

2008·且行且珍惜

2008年年初,通过《上海文学》的中篇小说创作大赛,我获得了新人奖,这是我第一次迈出萌芽,向着更高的阶梯做出的坚实地努力。此后,我又先后在《小说界》《芳草》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并于当年出版了个人第一部长篇。在面对新选择的时候。我不是没有过犹豫,在经受生活残酷检阅的时候,我也不是没有过动摇。只是,我依然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于2009年考上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写作学研究生,继续我所热爱的小说事业,并在不断地探索中踯躅前行。

在这样浮躁的年代,我深深地知道坚持创办一本高质量的纯文学杂志,是多么艰巨的工作。这,不仅需要对于当代文学信念的监守,更需要一大批扶植青年作者的编辑老师们的关切和照顾。因而,也要感谢《美文》杂志给予我和我的朋友们这样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在文学的世界中寻找到自己的舞台。

最后我想引用我博客的题引,表达我这些年来一贯的真诚,并由此祝福这四年来所有帮助我的人,关心我的人,热爱我的人以及伤害我的人——“写作者的宿命,便是把整个人的生命写进作品里,并且在生命中,继续写作。”

猜你喜欢

小说集复旦改变命运
评晓苏最新小说集《老婆上树》
评张爱玲小说集《传奇》:“臭男人”与“香女人”的刻板印象
名校阶级论
在复旦,忠于理想,热泪盈眶
卢群小小说三篇
改变命运的8大发明
知识改变命运
复旦、上海交大两校探索人才选拔重要节点
《暗恋者》阅读笔记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