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战争
2009-03-29胡贲
胡 贲
尽管今年三季度GDP增长达到8.9%,但是实现全年财政收入目标的困难依然较大。
10月16日上午,财政部公布2009年9月份全国财政收入情况。其中,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51518.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72.01亿元,增长5.3%。
在“保增长就是保稳定”的口号之下,政府以财政直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也带来了巨额财政赤字。由此,全国各地的财税部门正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税收战争”,以图进行财政“保卫战”。
税收告急
过惯了好日子的中国各地税务部门正处于巨大压力中,原因只有四个字“加大征税”。
据东南某经济大市的国税局公务员透露,因为压力巨大,一向被人羡慕的国税局公务员竟有辞职的例子。
上述国税局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由于财政压力加大,中央对公务员收入监管更趋严格,他们今年的收入,仅有过去的一半,但工作任务则丝毫不减。
东南沿海的经济强市往往拥有大量外来人口,但其编制都是以户籍人口划定,该市国税系统历来就不堪重负,所以需要大量雇用临时工,也就是“协税人员”,这些占据该局人员五分之二的协税员收入一般比公务员少一半,而从事的又都是最基层的工作,如此压力下,“辞职者更多”。
一方面是经济形势下滑造成的税源减少;另一方面,中央和各地为了刺激经济又在大笔花钱,及需增加财政收入弥补赤字。此时负责保证财政收入的税务部门自然“抓狂”。
“国税总局每年的一号文都是当年度的税收工作要点。2009年的一号文,口气是近年来最严厉的。”上述东南某省地税工作人员回忆说,2008年的税收工作要点中:前三点分别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税收法制建设”,“推进税制改革”。而2009年,前三点则变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各项税收调控工作”以及“大力组织税收收入,确保税收收入持续增长”。长期的“推进改革”,让位于迫在眉睫的应对措施。
国税总局于年中开始将税收增收任务层层分解至各个省市,这是1993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头一遭。
基层税务所的所长们此时成为压力焦点之一,他们和所在地方的纳税大户关系都很好,此时的关系好坏真的要直接用“钱”来衡量了。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往往有或明或暗的税收减免措施,而税收自查,“一般是请这些纳税大户来协商,以便完成指标”。
虽然年初,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就表示,2009年将是财政十分困难的一年,预计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明显下降,同时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但严峻的经济形势还是超过了预期。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仅完成年度预算的22.1%,比去年同期进度低5.2个百分点。
各地税务系统的年中工作会议报告中,最“流行”的总结为“三个前所未有”。经济形势的变化“前所未有”,组织收入的难度“前所未有”,而各地政府对税收部门实现税收职能的期盼之热切,“前所未有”。
老问题,老办法
事实上,早从4月份开始,“前所未有”的“查税风暴”已拉开了帷幕。当月,国家税务总局连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来公布),《关于加强税种征管促进堵漏增收的若干意见》。该两项通知都是针对当期的税收,目的是为了实现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应收尽收”精神。
同时开展的2009年税收检查专项工作,进一步把查税引向了2005年至2008年的历年偷税漏税避税行为。为此,国家税务总局还专门制定了近1.5万字的“税务自查提纲”。
另一方面,严控“一般性开支”的政策,也使得东南各省市,尤其是相对更为依赖外贸的江苏、浙江、广东的一些地区对公务员收入采取了最严格的监管。
面对严峻的财政形势,中央、省、市等各级财政都有各自的困难。而中国独特的财政收入体系,则导致各级政府对“组织收入工作”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中央财政主要来自各地国税及海关,其税收收入占中央财政收入90%以上。也因此,国税和海关系统等中央的“钱袋子”对加强税收监管三令五申。
同时,今年的“治理小金库”工作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华社的报道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仅发动两次“全国治理小金库”的运动。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接近财政部的专家表示,这两次“小金库”治理,分别为1985年到1992年,1995年到1999年,皆为经济形势较差,中央财政吃紧年份。中央通过“治理小金库”,将地方政府沉淀于“小金库”的计划外资金重新划归国库,以充实中央财政。据悉,此次“治理小金库”与历次一样,内部也是“指标化”管理,总金额数以百亿计。
而地方除了配合国税总局的要求,做好地方税征管工作外,土地财政收入依然是增收的重要手段。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为保地方财政收入不降,北京等城市从二季度便开始“放量卖地”。北京市副市长陈刚曾公开表示,确保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征缴入库总额与去年持平,本着“多储快供”的原则,加快供地,增加政府土地收益。
业界普遍预期今年北京的土地收入将达到700亿元,创历史新高。土地收入预计将占北京地方财政目标的三分之一强。而从年初至今,上海市公告出让的土地收入已高达526.1141亿元,超过前一年的全年水平。
巨大的财政压力之下,甚至出现国税、海关等各部门互相“打架”现象。据悉,某东部省份的进口加工企业被海关查获一批进口原料涉嫌报价太低,“偷逃关税”,在补缴关税款之后,这批原料的价格又被国税认为过高,有偷逃增值税的嫌疑,不得已,只能再次修改账本,补缴国税。
“财政保卫战”胜败待定
按照财政部税政司的说法,2009年是增值税转型全面推广的第一年。全国结构性减税总额将达5500亿。但今年中央财政收入的目标是保八——尽管“结构性减税”将减少5500亿收入,中央税收收入依然要实现8%—10%的增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解释说,中国的税收主要是增值税、关税等“流转税”。这些税收并不以企业利润多少为征收对象,而在流通环节征税。只要GDP还在增长,经济依然在扩张,那么税收随之增长也就是合理的。
而另一方面,因为预算管理体制中对财政盈余的监管采用各案制,中央财政历年盈余的使用无需审批,而只需要在使用后向人大备案。2008年1至11月,中央政府财政盈余1.224万亿元。但因为经济形势的恶化,在年底“突击花钱”的经济刺激计划之下,2008年全年财政瞬间逆转为赤字1100亿。
而2006财年建立的“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经过2008年的雪灾和汶川大地震等调出后到今年初只剩下119亿。如果明年经济形势没有彻底回暖,财政收入压力如故,那么只有扩大财政赤字。事实上,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的赤字为9500亿,是此前最大赤字年份的3倍。
财政系统的传统是,一年财政收入是否能满足计划,需看三季度数据。目前,第三季度经济统计数据尚未出炉。而根据1至8月份的经济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大幅下挫之后,于6月企稳。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作为唯一对前三季度经济做出预测的高级官员,他于日前表示,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长将达到8.5%,但是实现全年财政收入目标的困难依然较大。或许,只有到公布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时,才能知道,这场分税制改革以来最激烈的“财政保卫战”,是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