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汪曾祺新时期的小说创作风格

2009-03-27孙麦青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2期
关键词:记事汪曾祺人性

汪曾祺是20世纪80年代重登文坛的一位老作家,但他却以一位“青年作家”的姿态进行创作。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跨越两个时代的一位作家。《大淖记事》中,作者又从大淖这个地方的人们身上寻觅着“美”和“人性”。这里的女人们和男人一样挑担、挣钱,坐相、走相也和男人一样。她们全无顾忌,姑娘可以自己找人,可以未婚生子,媳妇们可以在丈夫外再“靠”一个。这里的人们的生活随心所欲,生命得到了自由和解放。尤其是娟美可人的巧云和年轻英俊的小锡匠十一子之间纯真赤诚的爱情,更蕴含着一种深沉内在的、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他们之间的爱虽遭到了野蛮的蹂躏,然而他们的爱是那样的坚贞,是任何力量都摧残不了的,这是深藏于民间的,是深藏于我们民族传统之中的。这又是一曲对率真健康的人性、对朴素的人情的赞歌。

汪曾祺“用充满温情的眼睛看人,去发掘普通人身上的美和诗意。”《大淖记事》中的小锡匠十一子受了无数的委屈与苦难,当他与巧云的爱情受到挫折时,他的心却丝毫未变。这篇小说的闪光之处也恰恰表现在十一子的超越世俗而对爱的忠贞不渝之中。小说的情调就是在这种境界中升华出来的:

十一子要进一点饭食,能说话了。巧云问他:

“他们打你,你只要说不再进我家的门,就不打你了,你就不会吃这样大的苦了。你为什么不说?”

“你要我说么?”

“不要。”

“我知道你不要。”

“你值么?”

“我值。”

“十一子,你真好!我喜欢你!你快点好。”

“你亲我一下,我就好得快。”

“好,亲你!”

……

十一子与巧云的对白,表现了人性中最动人的乐章,在汪曾祺看来,这是人的天然之情,是属于人的最原本的东西,它可以在人的内心深处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童贞感是汪曾祺创作中十分注重的,这也正是汪曾祺作品中展现的人性美之所在。

汪曾祺继承了鲁迅先生常用的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动作细节、肖像特点和个性化语言,以简练的笔墨进行勾勒,创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大淖记事》中十一子被打昏死后,巧云为了救他而喂他喝尿碱汤时,“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也尝了一口”。这一感人的细节描述,虽短短数语,未有抒情的笔法作铺陈,却生动有力地表现了巧云对十一子赤诚真挚的情爱,生动地写出了巧云内心丰富的感情活动,深含了无穷的韵味。巧云不慎落水,被十一子救起,装作昏迷,让十一子横抱在怀里,“紧紧挨着他,越挨越紧。”这一简短的细节描述,又把少女的爱、少女的矜持统统体现了出来。这些细节描述,虽寥寥几笔,却达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汪曾祺还善于用“众星拱月”法即烘托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他不直接写人物,而是通过周围其他的人来烘托出所要写的人物的特征。《大淖记事》中写巧云的美就是通过周围人的反映来显示的。她在门前编网席,“就有一些少年人装着有事的样子来来去”;她上街买东西,“甭管是买肉、买菜,打油、打酒,撕布、量头绳,买梳头油、雪花膏,买石碱、浆块,同样的钱,她买回来,份量都比别人多,东西都比别人的好”,以至大娘大婶们都托她买东西;泰山庙唱戏,人家都扛了板凳去,她却散着去,去了“总有人给她找一个得看的好座”,台上的戏很热闹,但没有多少人叫好,“因为好些人不是在看戏,是看她”。通过对众人的这些描写,就从侧面烘托出了巧云的美丽。

汪曾祺的小说最令人赞叹不已的是那精妙的洁净的“雅味”,寥寥数语中凸现出淡远的诗情和画意。他的语言也具有散文化的特征。首先,他的语言具有清新明秀的特征。如《大淖记事》中写大淖的姑娘媳妇也能挑货的文字:“旧衣服,新托肩,颜色不一样,这几乎成了大淖妇女的特有的服饰。一二十个姑娘媳妇,挑着一担担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莲枝藕,走成一长串,风摆柳似的嚓嚓地走过,好看得很!”这样如诗般如画般的语言文字,给人的是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还有《大淖记事》中十一子养伤时和巧云的一段悄悄话:“他们打你,你只要说不再进我家的门,就不打你了,你就不会吃这样大的苦了,你为什么不说?”“你要我说么?”“不要。”“我知道你不要。”“你值么?”“我值。”“十一子,你真好!我喜欢你!你快点好。”“你亲我一下,我就好的得快。”“好,亲你!”这两段对话极为简洁平常,然而仔细回味,却蕴味绵长,不仅精确地刻划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同时使你读出了叙述中的诗意美来,读出小说中语言的节奏、色彩和音乐美来。语言的独特是形成汪曾祺小说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在新时期文坛上,汪曾祺独树一帜,他努力地探索追求,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为新时期文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孙麦青 山东省高青一中 256300)

猜你喜欢

记事汪曾祺人性
《青岛记事》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Why Men Never Remember Anything
爱逃课的汪曾祺
展开想象不一般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