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写作理念的培养
2009-03-27张艳慧
一、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反思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环节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是母语学习成果的最终展示。我们进行常规文体教学和专项语言训练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和感悟,接受民族文化,掌握具有民族特色的沟通原则与技巧,能够熟练使用汉语表现个体并传承民族文化。学生的作文中显现着他们的个体生命风采,在共有的汉文化背景下呈现出多样的个性化的文化心理与文化人格。也只有通过作文,教师才能检测出前期的课堂教学到底有多少内容被学生内化到自己的认知图式当中,下一步语言学习的方向所在。
作文的“篇章”特点不同于一般语言训练中的语句,遣词造句时没有具体格式的限制,完全是学生的自由表达。所以“写作文”本应该比做试卷更舒服,更快乐。
可是现实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似乎没有在作文教学中体会到多少乐趣。原因何在?
因为教学双方都陷入了升学的功利怪圈中。
文字是为了弥补口头语言在承载文化过程中信息丢失的缺憾而产生的,本质上讲这是文字的功利性。从诗歌的兴起来看,《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语言又是内心情感认知表达的需要,是人生存的需要,是无功利的需求。所以表达作为需求的无功利性和言语作品表情达意功能带来的功利性使得“作文”这一言语行为具有了相互矛盾的双重特点。
面对着层层地考试筛选,逼得学生与教师双双把作文的功用放在了教学的第一位。在这种思想下,作文教学更多关注的是怎样让学生写出阅卷老师满意的文章。我们重视读者阅读的再创造历程,我们研究其中的规律,我们希冀学生以此为利器拿下考试。但事与愿违,经历十几年地磨炼,大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没有征服阅卷老师,那么问题绝不仅仅在操作层面了。
痛定思痛,不难发现我们正背离着文学创作的本质而工作着。作文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它的首要因素就是作者。作者进行写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兴趣,更重要的是创作的理念、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勤于思考的习惯和强烈的成就感带来的表达欲望。只有一颗充满活力的心灵才能创造出张扬着生命力的文章,才可能希望它去感染读者。我们恰恰忽视了根本因素。
那从头再来?很多教师等不及,因为我们必须面对考试!但真的来不及吗?
回顾常规教学的其他内容,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学生们能拣出字形题中的错字,自己的文章却错字连篇;能修改病句题中的错句,自己的文章却“满纸荒唐”;能很好地排列无序的语段,自己的文章却杂乱无章;能进行修辞格的仿写,自己的文章却平淡如水……语言能力难道不是一个整体吗?表达难道还分题型吗?可见,日常教学诸多语言能力的训练,直接以考试为目标,并没有将语言能力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新的认知图式。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拿分而非运用。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知识与能力割裂的现象。良好的语言能力没有运用到作文中,作文自然不会引人入胜;作文的索然无味就会降低评卷老师的评价;低评价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毫无成功体验;没有成就感的激励,学生对作文只剩恐惧与厌倦。这种恶性循环一经出现就会使当事人陷入到深深地迷茫当中。只关注言语行为的结果而不进行全局归因式的思考,“当局者”必定迷惑。同时未进行过实际语文教学的“旁观者”却未必会清楚。
这样看来,学生没错,应试无罪,是我们的观念出了问题。所有教学内容应该把发展和运用作为目标。让学生以自己为起点,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得到发展并在运用过程中产生新的发展需求,再通过学习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或许这样我们就能跳出“应试作文”的尴尬了。
二、作者的生活与文化:被忽视的发展源泉
任何人在进入学校学习之时都不是一张等待丰富的白纸,而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小宇宙”。因为生活先于教师教会学生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生活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性理解。这种历史性理解形成的“小宇宙”就是学生已经具有的个性化认知图式,这是他今后学习知识、能力的起点,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生活是思维和表达的源泉,是学生经历着的鲜活的文化过程。
人的思维表达要借助语言进行,一个语言形式就是一个特定存在世界的展示。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个体选用的具体语言形式都取决于个体的生活实践。正是生活,影响着语言的质量;也是生活,决定了语言的多样。
作为语文教学的本体——语言,它既是一种沟通的工具,使不同思维特点的人得以相互理解,又包涵有深刻的人文性,展现个体生命文化、生命形态。因而尊重每个人的固有生活文化,引导学生反观自己的生命,反思各自的生活,从生活中顿悟哲理,从生活中寻找需求,在思考中获得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所以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建构的意义包括: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学到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构建新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机械记忆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形成相对平衡的图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生思维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生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新的图式)。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反思生活的写作训练方法实质即一种基于个体文化的写作训练。它通过对个体的观照,逐步延伸到对群体的观照,在人的社会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寻找思维的内容,提升思维的质量,开拓语言的表达范围。
三、生活-文化-表达:具体操作
既然我们关注的是学生的自身,训练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那么就要交给他们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方法。这样相当于向大部分学生灌输了新的写作理念,与以往的传统教学很不相同,所以这些方法早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才可能完成。
1.依托口语,发现学生自身的思维优势
口语交际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是语言运用的原始形态。人们用口头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从这个角度说, “表达”是人生存的需要,是写作的基础与源泉。文字的产生就是为了记录口头语言,写作原本就是人们为了弥补口头语言的不足,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而产生的言语行为,它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文化心理的需要。早期的诗歌源于劳动号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写作行为本应该是一种人类的自发行为,它是非功利的,也是极个性化的。每个人的思维形式不同,表达出的语言就会不同,记录语言的方式自然也不同。简单地讲,个体的口语形式不同,言语作品作为语言的最终产物就会有所区别。
口语交际只有具有了语言的规范性才能完成沟通任务。而且交际往来讲究合情境、合事件,讲究说话做事的“得体”。它反应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包含认知水平、口头言语能力、心理情意等等。它表现出一个人已形成的,具有习惯力量的思维模式。
于个体而言,口语先于书面语而存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以口语作为媒介。只看学生的书面表达我们极容易被他们身上显现出的一些“假象”迷惑,这些“假象”是他们以前的教师教授的程式化的,用来应试的套路。这些套路的副作用就是剥夺了学生作为“人”的自由表达的权利——说着和他人雷同的话,却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想说什么。任何写作的指导如果不从个人的思维特性出发,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生活思维与考试思维并行的双线思维模式,这就是造成写作痛苦的根源,也是众人对应试教育口诛笔伐的重要原因。
所以教师应该通过日常的观察和训练,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思维特点,明确其最舒适、最擅长的思维表达形式,然后依照应试规律进行规整,确定适合个体的思维发展的方式与方向。
2.利用征文、周记发现学生的表达风格
征文、周记是较为自由的写作训练,在这类训练中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进行表达。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比较成型的文风挖掘他们自身的风格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充分张扬个体的优势,再根据应试的要求加以规范。不能以教师个人的思维形式完全取代学生的个体思维形式。
此外征文与周记还可以使学生在考试之外获得额外的奖励,这是作文直接给他们的成功。成就感体验的增强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形成学与用的良性循环。
3.寻找文章的影子,生活中学习写作
我们的教科书选择了名家名篇,我们常规教学的范文选择了年级中最上乘的作品。这不免造成一种误导——这才叫文章,只有写成这个标准才算成功。诚然,好文章是人人都喜欢的,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不能强求所有的人都写出这样的妙笔佳篇。门槛是我们自己提高的,对于没有写作障碍的学生来讲这都是困难的,更别说那些出口不能成章的学生了。为什么不能降一降标准,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怎样的表达是有效的,自己离有效还有多远。然后才是在有效的基础上进行书面语的润色。方法很简单,再回到创作的源泉——生活中去。
生活为我们提供的不仅是写作的素材,还有写作的思路。
有的学生不会写议论文,那笔者就告诉他平时他和同学一起评论别人时,已经是在完成一篇相当成功的议论文了。他很惊讶,于是笔者给他作了以下的分析:
话题:评论某位同学
过程:
“我认为这个人不错。”(立论,开门见山提论点)
“有一次他帮一位同学一个很大的忙还不要人家回报。”
“班里最脏最累的活都是他干。”
“他会器乐,体育也很棒,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是个全才。”
(分角度选材进行实事论证,且材料角度无重复。)
“最难得的是他的成绩还好,最好的学生也就这样了。我就服这种人!”(总结全文,由一个人的标准提高到一类人的标准,升华主题,照应开头)
学生这时茅塞顿开。
每个人都有一笔出色的文学财富,不同的是有人取之不尽而有人全然不觉。不难发现上面的论证过程论据充实,论证有力,观点鲜明,层次清晰,谁能说这不是一篇好文章呢?
在上面的训练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发掘者的角色,他引导着学生把写作的需要从课堂中转向生活中,从功利性引导至非功利性的文学创作本质上来。千变万化的生活为学生们提供了无限地舞台,他们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热情并且有可能逐步将写作变成一种需要。
4.深入阅读,提升思维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历了思考过程后,学生在思维上必定会产生某种需求要深刻自己地认识。此时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教师一方面可以在常规教学中利用教材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可以就具体问题进行个别的读书指导。
这一步骤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不仅解学生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求知的方法——不盲目读书,也不盲从权威,细致处作文章,学以致用。
四、生活中的自我思维训练与素材积累
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与教师直接的课堂作文教学相关性较小,与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相关性较大。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又没有更多的精力研读理论书籍,那么怎样更充分地解决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的问题呢?
在大语文观下生活即语文,社会即课堂。其实中国古代文人早就有这种观念。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诗人作诗,人文山水皆可入诗;文人观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怎样从生活中学会学习才是更为重要的。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笔者使用的第一个方法是做剪报。
笔者要求学生做的剪报和以往的剪报有所不同。他们剪的内容不仅包含他们喜欢的,还要剪与时事相关,最好是带评论的。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而我们的学生整天圈在学校内没有更好的机会去感受社会。高中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期,对一些人和事的看法难免偏激。报纸现在充当着政府宣传的口舌,其观点与政治、社会道德标准不会矛盾,正可以利用这一点纠正学生观念上的偏颇,传达主流社会的观念与价值评判标准。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看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有时报纸、网上还会有一些热点问题的追踪报道和大讨论,正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和阅历。从而解决立意不深的问题。
收集了新闻评论才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写出自己的观点,有条件的同学还要请父母甚至祖辈写上自己的看法,以方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背景的人思维上的差异。目的是让学生在同一则材料下发现更多的可以议论的角度,打开他的思路。这样做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生命中质的转变;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步写文章积累素材,而且是一材多用非常实惠。
第三步就要对这些材料按照不同文体的要求进行再加工:
记叙文、散文、小说——概括故事情节,寻找煽情点。
议论文——作为论证用材料,围绕不同中心进行引用。
对于这种材料,要求学生首先最大限度地寻找角度归纳出不同的中心。然后按照不同的中心进行引用论证。一则材料包含的信息很多,大部分学生通常对材料的引用不加剪除,造成冗余信息冲淡主题的后果。按中心引用就是最大限度地传达主题信息,把其他信息的影响减到最小。不同的中心自然引用的内容就不会相同。
最后使用前面找出的观点,联想不同的材料再次进行论证,把原始资料变成一块磁石,一块引玉的金砖,吸引更多的素材。
通过以上的三个步骤,这个剪报基本上就便成了学生的材料库、练笔本……可以说是物尽其用。
第二个方法是课堂五分钟“我讲我的故事”。要求学生必须向大家讲述近两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并发表看法。这个训练着眼于学生对社会角色的体验。教师在这个环节的点评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在初期更多的是就事论事,上升不到理论高度,教师通过点评将事件的认识提升,天长日久就会告诉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和层次。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给学生理论思维框架的建构提供丰富的材料。
五、生活与文本:写作的捷径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语文是包含一切的大语文。在大语文观下一切与人相关的内容都可以纳入到写作中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进步,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催生更多的写作触角。
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在文本学习中积累写作技巧。
我们的课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范本,更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老师。特别是使用新教材后,选文的质量高、数量充足,更为学生们提供了多方位学习的机会。不见得每一篇文章里都会有你需要的技巧,只要在你认为有启示的时候积累下技巧,并且在实践用它来提高你的作文质量,就算是有很大的收获。
比如,现代文中学生可以由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各类使用技巧;文言文学习则侧重于语言简洁的训练;诗歌中则可学习行文的韵律、修辞、形式美等等。
学生们经过思维训练及材料积累的小小成功后,还是要落实到文章的写作上。教师应该趁热打铁,为学生进一步明确“作文个性化”与个性化作文的关系,让学生们明了我们一步步训练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是什么。
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讲,一篇作品必须经历作者创造和读者再创造的过程,才能完成对作品的评价。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就叫期待视野。当一篇文章的内容在期待视野之内,就会使读者产生审美疲劳,对文章完全丧失了兴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看到学生的作文就感到索然无味的原因。
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这样三个层次。尧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对他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这种方法明显地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尺度。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
那么“个性化作文”实际上就是在关乎作文任何一方面都有所创新的文章。当然,这种创新并不需要多么精妙,仅仅是跳出读者的期待视野即可。“个性化作文”并不是精英文章,也不是只有个性鲜明的学生才能写出来的。它就是带着几处亮点的“平民”文章。要达到这种“陌生化”的效果,于文本而言,学生不可能独创文体,这是由应试决定的;形象和意蕴层面则完全可以由个体生活的特异性来实现。所以生活中蕴含的个体文化以及在现实中对社会文化的认知就是学生赖以发展的基础。
作文训练要求就是让学生利用语言有效地表达出“真”与“实”,“真”与“实”来源于学生自身。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怎样挖掘自身的资源,授予他们写作之道。哪怕是有一天他们走出了校园,依然知道怎样写出属于自己的锦绣文章。
参考文献:
[1]曹明海,张秀清编著. 语文文化教育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曹明海主编. 语文教学本体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曹明海主编. 陶冶性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4]王鹏伟整理,赵谦翔执教.“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课题汇报课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1999,(3).
[5]童庆炳.语文教学与人的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 2005,(5).
[6]曹明海,陈秀春. 语文新课改的文化建构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7]王岳川.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2
[8]曹明海主编. 语文教育观新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张艳慧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