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散文美育
2009-03-27孔瑞生
一
美育对今天的人们来说绝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当然也绝不是一个陈旧的话题。在我国卷帙浩繁的典籍当中,美育思想时时散发出耀眼的光辉。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多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
那何谓美育呢?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具体地讲,美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树立和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思想的教育,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的教育。美育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因而美育地位的日渐提高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众所周知,中学语文课本是美育的最好教材。实际上,美育,特别是深层次的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极为密切。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是中外名作,它们文质兼美。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散文大都是脍炙人口的大家之作,经久不衰的名家名篇。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绿》、《春》,鲁彦的《听潮》、茅盾的《风景谈》、碧野的《天山景物记》……这些散文都是美的结晶,它们凝聚着极为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如,我们在《绿》中欣赏入练如烟的瀑布,领略浓绿醉人的绿色;在《风景谈》中体味蓬勃生命的激情,更可以在朱自清的《威尼斯》中领略人类熠熠生辉的智慧和才能,在巴金的《灯》中深味生活哲理以及人生的真谛。它们散发出来的醉人的艺术气息;体现出来的深厚的艺术造诣;表现出来的精巧的艺术构思都让人回味无穷。如果说语文课本是进行美育的最好教材,那么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则是美育的精品。
散文美育的意义在于:(一)培养审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审美领域,以其不息的运动给人类以极大的审美享受,使人获得精神解放。散文中丰富的自然美可以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多种联想,而获得审美享受,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创造力。
(二)培养美好的情操。散文美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操和坚定的意志。中学阶段的学生操守尚不坚强,情绪极易产生波动。而散文表现出来的修身养性,清贫操守,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对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全面发展个性。人的历史,始终是其个性发展的历史。审美活动是个性的选择。学生自觉地拥抱美好的世界,充分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美育是主动接受教育的方式;审美陶冶对性格的洗礼,主要依赖含有理性成份的情感因素,感染调动学生,使其自我教育,自我调节。教师在散文教学中以情感春风化雨,点滴入微,学生以心灵沐浴春风,欣然接受。
当前素质教育已是教育的热点。散文美育正是凭借散文丰富的美质为学生创造美的世界,唤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塑造美的心灵,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二
许多年以来,散文教学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即许多人还是在释词——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提示写作特点的老路。机械操作,肢解课文乃至所有散文的教学都是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把一篇散文搞得支离破碎,情思淡漠。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进行散文美育呢?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阅读,欣赏,分析散文,从而使学生感受散文的魅力,进而达到散文美育的目的呢?笔者认为,中学散文教学中的美育可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一)整体把握法
古人云:“倾城宜通体,何来独赏眉。”倾国之貌因为通体皆美,光是眉毛生得好有谁来欣赏呢?武松的眉毛美是因为眉毛生在英武的武松的额头。如果在武大的头上,人们还会觉得美吗?因此我们不能寻章摘句而要整体把握。或者说,从不求甚解到咬文嚼字,从全局的模糊认识到具体的准确的、清晰的理解。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聚”主要是因为散文的取材比较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谈古论今,比拟想象,由此及彼,挥洒自如。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所以在分析文章时主要抓住“文眼”,也就是抓住了文章的“神”。刘勰说:“夫人之立言,因学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心雕龙》)一篇散文是统一的、完整的。因而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首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去理解分析课文。有时要理解和分析课文需把完整者剪碎,看看作者是怎样以剪碎的材料形成文章整体美的,这就需要找个突破口,那就要抓住文眼,提炼文意。从而为仔细品味作品的美打下基础。
(二)仔细品读法
粗知文章大概,只能对文章的整体美有一个大致地了解,但是文章究竟美在何处,就需要我们仔细品味。像吃饭一样细嚼慢咽才能尝出滋味,欣赏散文也一样。整体把握是仔细玩味的基础和前提,而仔细玩味是欣赏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那么我们怎样去“细嚼慢咽”呢?下面就谈谈仔细玩味的几个途径。
1.朗读课文
古人读书强调“吟诵”二字,我们还记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记述他的私塾老师:“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扭过去。”“吟诵”是学习古文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在现代阅读当中同样需要。中学语文课本中散文往往词句优美,情感丰富,意境深邃,因而更要重视朗读。读时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楚,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感情地读,声情并茂。像甘泉滋润大地一样,通过朗读,感情的溪流缓缓地注入我们的心田,像电影一样,那一副副优美的画面通过朗读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读茅盾的《风景谈》:“当地平线上出现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对,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中领队骆驼所掌的那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你的耳管……”这是怎样的风景啊!同时又伴随着谐和的音乐,让人留连,让人沉醉!应该说读书的过程也是理解文章的过程。反复地读,就能对课文有较深的印象,并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品味语言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品味作品语言的艺术特色是鉴赏散文的着眼点。散文的语言或朴素或优美或清新或淡雅,各具特色。散文中,立意、情致及形象表现,对于语言来说都是它所表现的不同层次的内容。因此品味语言便成了欣赏散文的着眼点。下面我们来看看朱自清的《春》中的一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春草是“偷偷地”“钻出来”。初春季节,春寒料峭,小草已报到。当人尚未意味到的时候,“遥看”却已一片草色,因而是“偷偷地”。“钻”则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生命力,比“长”更生动、贴切。“嫩嫩的”写草的质地,“绿绿的”写草的颜色。“嫩嫩”、“绿绿”修饰小草,语气舒缓而感情色彩上则更见强调了。即嫩的非常嫩,绿的非常绿。“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满”写出了春草范围之广,到处是绿,在草地上“坐着”、“躺着”、“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表示休息也好,游戏也好,都适宜,充满了童趣。“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数量词都是不定量的。表明孩子们可以在这天然运动场上随意玩去,什么都试试,尽情而止。这些描写都是以人衬草。下面,“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写了春草的姿态。“轻悄悄”是形容春分的柔和。“软绵绵”是形容春草的柔嫩。
朱自清先生“用笔如舌”,“坐着”、“躺着”、“踢几脚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作语言就像“寻常谈话一样,读了亲切有味”。我们也只有紧紧抓住这些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才能领略到其中的意蕴。
再如朱自清写月下的荷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弥望”就是满眼都是。“田田”是荷叶相连的样子,这就从视觉写出了荷叶的繁茂,勾画出荷叶整体的轮廓。接着用“舞女的裙”来比喻每一片落叶自然舒展的形态,而且用“亭亭的”加以修饰,这就表现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婆娑丰姿。写了荷叶又写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点缀”是在事物上略加装饰的意思。满塘荷叶,一层层的,荷花却很少,东一朵,西一朵,所以说“零星点缀”。荷花也有姿态,有的“袅娜地开着”,有的“羞涩地打着朵儿”。开在细长柔美的轻盈姿态。含苞待放的蓓蕾往往是欹斜着的,用“羞涩”把它拟人化,写出了它的情趣和丰韵。
由此一幅美丽的月下荷塘图便呈现在我们眼前了。而这幅美妙画面的勾勒靠得就是语言。因而品味语言便显得至关重要了,应该说品味语言为进一步领略文章的意境,体验文章的感情,把握文章的形象奠定了基础。
3.把握形象
作家写作一篇散文,是先有了立意再去选择相应地足以抒其情言其志的形象,形象是文章灵魂的载体。因而把握散文中的形象有利于深入地理解文章。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的形象——白杨树,就寄寓作者对根据地军民那种坚强、力求上进的崇高精神的赞美之情。白杨树是怎样的一种树?为什么能引起作者的联想?白杨树是笔直地干,笔直的枝,丫枝一律向上,绝无旁逸斜出。“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作者从白杨树的性格特点出发,用它象征北方农民;从白杨树倔强挺立的形象出发,象征坚强守卫家乡的哨兵,使象征意义进一步深化,最后象征由隐而显,从白杨的品质出发,象征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义。因此对散文中形象的把握,对于理解文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孔瑞生 江苏省江都市仙城中学高中部2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