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语文探究式教学浅谈
2009-03-27邱岱贞
一、语文探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具体运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能传授,它只能由学习者建构,这种建构是主客体在交互的过程中进行的,而主客体的交互过程越复杂,学习者得到的知识就越全面和深刻。建构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重学习过程而得结果;重经验而得理论;重方法而形成能力;重结构联系而形成知识体系。
语文教学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必须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知识的丰富性和多义性让学生自主探究遇到了困难,这更要求教师要加强课堂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师,如何设计有利于学生建构的真实情境?如何在与学生合作中发现学生建构的完整性与深刻性?(即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又如何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自己不同的知识建构?这些是建构主义没有明确答复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结构和层次的过程。语文知识也有其自身的结构性和层次性,这正是教师必须抓住的知识关键,教师只有抓住知识结构(教学重点)和知识层次(教学难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课堂才能变得活而不乱,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
所以,教师对于语文知识,要以结构和层次的思想看待它,做到胸有成竹。课堂上要让学生探究知识的结构和层次内容,则必须根据课堂需要提供。
语文知识经教师结构化和层次化后,可以极大地拓展学习空间,有力地支持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使高水平的、深层次的教学思维活动获得有力的支持,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成为可能并得到落实。
二、语文知识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探究式学习一般分为下面几个步骤:设置情境→探索问题→开发思维→建构知识。当然这只是一般意义的学习模式,绝不是探究学习的金科玉律。比如,我们强调设置情境的重要性,是因为建构主义强调真实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刺激,强调学习者经验对知识掌握的重要性。但设置情境绝对不是每个问题必须的,因为,第一,课堂教学条件和环境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第二、对于学生已有经验,再在课堂上重复已没有必要甚至画蛇添足。事实上,我们看到有些教师为设置问题情境效果已适得其反,有些教师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成了计算机奴隶。殊不知,人就是最好的“多媒体”啊!知识须要探究的必须探究,需要接受性学习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要明白:探究性学习是获得语文知识的最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
那么,教师如何设计探究的知识呢?
教师设计的问题一般要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1.问题要有新颖性和兴趣性
2.问题要有结构性
3.问题要有层次性
提问的目的首先在于激发兴趣,使学习者产生学习动机。但如果问题没有结构性和层次性,学生的兴趣难以保证持久。提问不仅是反馈学生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利用这一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知识点,从而以探索者的身份去思考、去尝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点是指所提问题既是以前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结构通过组合演变等方法产生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第三点是指提问的难度应适当,既要富有思考性和挑战性,又要立足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实际,也就是说让学生认知发生冲突,思维处于“愤”、“悱”的状态, 很快进入问题情境中。
如在教授《死海不死》时,可以根据文中的三个“死”设计问题:题目中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他们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学生对“死”这个字的结构含义有了全面的理解,也就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
当然,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要求教师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体现问题的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如在教授《变色龙》一文时,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很容易就解决了。
三、探究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小组合作探究中要顾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在分组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要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层次,不同爱好、不同能力进行适当调配。
2.探究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
探究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充分地倾听学生,不仅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而且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
3.注意营造美读氛围,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美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的桥梁,它是语文教学中得天独厚的一朵奇葩。通过自读、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将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感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美读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是自主探究的基础。
4.教师要处理好“收”和“放”的关系
“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永远是对立的统一,在探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此时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还应体现在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此时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师还应把学生与教材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的模式中,提供支持学生真实的学习环境所需要的所有材料,此时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学生自主探究,必须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收”和“放”的合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毛新勇.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1999,(9).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8).
[3]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N].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4]刘邦凡,何光全.试论教师素质教育[J].师资培训研究,1999,(03).
(邱岱贞 河北省巨鹿县贾庄中学055250)